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vbbs
养殖人社区养殖人家园欢迎您!
有问必答!
36名中大专畜牧专业版主为您排忧解难!
收藏本页
联系我们
论坛帮助
dvbbs

中国养殖人社区【水产养殖与疾病防治技术论坛】海产养殖技术论坛 → 鲍鱼常见病的病因及防冶方法

发酵床养猪养鸡养鸭网 养殖业新闻与市场动态 养殖路上与养殖日记 廉价饲料利用技术 养猪与猪病防治技术 养鸡与鸡病防治技术
养鸭与鸭病防治技术 养鹅与鹅病防治技术 养牛与牛病防治技术 特种养殖与疾病防治技术 淘宝安全购买万种养殖产品 牧草种植与利用技术

  共有1061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

主题:鲍鱼常见病的病因及防冶方法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紫媛
  1楼 个性首页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养殖爱好者 贴子:95 积分:1381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10/11/5 12:12:00
鲍鱼常见病的病因及防冶方法  发贴心情 Post By:2010/12/30 9:47:00

随着鲍养殖业的发展,特别是近年来鲍与海参混养技术的提高,鲍养殖逐渐升温,但是要搞好鲍养殖就不能不注意病害的防治。鲍发病季节集中在每年的6~8月,7月为高峰期。为有效控制鲍病害的发生发展,现将本人掌握的鲍病害防治技术总结如下:

1 脓泡病

此病多发生在夏季水温较高的季节,重点是壳长4~8 cm的幼鲍和商品鲍,严重时死亡率高达50%以上。

1.1病症 病位多发生在足面上,出现直径I~2 mm的脓泡,有时2~3个,多者4~5个,用针尖挑破,冒出一股淡黄色脓水,如发现不及时,脓泡周围开始出现溃疡,最后导致死亡。

1.2病因 多数是由细菌引起,特别是在7~8月份,水温在20~22℃以上发生,并有较强的传染性,有的地方在亲鲍促熟过程中发生脓泡病,处理不及时会导致大批亲鲍死亡。甚至使育苗工作无法按计划进行。

1.3治疗及预防 预防脓泡病发生主要是控制海水中的细菌浓度,要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如臭氧发生器、生物膜过滤、紫外线等手段。把海水中的细菌清除,减少感染机会。同时对工厂化养殖的鲍要严格消毒,防止鲍机械损伤,细菌趁机侵入机体。在亲鲍促熟过程中,一旦发生了脓泡病,立即把饲育水温降至14℃,但对生殖腺异常饱满的种鲍要特别小心,温度要分为几个梯度下降,不能突变,以免引起种鲍产卵行为,打乱育苗计划。同时采用5~8×10-6四环素药浴6个小时(停水加气)。

2 气泡病

多发生在稚鲍和幼鲍培育过程中。

2.1症状 幼鲍的内脏团沿内缘向纵深处出现气泡,能把内脏团边缘的外套膜稍稍顶起,如果发病严重每个幼鲍都产生气泡,能把波纹板浮出水面,把气泡用针尖扎破,有气体放出。

2.2病因 多数是因为水的交换量不够,特别是投喂人工配合饲料,在水温较高的情况下残饵易腐败分散,污染水质,导致气泡病发生。

2.3预防和治疗 保持水质洁净是避免气泡病发生的关键。因此平时要注意水交换倍数,在水温20℃以上,交换量最低要保持在8~10倍以上。同时投喂配合饲料要适当,不能造成残饵超量。另外要加强检查,一旦发现气泡病发生,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2.3.I加大水量进行倒池,保证海水新鲜。

2.3.2减少人工配合饲料的投喂数量(50%),严重时可停喂人工配合饲料。

2.3.3加强管理,彻底洗净和清除残饵,保持水质洁净。

2.3.4把饲育网箱彻底消毒,可用10~20×10-6优氯净,把网箱浸泡3个小时,然后取出晾晒,干燥以后把旧网箱换下来,彻底洗刷进行消毒。

2.3.5把死鲍严格清除出来,防止高蛋白分解后产生硫化物导致幼鲍死亡。

3 才女虫病

才女虫是一种钻孔动物,能把鲍坚硬的贝壳钻透,进而腐蚀贝壳破坏机体,导致病害。

3.1病症 贝壳被钻成孔洞,才女虫进入贝壳后钻透石灰质破坏珍珠层,使贝壳组织酥松,导致贝壳破碎而影响鲍正常生长直至死亡。

3.2病因 此病多发生在工厂化养殖过程中,由于集约化生产的高密度对环境要求十分严格,而目前的设备和手段还达不到理想的优良环境,溶解氧、氨氮、pH值等各种因素失调时,导致了才女虫的繁生和危害。

3.3治疗与预防 目前还没有有效的方法治疗,庆幸的是才女虫造成严重死亡导致产量大幅度下降的现象也不多见,只要在水质、饵料、溶解氧、饲育密度、药物消毒等各方面科学合理的调节和理顺,各种因素循序渐进,保持相对稳定,是完全可以预防的。

4 肌肉萎缩症

该病在我国养鲍的高峰期曾出现大量死亡现象,死亡率最高达90%,其发病面之广,来势之凶猛,损失之惨重,给养鲍业带来了重大损失。目前病害已经得到控制。

4.1病症 摄食量大幅度下降,甚至停止摄食,肌肉消瘦,与无病的同样壳长的鲍相比,病鲍体重下降30%~40%,整个足部萎缩,外套膜萎缩,肌肉失去水分和光泽,正常的鲍肌肉肥满,超出壳缘0.5~l cm。而病鲍则萎缩到露出二分之一贝壳,并且足底发硬,伸展微弱或不动。

4.2病因 目前分析由两方面的原因造成:一是海水中重金属离子超标,导致鲍中毒;另外一个原因是20多年来,采苗使用的种鲍多是当地种鲍,或者是同一母鲍所生的下一代雌雄种鲍交配。由于近亲繁殖带来了恶果,使此病蔓延极快,发病迅速,损失惨重。

4.3治疗和预防 在处理好水质的前提下,引进国外无病害海区的优良种鲍,与当地皱纹盘鲍进行种间杂交,培养出抗病能力强、自身免疫力强的杂交品种,提高种质质量,可降低此病的发病几率。

5 肿嘴病

该病常常发生在陆地工厂化养鲍中,发生数量较少,没有明显的传染现象。

5.1病症 患病时吻部肿胀,用手轻轻挤压吻部便可见舌齿外突,并有黄色粘液流出,以18℃左右发病率最高。

5.2病因 残饵变质,水的交换量不足。

5.3防治 要及时清理残饵,保持海藻鲜度,发现有肿嘴病时要勤倒池子,并用5×IO-6新诺明药浴3个小时,充气停水。


养牛与牛病防治技术 支持(0中立(0反对(0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