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vbbs
养殖人社区养殖人家园欢迎您!
有问必答!
36名中大专畜牧专业版主为您排忧解难!
收藏本页
联系我们
论坛帮助
dvbbs

中国养殖人社区【水产养殖与疾病防治技术论坛】水产养殖政策法规 → 敢为人先——天津市鑫永丰水产养殖公司总经理徐永福的事迹

发酵床养猪养鸡养鸭网 养殖业新闻与市场动态 养殖路上与养殖日记 廉价饲料利用技术 养猪与猪病防治技术 养鸡与鸡病防治技术
养鸭与鸭病防治技术 养鹅与鹅病防治技术 养牛与牛病防治技术 特种养殖与疾病防治技术 淘宝安全购买万种养殖产品 牧草种植与利用技术

  共有792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

主题:敢为人先——天津市鑫永丰水产养殖公司总经理徐永福的事迹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zntangmin
  1楼 个性首页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养殖爱好者 贴子:160 积分:2137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12/11/10 10:54:00
敢为人先——天津市鑫永丰水产养殖公司总经理徐永福的事迹  发贴心情 Post By:2013/11/25 13:28:00

在滨海新区杨家泊镇付庄村,提起徐永福,人们都说他可是一位响当当的人物。八十年代初,他在村里第一个贷款养淡水鱼,第一个向大海公益放流,第一个养大棱鲆,又第一个养金乌贼……今天我们就走近徐永福,循着他的足迹,感受这位传奇人物的奋斗历程。   徐永福家在杨家泊镇付庄村,这是个穷村,除了一片片盐碱地,人们就靠着几亩薄地为生。进入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的春风让这片神奇的土地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也激发了农民徐永福发家致富的热情。他不再甘心土里刨食的平庸生活,他要活出一份自在,活出一份潇洒来。于是,1982年,他偷着找人借了一万五千元钱,从邻近的河北省滦县买来一辆旧铲车,又花八千元拉回家,他顿时成了远近闻名的用机器种田的人。第二年,全国农业机械推广会在他的家里召开,从此也拉开了他奔向幸福大道的帷幕。   1982年,他看到村里大片的荒地就那样在太阳下晒着闲着,他突然动了养鱼的念头,于是他开始养殖淡水鱼。他挖出一个个大坑,买来鱼苗,请来技术员,开始了淡水养殖的尝试。当说起当年的初衷时,徐永福无限感慨:“人在哪一方生活想哪一方路。你要在大山里想养鱼也养不了。根据当地的条件,适应你干啥你干啥。因为咱们有这个地理位置,先干着就先走着。”   在初尝胜果的基础上,徐永福又想到了投身水产养殖,就养殖东方对虾。他敢想敢干,与村委会签定了承包合同:五块钱一亩,包50亩水面,一包20年!合同是签了,可没有资金怎么办呢?他找到信用社,一下就贷了五万元。可别小看这五万元。这在三十年前,可不是个小数目,因为这五万元吓坏了徐永福的家人。他父亲是个老实巴交的农民,更也没见过五万元!于是,找到徐永福,说啥也要让他退回这笔钱,不然就跟他划清界线。   徐永福望着老人那饱经沧桑的脸,又看看刚起步的事业,眼角有些湿润。但他更知道,作为一个男人就要顶天立地,就要为事业而打拚!他说服了父亲,开始了第二次的创业。他所在的村,南是大海,可以利用大海的潮汐送来的海水养殖对虾,那是接近原生态的养殖,味道好,质量高,产量丰,他获得了大丰收!对于他付出地辛勤努力,付庄村党支部书记陈孟德说:“他在改革开放在村里都是第一人,敢尝鲜的,尤其是水产行业,他是先行者。”   按照生物进化的规律与特点,一定的物种到一个历史时期就会老化或退化。这个时候,就要选择新品种进行替换。养殖行业也是这个道理。