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vbbs
养殖人社区养殖人家园欢迎您!
有问必答!
36名中大专畜牧专业版主为您排忧解难!
收藏本页
联系我们
论坛帮助
dvbbs

中国养殖人社区【饲料利用技术基础与饲料配方软件分享】廉价饲料利用基础知识 → "秸秆发酵节粮养猪法"是误导性商业炒作

发酵床养猪养鸡养鸭网 养殖业新闻与市场动态 养殖路上与养殖日记 廉价饲料利用技术 养猪与猪病防治技术 养鸡与鸡病防治技术
养鸭与鸭病防治技术 养鹅与鹅病防治技术 养牛与牛病防治技术 特种养殖与疾病防治技术 淘宝安全购买万种养殖产品 牧草种植与利用技术

  共有4460人关注过本帖平板打印

主题:"秸秆发酵节粮养猪法"是误导性商业炒作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wj520
  1楼 个性首页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养殖爱好者 贴子:26 积分:699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8/5/27 13:44:00
"秸秆发酵节粮养猪法"是误导性商业炒作  发贴心情 Post By:2008/5/28 16:54:00

"秸秆发酵节粮养猪法"是误导性商业炒作

2008-05-28

"秸秆发酵剂"为什么会兴风作浪?
此前农作物的粮草比为1:1-2,即每产1千克粮豆就有1-2千克秸秆和秕壳。自古以来"民以食为天",中国历史上只有唐朝人均占有粮食达到550千克,新中国诞生以来只有4个年头人均占有粮食超过400千克,据《2001中国农业年鉴》资料,1999年世界人均占有谷物和油料365.3千克,中国为367.9千克。很自然,人们会想到,如果能有一种技术把作物秸秆加以处理,使其可代替粮食养猪,一可节省"宝中之宝"的粮食,二可大幅度降低养猪成本,岂不是一举两得的好事?应该说,这种想法是合情合理的。有求必应。各级领导者有寻求新技术振兴农村经济的需要,养猪农民有尽快脱贫致富的需要,而这两者又都不是技术专家,单从美好愿望出发行事,难免上当。于是,从20年代的"仿生稻草"养猪,直到目前众多打着ХХ大学、ХХ研究ХХ高科技生物技术公司招牌、推出ХХХ著名教授、博士的最新技术":经多年反复研究,发现了新菌种、创造出不同菌系的最佳配合使秸秆粉发酵有了新突破,可有效分解秸秆粉中的粗纤维转化为猪易利用的糖分,由于菌丝体增殖可使粗蛋白质提高到8%-12%,……可40%-70%代替粮食养猪,使每头出栏猪增加200元以上,……此项技术已获得国家专利"。更有甚者,各种名目的"秸秆发酵剂"、"生物制作剂"、微贮宝"等等还在电台、电视台和各种报刊上发报道、打广告,并配有采用该"技术"发家致富的典型,活龙活现,好不热闹,难道这是真"技术"吗?否!
为什么说"秸秆发酵节粮养猪法"是误导性商业炒作?
此前植物饲料的化学万分可分为两部分:一是细胞内容物(包括蛋白质、脂肪、淀粉等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大部分(80%以上)可被猪利用;二是细胞壁成分(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硅酸盐等;或称粗纤维),木质素上不属于碳水化合物,基本上不能被动物利用,幼嫩期植物木质素含量较少(占粗纤维1/5-1/3),而秸秆和秕壳是成熟植物产物、木质化和度很高,即木质维维素形牢固结合,使纤维素和半纤维素也维能被猪利用。秸秆和秕壳中含有大量猪难能利用的细胞壁万分(表1)
动物(包括反刍动物)体本身不能分泌降解粗纤维的酶类,介牛、羊对粗纤维的消化率高达50%-90%,是靠其发达的瘤胃中的共生微生物的增殖代谢活动实现的;猪无瘤胃,对粗纤维的消化率只有3%-25%,主要是靠不甚发达的盲肠和结肠中的共生微生物的活动实现的。如果向猪饲料添加大量秸秆粉,不仅其本身所含粗纤维不能被有效消化,而且还会降低饲粮中玉米、豆粕等猪饲粮中的消化率。归纳许多试验结果,猪饲粮粗纤维含量应予控制:生长肥育猪不宜超过6%-8%,仔猪不宜超过4%,种公母猪不宜超过10%-12%。例如,在一项生长肥育猪试验中,饲粮粗纤维在6.1%-9.1%时,日增重610克,而饲粮粗纤维12.1%时,日增重只有520克。
那么,是否可在动物体外搞一个"人工瘤胃",模拟瘤胃的微生物区系和增殖条件,进行秸秆粉体外微生物发酵处理,来实现秸秆粉代替粮食养猪的愿望呢?从理论上讲,这个设想不错,但可惜的是全世界经近百年的研究,这项技术还没有成功。现已发现处然界中约有150余种能降解木质素的微生物,并且从20世纪30年代起世界各国断断续续有一些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均未获突破。从近年研究进展分析,能降解木质素的微生物多属于好氧性木质纤维腐败菌,但其降解机理尚不十分清楚,对经这些菌酶水解后尾产物有益成分的营养价值和有害成分的安全性评价都未解决(宋育2000)。就是说,至今全世界还没有人发明出能在一般发酵条件下降解秸秆粉粗纤维的技术至于"秸秆发酵剂能通过菌丝体增殖提高发酵秸秆粉蛋白质含量"之说,更是无稽之谈。由于蛋白质含量氮平均量约为16%,所以,粗蛋白质含量=物料含氮量Х6.25。秸秆粉在发酵前测定的含氮量,与发酵后测定的含氮量应当是一致的,因菌丝体增殖所需氮取处物料,菌丝体氮增加量等于物料原料中氮减少量,所以发酵后物料的含氮量不会增加,当然粗蛋白质就不可能增加。还有一点应澄清,获得专利号与其技术是否有效是两码事。获得专利号技术的有效性需要由用户和专家来鉴定。综上所述。形形色色?quot;秸秆发酵节粮养猪法"都是误导性的商业炒作,养猪户莫上其当!
3、节粮降成本养猪的路在何方?
此前从上述和多年实践结果可知,秸秆粉发酵养猪是行不通的。节粮降成本养猪,从开辟饲料资源来讲,目前最有效的途径


养牛与牛病防治技术 支持(0中立(0反对(0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