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vbbs
养殖人社区养殖人家园欢迎您!
有问必答!
36名中大专畜牧专业版主为您排忧解难!
收藏本页
联系我们
论坛帮助
dvbbs

中国养殖人社区【水产养殖与疾病防治技术论坛】黄鳝养殖技术论坛 → 生态法养殖黄鳝技术(1)

发酵床养猪养鸡养鸭网 养殖业新闻与市场动态 养殖路上与养殖日记 廉价饲料利用技术 养猪与猪病防治技术 养鸡与鸡病防治技术
养鸭与鸭病防治技术 养鹅与鹅病防治技术 养牛与牛病防治技术 特种养殖与疾病防治技术 淘宝安全购买万种养殖产品 牧草种植与利用技术

  共有4372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

主题:生态法养殖黄鳝技术(1)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124246
  1楼 个性首页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天德兴兔业(鑫祥兔业)
等级:版主 贴子:1645 积分:10748 威望:666 精华:0 注册:2005/8/4 15:16:00
生态法养殖黄鳝技术(1)  发贴心情 Post By:2006/7/19 7:04:00

生态法养殖黄鳝技术(1)

生态法养殖黄鳝不但能较好解决水质控制和饵料供应的问题,而且成本低,方法简便,效益高。
  一、鳝池建造。选择长年流水的地方建水泥池,池的面积为30~50平方米,池壁高0.8~ 1米,在对角处设进、出水口,安装好防逃设施。
  二、堆好土畦。在池中堆若干条宽1~1.5米、高20~25厘米的土畦(选用含丰富有机质的壤土),用于繁殖蚯蚓和让黄鳝钻洞。
  三、培养蚯蚓。土畦堆好后,使水沟中的水保持在5~10厘米深。每平方米土畦投放大平二号蚯蚓2.5~3公斤,并在畦面铺4~5厘米厚经过发酵的牲畜粪,作为蚯蚓的饵料。以后每隔3~ 4天将上层牲畜粪铲去,重新铺一层,如此反复,经14天左右,蚯蚓大量繁殖,即可投放鳝种。培养蚯蚓可为黄鳝提供春、夏、秋季的大部分饵料。
  四、放养密度。每平方米鳝池放养规格为每公斤50尾的鳝种3~4公斤,成活率可达90%以一,出池时每尾重可达100克以上。
  五、混养田螺。鳝种下池第4天,每平方米鳝池投放10公斤田螺。另外,还要在水面养些水浮莲或浮萍。养田螺主要为了解决早春黄鳝的饲料问题;水浮莲、浮萍能进行光合作用,增加鳝池水体溶氧量,改善水质。
  六、饲养管理。⑴补饲和控饲。饵料明显不足时,需补充饲料,可补喂螺、蚌肉及混合饲料。饵料过剩时,要及时将饵料打捞出池。⑵养好田螺。田螺摄食土壤中的微生物、硅藻类及鱼类残饵,黄鳝长大后可吞食较大的田螺,因此,应根据饵料情况补充种螺。⑶水深控
制。水深保持在10厘米左右,并一直要有微流水。同时做好防逃、防病、防敌害等日常管理工作。
  以黄鳝的栖息地都是富氧区,它对水的需要量只是潮润(不含饮用)。对氧气的需要量则仅次于陆生动物。黄鳝能以水中富氧域自下而上也有在潮润的水草丛、洞穴中生息。如果用"平水"、"深水"办法养殖黄鳝,其麻烦是不少的。
  6月,从医学的角度讲,是易中暑的季节,许多种病菌由于气温与气压的影响,致病率较低。有人说"过了6月关,黄鳝变金砖",把管理的重点放在了"6月",其实复杂病害的多发季节是秋天。秋天,昼夜温差大,水生生物和病菌孽生率频繁,真菌、细菌活动能力加强,裂生快。秋季的防治病害管理是难于夏季的。更没道理的是:" 将剥皮蟾蜍在鳝池拖拉能治"腐皮病"之说。蟾蜍分泌蟾酥可溶入池中的,达不到防治鳝病的作用。
  市场上已有好几本书介绍黄鳝饲料的含盐量应在1.5%--3%之说是人谬误,有位医学专家告诉笔者:"目前尚未发现水生(除海生生物)、陆生动物体内的含钠量超过0.89%的。鳝体消毒用3%食盐水,虽对水霉菌有迅速的杀灭作用,但对体表组织的损伤是不可忽视的。如果黄鳝在消毒液中呛摄,则患有毛线虫的黄鳝大多会出现肠道病毛细线虫穿孔而死亡。
  废弃的坑凼是不能做鳝池的。一般来说,坑凼地势低洼,进水容易,排水难,春夏易渍,冬季易淤。坑凼阴湿时间长,病菌多,发病率高,即使作为"作坊式"生产 ,也不宜提倡"利用废弃坑凼改做养鳝池"。侵害黄鳝的病菌很多,黄鳝的疾病防治除药物外, 自然抑控的利用是目前养鳝业最主要的鳝病防治措施。有的书中介绍,用0.07%浓度的硫酸铜溶液5毫升/ 升治疗鳝腐皮病。我们计算一下,那就是1.4克的20毫升/升即为0.28毫升/ 升,依此浓度施药量微乎其微,即使用"剧毒灭扫利农药",也是不会药伤黄鳝的。
  国内养殖黄鳝的技术应属"初级阶段",传统认识的传播,要慎重,从研究出发,调整养殖方法。

