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vbbs
养殖人社区养殖人家园欢迎您!
有问必答!
36名中大专畜牧专业版主为您排忧解难!
收藏本页
联系我们
论坛帮助
dvbbs

中国养殖人社区【水产养殖与疾病防治技术论坛】罗非鱼养殖技术论坛 → 鱼苗下塘管理技术

发酵床养猪养鸡养鸭网 养殖业新闻与市场动态 养殖路上与养殖日记 廉价饲料利用技术 养猪与猪病防治技术 养鸡与鸡病防治技术
养鸭与鸭病防治技术 养鹅与鹅病防治技术 养牛与牛病防治技术 特种养殖与疾病防治技术 淘宝安全购买万种养殖产品 牧草种植与利用技术

  共有384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

主题:鱼苗下塘管理技术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邱成英
  1楼 个性首页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养殖爱好者 贴子:426 积分:5541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13/4/3 15:29:00
鱼苗下塘管理技术  发贴心情 Post By:2013/6/5 12:56:00

鱼苗下塘是提高鱼苗培育成活率的关键技术环节之一。鱼苗由于身体纤弱,对天气、水温、水质、敌害清除情况及放养时的操作等要求严格,养鱼者稍微疏忽,轻则造成鱼苗不同程度的死亡,重则整个养殖过程全部失败。笔者将鱼苗下塘管理技术要点概括为以下几点,供大家参考。

1、检查清塘效果。鱼苗下塘前1天--2天要用密眼网拉几次空塘,主要检查池塘中是否有敌害生物。如发现野杂鱼、蛙卵、蝌蚪、水生昆虫等敌害,应重新清塘。同时拉网还可使堆积在池底剩余的清塘药物充分溶解,以防危害鱼苗。

2、清除残留药物。如药物毒性尚未完全消失,可能导致下塘鱼苗中毒死亡。检查方法是:①取半桶底层水,将鱼苗放入底层水中试验,或将鱼苗置于池塘内的小网箱中,观察8小时--12小时,以确定鱼苗能否入池。②经生石灰清塘的可测定池水的酸碱度,如pH值在8.5以下,说明毒性已消失,可放鱼苗。③观察池水,如有水蚤存在,则表明毒性已消失。

3、池水肥度检测。主要是根据水色、透明度和饵料生物的丰欠来判断。鱼苗下塘时池水以灰白色、黄绿色或淡黄色,透明度30厘米--35厘米,每升水含轮虫10000个左右,生物量20毫克/升--30毫克/升为好。池水肥度不够,鱼苗会因缺少饵料而生长不好,应立即在向阳的池角堆肥或泼洒腐熟的粪浆以培肥水质。发现水质太肥时,应先加适量清水冲稀后再放鱼。如池塘施基肥过早,轮虫高峰已过,池水中产生过量的大型浮游动物如水蚤,抑制鱼苗适口的小型浮游动物繁殖,干扰鱼苗的活动与摄食,可用0.3ppm--0.5ppm晶体敌百虫全池泼洒杀灭,1天--2天后可放鱼苗,或每亩放养13厘米以上的鳙鱼种300尾--400尾吃掉大型浮游动物。同时还可根据鳙鱼在黎明前浮头轻重来判断池水肥度是否适宜,但在放养鱼苗前应将鳙鱼全部捕出。

4、及时下塘。鱼苗孵出4天--5天,可见两个眼点,一个腰点,在水中能正常平游时,应及时过数下塘。入池过早,鱼苗太嫩,容易沉入底泥中造成死亡,过迟则影响鱼苗生长,成活率低。

5、放养规格。同一池塘放养的鱼苗,应品种相同,规格一致,并一次放足,以免发生大鱼压制或吃食小鱼及出现规格不齐的现象。

6、调节水温。鱼苗下塘时,池水与装鱼苗容器的温差不能超过±3℃。如果温差过大,就应逐渐调整,待鱼苗适应后再下塘。如用塑料袋充氧运输的鱼苗,应先将塑料袋开口,缓慢放入预先安置在鱼池中的网箱内,待池内水温与袋内水温一致时,让池水与袋内的水逐渐混合,过20分钟后再将鱼苗连水一起缓慢倒入网箱内,以此调节温差,使鱼苗适应袋内气压,即“缓苗”。如将鱼苗从袋中直接倒入池中,往往鱼苗死亡率极高。

7、鱼苗饱食。鱼苗下塘前可喂一次蛋黄,每10万尾鱼苗喂蛋黄一个。方法是将鸡蛋或鸭蛋充分煮熟,取出蛋黄,用双层纱布包住在水中揉成蛋黄水泼给鱼苗吃,也可投喂饲料酵母或轮虫。坚持鱼苗饱食下塘,其成活率明显提高。

8、掌握放养时间、地点和方法。鱼苗放养应尽量选择晴天的中午或下午,此时水温高,溶氧充足,有利于鱼苗下塘后迅速恢复正常的活动,应避免阴雨大风天气或夜间入池。有风天则应在深水处的上风头放鱼苗,以免在下风头鱼苗被风浪吹到池边或压到池底造成大批死亡。放鱼苗时应将盛鱼苗的容器缓慢倾斜于水中,紧贴水面让鱼苗慢慢游出或将盛苗容器缓缓向后拉出,不可将鱼苗猛然倒入池中。另外鱼苗入池后不要马上离开,要等鱼苗散开游入池中再离去。如发现鱼苗密集成团,要用水滴轻轻泼洒,使其散开游入池中。

9、池水深度。要求池水以40厘米--50厘米深为好,这样经日晒水温易提高,光照充足,水质易培肥,饵料生物繁殖快,有利于鱼苗快速生长。

10、密度适宜。鱼苗育成乌仔分池,一般亩放鲢、鳙鱼苗20万尾--25万尾或草鱼、青鱼、鲤鱼苗15万尾--20万尾;如鱼苗育成夏花分池,则每亩放鲢、鳙鱼10万尾--15万尾,或草鱼、青鱼8万尾--10万尾。



上海搬家公司
养殖路上与养殖日记 支持(0中立(0反对(0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