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vbbs
养殖人社区养殖人家园欢迎您!
有问必答!
36名中大专畜牧专业版主为您排忧解难!
收藏本页
联系我们
论坛帮助
dvbbs

中国养殖人社区【水产养殖与疾病防治技术论坛】罗非鱼养殖技术论坛 → 罗非鱼常见病害及防治

发酵床养猪养鸡养鸭网 养殖业新闻与市场动态 养殖路上与养殖日记 廉价饲料利用技术 养猪与猪病防治技术 养鸡与鸡病防治技术
养鸭与鸭病防治技术 养鹅与鹅病防治技术 养牛与牛病防治技术 特种养殖与疾病防治技术 淘宝安全购买万种养殖产品 牧草种植与利用技术

  共有917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

主题:罗非鱼常见病害及防治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小韦6号
  1楼 个性首页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养殖爱好者 贴子:1000 积分:14662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12/11/8 16:38:00
罗非鱼常见病害及防治  发贴心情 Post By:2014/1/11 13:58:00

                                                      罗非鱼常见病害及防治

一、突眼病

    1.主要症状病鱼常显现眼部症状为眼球突出,眼眶出血,单侧或双侧眼巩膜白浊,其它体表无显著症状。因其眼球突出症状明显,故渔民称之为"突眼病"。解剖病鱼,内脏最明显的症状是胆囊肿大,有的比正常的体积大数倍。有些病例还伴随其它细菌的继发感染。

    2.流行情况流行季节在5月~9月,引起罗非鱼突眼病的病因有养殖环境恶化,水中氨氮含量过高、氮气过饱和,饲料营养不全,采用大量的菜籽粕、棉籽粕等杂粕,含有棉酚、?唑烷硫酮等对鱼类不利的成分,使鱼体丧失自我调节和免疫能力,容易造成细菌感染。

    3.防治方法①突眼病主要以预防为主,加强饲养管理,使用优质饲料,定期消毒,提高鱼体的自我调节能力和免疫能力。②目前尚无有效治疗药物,如暴发该病,一般采取调节水质的方法。适当使用消毒剂水体消毒,同时内服解毒消炎药品(654~2、VC、肝泰乐、抗生素或中草药制剂)能取得一定效果。

    二、烂鳃病

    1.主要症状病鱼鱼体发黑,呼吸困难而浮于水面,鳃丝肿大且色泽变淡。急性感染时,病鱼鳃丝呈紫红色,粘液多,发生腐烂直至死亡。

    2.流行情况流行季节为5月~11月,主要发生在罗非鱼苗种培育期,规格为2cm~5cm,发病水温在25℃~30℃。发病原因主要是养殖密度过高,鱼池水质老化。生长季节水质调节不及时,水体透明度过低,水中病原菌大量繁殖以及寄生虫的交叉感染,导致罗非鱼烂鳃病的暴发。

    3.防治方法①避免过密养殖,加强饲养管理,及时排污换水。②发病池可用三氯异氰尿酸兑水全池泼洒,使水呈0.4g/立方米~0.5g/立方米。③用0.3g/立方米聚维酮碘全池泼洒。

    三、肠炎病

    1.主要症状病鱼表现为肠道出现炎症,肠道内有较多的黄色粘液,消化腺肿大。病鱼体色发黑,浮游于水面,急性感染鱼呈痉挛状,吻端或全身有轻微出血。

    2.流行情况主要危害鱼种、成鱼,水温在25℃~30℃时为高峰期。病因是吞食不洁饵料而受感染,饥饿后又饱食也是引发该病的重要原因。

    3.防治方法①不投喂变质饲料。②治疗采取每公斤饲料中添加土霉素2.5g。③每公斤饲料中添加氟苯尼考0.2g。

    四、爱德华氏菌病

    1.主要症状病鱼鱼体发黑,腹部膨大,肛门发红,眼球突出或混浊发白。有的病鱼可见有膨隆发炎的患部,鳍条末端坏死发白。解剖观察,有腹水。生殖腺特别是卵巢有出血症状,肠管内有水样物贮积或肠壁充血。肝、脾、肾等内脏,特别是肝脏有白色小结节样病灶,有腐臭味。此病有急性型和慢性型之分,病原体是迟钝爱德华氏菌。