黄鳝生态养殖技术(2)

鳝鱼是一种喜居沟渠,田塍旁、池塘边,钻穴打洞,昼伏夜出摄食水中小昆虫,蚯蚓及浮游动物等食物的特种水产品,人工饵料养殖成本较高,*收集野生饲料,常常货源不足,费时费力,如何解决饵料问题,笔者在湖南采用的黄鳝生态养殖技术做如下介绍,供参考。
  1 建池
  选用鱼池面积334平方米,池深1.5米,坡度75°,用水泥浆抹光,鱼池四周高1米左右,池内浮泥深度30厘米、池底为黄色硬质池底,将浮泥每隔1米堆成高为25厘米,宽为30厘米的成“川”字形小田塍,池塘内周围留1.5米左右的空地种草,供后期幼蛙生长的场所,用鱼网或薄膜圈围空地四周,因围栏较结实,幼蛙很少外逃。
  2 鳝种投放前的准备
  鳝种放养前一个月,分两步准备工作,前期为:在农历2月初,334平方米水面投放生石灰60公斤全池泼晒,并放水70厘米,然后施肥,其中过磷酸钙40公斤、碳酸氢铵40公斤、猪粪500公斤、池水pH值在7以上,培肥和调节水质的目的,有利于培育水质、摇蚊幼虫等浮游动物。后期的准备工作为,在鳝种放前10天左右,到野外采集抱卵青蛙20公斤,土蛙20公斤,投入鳝池孵化,并采集具有悬浮性的杂草投放鳝池,做好青蛙的接产工作,当70%的青蛙产卵并孵化后,浮游动物成堆成团悬浮水体时,即可放入鳝种。
  3 鳝种的投放
  农历3月初10,在市场上挑选70公斤无病、无伤,规格在40尾/公斤左右的种苗投放池内,泥鳅120尾/公斤规格的种苗10公斤,此规格的鳝种在野外生长达2年左右,生长期进入高速状态,鳝种入池后两天钻入泥垛里穴居。
  4 鳝种入池后的管理
  鳝种入池后,池内生长着高密度的浮游动物和青蛙孵化的小蝌蚪,生物饵料丰富,整个管理工作以调节水质为主,水质控制在pH值7以上的微碱性状态下,以利浮游动物的繁殖和小蝌蚪的生长,因小蝌蚪摄食水体中如蓝藻类浮游植物,所以每隔10天投放猪粪200公斤,结合生石灰10公斤,在鳝种入池后20天左右,土蛙开始孵化,接产方法同青蛙一样。
  5 鳝鱼中期管理
  端午节后,土蛙繁殖完毕,青蛙蝌蚪在池内存有大量基数,没有被鳝鱼吃完,转为幼蛙,爬上池岸草丛中生长,由于幼蛙生长的空间有限,傍晚时在鳝池草丛中安装白炽灯两盏,灯光诱蛾诱蚊,使其群居草丛中供幼蛙取食,此时鳝鱼继续摄食土蛙蝌蚪和浮游生物,培管工作仍以调节水质和培肥水质为主要工作。
  6 后期管理
  农历进入6月中旬,大量未食完的土蛙蝌蚪转入幼蛙,上岸生长,此时鳝鱼只剩下浮游动物取食,及时*人工补充,每天用小抄网在草丛中抄起鳝鱼体重3%左右的幼蛙,与傍晚时用70度的温水闷死投入鳝池,并增高水位90厘米处,调节水质继续培育浮游动物喂养鳝鱼,直到八月幼蛙被食完。鳝病的防止,主要防止梅花病,在前期,中期和后期,将10只蟾蜍用树枝打伤表皮,蟾酥白浆鼓出后投入鳝池,效果良好。
  7 收获
  从农历三月初十,鳝种投放到八月中旬幼蛙食完,在没有投喂野生饵料时,历时5个月的生态养殖,直到元旦收获,放干池水,用手翻开土垛和池泥,共收鳝鱼420公斤,平均尾重150克左右,销价16元/公斤,高于鳝鱼旺季上市价格。收获成鳅40公斤、销价8元/公斤,扣除种苗费560元,电费80元,建池费300元,实际获利6200元,以上是鳝鱼生态养殖整个过程,供水产爱好者参考。
卫华强(浙江省义乌市百姓农庄有限公司)

