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中国养殖人社区  (http://syc163.com/bbs/index.asp)
--  仔猪养殖技术  (http://syc163.com/bbs/list.asp?boardid=263)
----  小肽对猪的营养生理功能及研究应用(上)  (http://syc163.com/bbs/dispbbs.asp?boardid=263&id=79076)

--  作者:小白鹅
--  发布时间:2011/9/1 17:09:00
--  小肽对猪的营养生理功能及研究应用(上)
 随着肽吸收理论的提出及其生理活性的发现,生物活性肽的生产和应用已成为猪蛋白质营养研究的热点。尤其在猪低蛋白质粮的应用中,很多小肽制品如肠膜蛋白粉、喂大快和小肽营养素等,可显著提高猪对蛋白质的利用率,节约耗能,并协调养分的利用,显示出良好的生产效果。 
    猪能吸收的肽主要是由10个以下氨基酸残基构成的寡肽,尤其是小肽(二肽、三肽)。小肽分子量在180~1000 D,在构象上较松散,具有抗氧化、类激素、类抗生素作用和调味、改变饲料味觉等多种生理功能。按其所发挥的功能可分为两大类:功能性小肽和营养性小肽。 功能性小肽能参与调节动物的某些生理活动或具有某些特殊作用,如抗菌肽免疫肽、抗氧化肽、激素肽、表皮生长因子等;营养性小肽不具有特殊生理调节功能,只为蛋白质合成提供氮架。 
1小肽的转运和吸收
1.1小肽转运和吸收机制
    猪小肠黏膜细胞吸收小肽是蛋白质水解产物吸收的重要方式。小肽吸收与位于刷状缘膜 Na+/H+交换器维持细胞的酸碱度和位于基底外侧膜的 Na+—K+腺苷磷酸酶(ATPase) 维持内膜负电位有关。日粮蛋白质经胃肠道消化酶的作用,最终分解成游离氨基酸和2~6肽。在小肠绒毛膜刷状缘,原生质中的一些肽酶阻止已被吸收的肽在细胞内聚集,把大多数吸收的肽转变成氨基酸,然后由细胞利用或由位于细胞基底外侧膜氨基酸载体转运到门循环中,而没有分解的小肽通过基底外侧膜的小肽载体(PepT1 )转运到门循环中。小肽转运蛋白参与二肽和三肽的跨膜转运,二肽和三肽的吸收是逆浓度进行的,其转运系统主要是依赖pH非耗能性Na+/H+交换转运系统。这种转运蛋白与游离氨基酸跨膜转运蛋白有着本质区别。肽转运的动力来自质子的电化学梯度,质子向细胞内转运的动力产生于刷状缘顶端细胞的H+/Na +互转通道的活动,当小肽以易化扩散的形式进入细胞时,引起细胞的pH下降,Na+/H+通道被活化,H+被释放出细胞,细胞的pH得以恢复到原始水平。当缺少H+梯度时,依靠膜外的底物浓度进行;当存在细胞外高内低的H+浓度,则以底物浓度的生电共转运系统逆底物浓度进行转运。小肽的转运吸收机制还可能包括:依赖H+浓度或Ca2+浓度的主动转运过程,需要消耗ATP;谷胱甘肽(GSH) 转运系统,该系统的膜外最适pH为7.5,可被Na+、K+、Li+、 Ca2+、Mn2+激活,其中受Ca2+ 的影响最大,这些离子可能跟参与肽转运的某些酶活性有关。 
1.2小肽转运和吸收特点
    与游离氨基酸吸收相比,小肽的吸收具有速度快、耗能低、载体不易饱和,且各种肽之间转运无竞争性与抑制性等特点。Daneil等认为,小肽载体的吸收能力可能高于各种氨基酸载体吸收能力的总和。Rerat等报道,向猪十二指肠内分别灌注小肽和游离氨基酸混合物后,除蛋氨酸外,出现在门静脉中的小肽比游离氨基酸混合物快,而且吸收峰高。小肽中氨基酸残基被迅速吸收的原因,除了小肽吸收机制本身外,可能是小肽本身对氨基酸或氨基酸残基的吸收有促进作用。另外,由于小肽载体的存在减少了单个氨基酸在吸收上的竞争,从而降低了氨基酸之间的颉颃作用,也可能是小肽高吸收的原因。(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