    2.流行情况流行季节主要为7、8月份高温季节,范围较广,是罗非鱼比较常见的一种细菌病,危害严重。多数是慢性死亡,持续时间较长。

    3.防治方法①注意合理密养、池塘清理和消毒,经常换注新水保持池水清洁。②发病时用三氯异氰尿酸兑水全池泼洒,使水呈0.4g/立方米~0.5g/立方米。③同时内服捣碎大蒜,按5%与饲料混匀,每天一次,连用3天。

    五、车轮虫病

    1.主要症状病鱼食欲下降至停止摄食,体色变黑,游动缓慢。皮肤和鳃部出现苍白色,鳃丝呈块状腐烂,粘液大量分泌,并伴有淤泥,特别是鳃丝的上皮细胞增生,影响鳃的呼吸功能,最后导致窒息死亡。

    2.流行情况流行的主要季节为3月~8月,特别是水温在18℃~22℃时较易发生,主要危害鱼苗、鱼种,常导致罗非鱼苗种大量死亡,育苗率降低。诊断方法主要通过镜检,在体表、鳍条和鳃丝部位可检查到车轮虫虫体。

    3.防治方法①苗种放养前必须进行池塘消毒,有条件最好清除淤泥和曝晒池底,以杀死寄生虫的孢囊。②全池泼洒0.7g/立方米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5∶2)一次。③用20g/立方米福尔马林全池泼洒。④苦楝树叶煎煮后30kg/亩用汤汁全池泼洒。

    六、小瓜虫病

    1.主要症状在罗非鱼严重感染小瓜虫病时,肉眼可见病鱼的体表、鳍条和鳃丝上,布满白色小点状胞囊,亦称之为白点病。由于虫体侵入鱼的皮肤和鳃的表皮组织,引起宿主的病灶部位组织增生,并分泌大量粘液,形成一层粘膜覆盖在病灶表面。有时鳍条亦发现有腐烂。

    2.流行情况多子小瓜虫生长繁殖最适宜的水温为20℃~24℃,我国处温热带地区,冬春季水温特别有利于小瓜虫的繁殖,主要季节为12月至次年6月。尤其是在高密度的罗非鱼越冬池更容易发生。诊断方法主要是镜检,刮取体表白点或取鳃制作水封片镜检,见到大量小瓜虫既能确诊。

    3.防治方法①主要采取用生石灰彻底清塘,杀死藏在泥中的寄生虫孢囊;②掌握合理放养密度,加强饲养管理以增强体质;③发病鱼池采用全池泼洒2g/立方米~3g/立方米亚甲基蓝,每天一次,连作2天。④每亩水面用枫杨树枝6kg、苦楝树根3.5kg混合煎水,加入人尿15kg兑水全池遍洒。

    七、水霉病

    1.主要症状霉菌丝侵鱼体后,蔓延扩展,向外生长成绵毛状菌丝,似灰白色的棉絮状附着物,病鱼游泳失常,体表粘液增多焦躁或迟钝,食欲减退,最后瘦弱死亡。

    2.流行情况主要发生在罗非鱼的越冬期,由于温度下降至20℃以下造成鱼体冻伤,或刚要移入越冬池时操作、运输过程中不慎造成鱼体受伤,使越冬罗非鱼暴发水霉病。

    3.防治方法①越冬池要严格消毒后才能放养罗非鱼,池水用生石灰10kg/亩~20kg/亩消毒;②在捕捞搬运和放养过程中尽量避免鱼体受伤,放养密度要合理;③越冬水温应保持在20℃以上;④罗非鱼进入越冬池前可用3%的食盐水浸洗鱼体5分钟~10分钟进行鱼体消毒;⑤罗非鱼进入越冬池后用二氧化氯0.3g/立方米~0.5g/立方米全池泼洒,预防细菌感染;⑥发病时可以用亚甲基兰0.3g/立方米~0.5g/立方米化水全池泼洒,连用2天,效果较好。

 

联系电话:0771-6763639 6763620

 

欢迎访问广西动保养殖原料超市淘宝批发、直销店http://gxzn999.taobao.com


 


养鸭与鸭病防治技术 支持(0中立(0反对(0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