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中国养殖人社区  (http://syc163.com/bbs/index.asp)
--  水产养殖政策法规  (http://syc163.com/bbs/list.asp?boardid=142)
----  鱼虾混养防控疾病  (http://syc163.com/bbs/dispbbs.asp?boardid=142&id=78485)

--  作者:黄冰
--  发布时间:2011/8/20 9:04:00
--  鱼虾混养防控疾病

 

  本报讯(记者侯小健 实习生杨红亮)针对海南近期对虾养殖病害频发、对虾产业受创等情况,省对虾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国家对虾产业现代技术体系琼海综合试验站、省水产研究所近日在海口联合举办“对虾产业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研讨会”。来自省内外专家分别就对虾病害防治、苗种繁育、健康养殖模式等展开研讨,为海南对虾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支招。专家建议,应推行健康养殖模式,实行鱼虾混养,采用生物防控措施,有效切断病源。

  有关专家分析称,对虾养殖病害原因有多种,有的是综合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如气候、环境、种苗、水质等;有的是细菌性疾病;有的是病毒性疾病。国家对虾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山大学海洋学院院长何建国认为,推行鱼虾混养模式能有效切断病源,降低对虾的发病率。采取生物防控技术,就是在虾池里投放一定规格、数量的草鱼(低盐份虾塘)或石斑鱼、军曹鱼(高盐分虾塘)等,通过鱼吃病虾,可有效控制对虾发病传染而导致大面积死亡,这些鱼会将死虾吃掉,从而切断病源,而鱼不会传染疾病。

  “关键是寻求适宜本地和对虾混养的鱼品种和密度、规格等。”昌江南疆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义军说,目前该公司板桥基地已开展不同鱼种食性观察方面的试验,主要试验品种有杂食性的篮子鱼科的金骨鱼,石斑鱼科的青斑和龙胆与白对虾的混养试验,通过鱼类吞食病虾和死虾,达到生态防控疾病的效果。

  针对目前我省对虾养殖存在的问题,海南大学海洋学院副院长赖秋明建议,应加大科技投入,开展对虾池塘养殖生态方面的基础研究,创新对虾无公害健康养殖模式,研发先进的养殖设施和养殖技术,加强对海区渔业水质和对虾养殖病害的监测预报。他建议,应推广多品种、多营养层次的立体养殖模式,推动水产养殖向节水


--  作者:养鸡1号
--  发布时间:2012/2/27 19:17:00
--  
转贴是一种美德,感谢楼主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