作为熟谙其中之道的徐永福虽说没有多少高深的文化,但多年的经验告诉他,必须推陈出新,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于是,他开始引进一种新的鱼种——大棱平。通过试养、总结,终于让这种鱼在北方扎下了根。他在镇里进行了推介,村里的养殖户看到他成功了,纷纷效仿他的做法,顿时大棱平在北方打开了市场,成为了销销货,在市场上以每斤70元的价格连续三年畅销,他也连续赚了三年。付庄村党支部书记陈孟德说:“现在也是,新的品种、自己的经费,自己搞研究。完了一点也不保守,大伙享受。共同享受他的成果。在村里起了推陈出新的作用。”   杨家泊镇农业服务中心副主任刘越说:“在这方面,他是个领军人物,最早工厂化养殖就是他促起来的。他是以点带面成功的范例,最早他是淡水养殖的,后来是海水养殖,到2000年引进大棱平苗种,取得成功后,周边的企业在技术上、苗种上他都给予很大的帮助。经常到其它的企业给指导,怎样给厂子干好。”   徐永福一直保持清醒的头脑,他曾经说过:我的成功主要有三点:一是赶上了好政策,二是遇上了好机遇,三是我不因循守旧。正是这三点让他总是立于不败之地,总让他在创新中寻找新的商机。三年后,大棱平鱼市场价开始下跌,徐永福在一次考察后,看上了金乌贼。金乌贼是个新的鱼种,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都比较高,生长速度快,适合在滨海地区养殖,他看准了这个项目,一下拿出50万元进行探索性试养。   徐永福:“这个苗种二百块钱一斤,这个就花了好几十万元。这是咱们科技部一个项目。有点扶持政策,没有也得干。你光有理论知识不行,还得变成实的。示范推广。要养好了,大伙都受益了,对菜篮子工程也有好处。”   正是抱着这种无私的精神和平和的心态,他一举成功了。他的养殖公司被授予天津市农业科技项目金乌贼繁育与增殖放流技术示范基地。   面对浩瀚的大海,许多人都觉得它是富饶的,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其实,严酷的现实告诉我们,大海是有限的资源,只有及时修复大海资源、爱护大海,大海才能回报人类。几年来,徐永福像善良的天使,以自己的良知与使命,每年都要向大海投放各种鱼苗,以让大海休息,使其生生不息。先后公益放流投入达一百多万元。杨家泊镇农业科服务中心副主任刘越:“他能够舍小家为大家,为渤海湾渔业修复能够提出公益性放流,在这个社会中,不管是企业界还是一般群众都应该向他学习。在大利益面前放弃小利益,他能够做出义举,在人格人品上是值得我们尊重的。”   付庄村是杨家泊镇工厂化养殖的专业村,这样的企业已星罗棋布多达40多家,是北方最大的孵化种苗的集散地。每年都要吸引东北三省、山东等省客商来这里学习、交流、购货。面对如此众多的竞争对手,徐永福胸怀坦荡,海纳百川,技术不保密更不封锁,而是有求必应,乐于助人,被传为佳话。刘越讲了这样一件事。   在徐总的带领之下,诚信为本,作为企业家在生意场上,在帮助别人时非常热情,远在浙江象山的客户通过镇政府找我,要学习半滑舌鳎的养殖技术,我给联系到这,他是管吃管住,而且给讲解,管技术,他不图别的,就想将水产业做大做强。他总说中国水产是一家。这是他的信念。他也是这样践行的。”   今年近七十高龄的徐永福不服老,思维敏捷,穿着时尚,与时俱进。说到明年的打算,他说,创新是永远的主题。干啥都有个过程,今年我将牙鲆鱼放到土池子,养虾又不太好,不太景气,我拿出一部分苗种,放在外边。在外边养摸索吧,要养成了呢?明年大伙就都养了。养不成也摸索一套经验,下年我再弄就要比今年好一点了。   多么可贵的精神,多么令人钦佩的老人!只有永远奔跑在探索的路上,才能让人永葆青春与活力,才能实现奋斗的意义。刘越感慨地说:“他的创新精神值得我们杨家泊镇企业家学习。他今年69周岁了始终在一线。亲历亲为。在新工艺上、新品种上,新技术上,都是第一个冲在前边。他的经验对于杨家泊工厂化养殖起到坚定的基础。”

养殖路上与养殖日记 支持(0中立(0反对(0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