黄鳝养殖中的几个技术问题

黄鳝属底层鱼类,为长圆筒体型、营穴居生活,广泛分布于河道、湖泊、池塘、沟渠及稻田等浅水水体,白天隐匿在水底泥沙之洞穴中,夜间外出觅食。黄鳝喜生活于静水及微流水中,其适宜生长温度为15~28℃,最适生长温度为22~25℃。当水温降低到10℃以下或升高到30℃以上时,则停止摄食,钻入洞穴中越冬或度夏。
  黄鳝是底层肉食性鱼类,食量大、贪食,日摄食量占其体重的1/7左右;也能忍耐饥饿,长时间无食不会死亡,但体重下降。黄鳝以各种小型水生动物为主要食物,喜食轮虫、枝角类、桡足类、水蚯蚓、昆虫幼虫及人工投喂的陆生蚯蚓、蚕蛹、蝇蛆等,也摄食小蛙、小鱼、小虾及蝌蚪。在动物性饵料不足时,还摄食一些植物性饵料,如浮萍、瓜皮、菜屑等。
  当饵料缺乏时,黄鳝有同类相残现象。因此,不同规格的鳝苗一定要严格分池饲养,切忌大小混养。同时,黄鳝对食物又具有严格的选择性,一经适应某种食物后,就很难改变其食性,故在苗种培育过程中,要做好饵料驯化工作,尽量投喂来源广、价格低、增肉率高的混合饵料。目前,黄鳝养殖已较为普遍,但在养殖过程中,个体死亡率较高、生长速度较慢、产量较低,笔者针对技术咨询及指导实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对黄鳝养殖的几项重要技术措施进行了总结。
  1. 苗种挑选
  黄鳝养殖所需的苗种来源有两个:人工繁殖与野外收集。不论何种来源,均应注意区别苗种类型。
  1.1 好苗:
  苗体呈黄色或略带金黄色,且其中杂有较大的黑褐色斑点,这种苗生长速度快、增肉倍数可达到5~6倍,最适合于专业性养殖或进行单养。
  1.2 中苗:
  苗体呈青黄色,其中的杂斑较小,其生长速度一般、增肉倍数可达到3~4倍,比较适合于普通养殖,但专业养殖或单养时的产量较好苗为低。
  1.3 劣苗:
  苗体灰色或青灰色,杂斑不太明显,其生长速度比较缓慢、增肉倍数仅1~2倍,只适合于农村家庭养鱼时作为综合利用的混养品种。
  2 水质
  黄鳝是肉食性鱼类,喜生活于水质较为洁净、pH值为7.6~8.5、池底有一定淤泥层的静水或微流水水体。因此,养鳝池、尤其是苗种培育池要勤换水,一般每4天左右换水一次,夏季高温时应每2天换水一次,换水量则视水质状况,每次更换池水的1/3~1/2;微流水养鳝池则不必换水,但流速应控制在0.2m/s以内。同时,还要注意进水水温与池水水温差不要超过3℃
  可见,黄鳝养殖对水质有着较为严格的要求。因此,属于酸性土壤的地区、肥水或水质腐败的池塘均不适合于养鳝。而且,黄鳝本不易患病,但在这样的水质条件下进行养殖,则极易诱发鱼病,严重时会造成大批死亡。
   3 投饵与驯食
  由于黄鳝有同类相残的习性,并对食物有严格的选择性,因此,在黄鳝养殖过程中,既要注意同池投放规格较为整齐的鳝苗,


