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中国养殖人社区  (http://syc163.com/bbs/index.asp)
--  鸭业新闻与动态  (http://syc163.com/bbs/list.asp?boardid=207)
----  斑嘴鸭为何偏爱内沙湖?  (http://syc163.com/bbs/dispbbs.asp?boardid=207&id=119593)

--  作者:顾长风
--  发布时间:2013/3/8 13:02:00
--  斑嘴鸭为何偏爱内沙湖?
蓝天白云倒映在水中,茂密的芦苇丛中散发出泥土气息,碧波荡漾的湖水中9只野鸭戏水玩耍,其乐融融。昨天,本报关于内沙湖惊现大批越冬野鸭的报道,引起强烈反响,相关专家称,内沙湖之所以成为全市首个“野鸭军团”栖息地,是因其良好的水生态环境以及完整的生态食物链。
  “吱——吱——吱”昨天下午5点,内沙湖公园管理处的易师傅一吹口哨,9只斑嘴鸭“扑通扑通”游到湖心小岛上,还有黑水鸡、红嘴鸥、斑鸠、麻雀等鸟类也飞过来争抢食物,叽叽喳喳一片喧闹,令前来游园的市民惊叹不已。易师傅说,每天早10点,晚5点给这些野鸭定时喂养谷子、玉米等食物,现在已经有三个月了,最多时铺天盖地黑压压都是鸟,赶都赶不走。
  “斑嘴鸭安家落户是内沙湖环境改善一个很好证明。”昨天,家住新河街幸福里社区的李卫国告诉记者,6年前内沙湖垃圾遍布,臭气熏天,完全是一潭死水。经过近些年治理,水质渐渐好转,岸上也露出秀美容颜,”连附近的空气都感觉新鲜多了。“
  湖北省野生动植物保护总站副站长朱兆泉说,斑嘴鸭是我国家鸭“祖先”之一,野生种群极为丰富,每年秋季飞到长江流域越冬,次年春天回迁到北方繁殖,也有部分斑嘴鸭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安家落户”,成为留鸟。内沙湖成为斑嘴鸭栖息地,与武昌地区沙湖水系连通,生态环境改善分不开。
  据水务部门介绍,自2006年起,我市投入3000多万元启动内沙湖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清除湖底淤泥1.1万立方米,截断11个排污口,种植各类植物100多种,包括荷花、睡莲、香蒲等10余种水生植物。
  为完善湖泊生态系统的生物链,水务、园林部门还将放养3.42万尾鱼苗,其中包括专吃浮游生物的白鲢,吃杂草的鲤鱼、鲫鱼,吃藻类等微生物的蚌、螺蛳等。
  内沙湖公园管理处主任韩静说,利用大自然“一物降一物”的自然规律,使内沙湖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形成相互依存的链条关系,维系物种间天然的平衡,从根本上改善水环境。
  “内沙湖过去本来就是一片湿地,现在就是让她重回原生态。”韩静称,内沙湖公园全园硬铺装面积仅占公园总面积的1.5%,成了名副其实的湿地公园,这在全市中心城区40个湖泊改造中是绝无仅有的。
  武汉市环境监测站数据显示,内沙湖水质在去年6月和9月曾达到四类水体。最近监测显示,其水质一直在四类和五类之间浮动。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院教授梁运祥说,生态湿地不但起到净化水质作用,而且可以调节水源,枯水期岸边的绿地、树木的水分释放到水中,内沙湖多处滩涂保持了湖水与土壤、植物的自然接触,容易形成庞大的生物链条。
  专家建议,在湖泊治理中,应该保留自然的生态坡岸,不用或少用水泥岸,否则就和游泳池没两样,起不到改善水质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