小兔子 大产业------------成就一代兔王  服务兔业三农
江苏徐州天德兴兔业(鑫祥兔业)

廉价饲料利用技术 支持(0中立(0反对(0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124246
  2楼 个性首页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天德兴兔业(鑫祥兔业)
等级:版主 贴子:1645 积分:10748 威望:666 精华:0 注册:2005/8/4 15:16:00
  发贴心情 Post By:2006/7/19 7:06:00


又要注意投喂足量的饵料,并及时进行驯食工作。
  3.1 投饵量与投饵方法:黄鳝的日摄食量占其体重的1/7左右,定点、足量投饵有利于养成黄鳝集群摄食的习惯。
  在鳝苗转入培育池的头两天,应撒食蚯蚓碎片;第三天开始投喂活饵料。日投饵量约为放养重量的1015%,分45次投喂;约半个月后,在鳝苗体长达30mm左右时,日投饵量减至放养重量的810%,分两次投喂;又半个月后,当鳝苗体长达到5055mm时,日投饵量再减至放养重量的68%,亦分两次投喂,还可加入23%的配合饵料,以促进鳝苗的生长。
  3.2 驯食:
  一般在鳝苗入池的第三天就应开始进行驯食工作,即在主要饵料中加入陆生蚯蚓、蝇蛆、麦麸、米饭、菜屑等经济、易得的饵料混合投喂。其方法是:
  第一天投喂的驯食饵料量为放养重量的12%,并相应减少主要饵料的投喂量。第二天检查鳝苗的摄食情况,若吃完,可将驯食饵料量加至23%;若未吃完,则捞出残饵,并维持12%的投饵量或适当减少投饵量。
  按此,逐次增加1%左右,至驯食饵料完全取代原主要饵料并正常摄食后,又可将经济、易得的其它各种饵料,如蚕蛹、动物内脏、血粉、鱼粉、饼类、瓜果等混入投喂,有条件的地方或单位,最好是驯喂配合饵料。再次驯喂时,一开始即可取代原投喂饵料的20%左右。若摄食正常,以后即按20%的比例逐步增加投喂量,5天以后,就可全部改投这些驯喂饵料;若摄食不正常,则捞出残饵,并减少驯喂饵料的投喂比例,若仍不能正常摄食,则暂停投喂。
  由于黄鳝对食物有严格的选择性,对某种食物形成适应后,就不能改变食性,因此,在苗种培育过程中,进行多次、广谱的驯食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4 防止池中黄鳝的相互缠绕
  黄鳝为长圆筒体型,在人工养殖条件下,经常集群摄食,极易发生相互缠绕,并越缠越紧,导致其因体力耗竭而死亡。目前,比较有效的解决办法是,在鳝池中混养少量的泥鳅。泥鳅是底层杂食性鱼类,与黄鳝的取食时间一致,也是夜间觅食,因此,在黄鳝觅食时,泥鳅上窜下跳,有利于防止黄鳝相互缠绕,也有利于充分利用残饵。一般,鳝池中泥鳅的放养量以12/m2为好。太多,既影响黄鳝摄食,又与黄鳝抢食;太少,则起不到多大的作用。
   5 总结
  在黄鳝养殖过程中,往往由于上述原因而造成死亡率较高或养鳝失败,我们认为,上述有关鳝苗挑选、水质控制、广谱驯食及放养泥鳅等四个方面的问题,是保证养鳝成功的重要技术措施。当然,其它如养鳝池必须建造成“厂”字形以防逃、规格不整齐的鳝苗要严格分池饲养等也应引起注意。
   



小兔子 大产业------------成就一代兔王  服务兔业三农
江苏徐州天德兴兔业(鑫祥兔业)

特种养殖与疾病防治技术 支持(0中立(0反对(0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165146
  3楼 个性首页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贵宾 贴子:20 积分:2180 威望:306 精华:0 注册:2009/4/14 14:27:00
  发贴心情 Post By:2009/12/19 23:54:00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非常感谢版主!


特种养殖与疾病防治技术 支持(0中立(0反对(0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我心依然
  4楼 个性首页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初级技术员 贴子:4 积分:225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10/2/2 21:25:00
  发贴心情 Post By:2010/2/2 22:41:00

这种技术应该是很早的了吧,现在已经提倡水池无土养殖和池塘网箱养殖了,效果良好。

养牛与牛病防治技术 支持(0中立(0反对(0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