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vbbs
养殖人社区养殖人家园欢迎您!
有问必答!
36名中大专畜牧专业版主为您排忧解难!
收藏本页
联系我们
论坛帮助
dvbbs

中国养殖人社区【养鹅与鹅病防治技术论坛】鹅的免疫与疾病防治 → 鹅瘟病毒感染的防治技术

发酵床养猪养鸡养鸭网 养殖业新闻与市场动态 养殖路上与养殖日记 廉价饲料利用技术 养猪与猪病防治技术 养鸡与鸡病防治技术
养鸭与鸭病防治技术 养鹅与鹅病防治技术 养牛与牛病防治技术 特种养殖与疾病防治技术 淘宝安全购买万种养殖产品 牧草种植与利用技术

  共有1671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

主题:鹅瘟病毒感染的防治技术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大比大
  1楼 个性首页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业务服务
等级:贵宾 贴子:57 积分:931 威望:669 精华:0 注册:2007/3/17 21:15:00
鹅瘟病毒感染的防治技术  发贴心情 Post By:2008/2/23 22:36:00

本病又称病毒性溃疡性肠炎,是由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症状以高热、流泪、头颈肿大,泄殖腔溃烂,排绿色稀便和两腿发软为特征。本病在过去只有少数病例与报道,但近年来在广东、广西和海南已逐渐发展为地方性流行。


一、病原


病原为鸭瘟病毒。该病毒对热、干燥、直射阳光及一般消毒药均敏感。


二、流行特点


病鸭、病鹅及其带毒者是本病的传染源。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是本病传播途径,被污染的水体以及饲料、饮水、用具等均是本病传播媒介。病鹅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感染,也可通过眼结膜、吸血昆虫叮咬感染。


自然情况下,都是发病鸭密切接触情况下感染发病,先鸭群发生,后鹅群感染。不同年龄、品种、性别的鹅均可发病,但以15—50日龄的鹅易感性高,死亡率达80%左右;成鹅发病率和死亡率随环境条件而定,一般10%左右,但在疫区可高达90%—100%。


三、症状与病变


病初体温升高到42℃—43℃,精神萎靡,食欲废绝,两脚发软,伏地不起,翅膀下垂。一个特征性症状是眼睑水肿、流泪,眼周围羽毛湿润。结膜充血、出血。另一个特征是头颈肿大,鼻孔流出多量浆液、粘液性分泌物,呼吸困难,常仰头、咳嗽。腹泻,排黄绿、灰绿或黄白色稀便,粪中带血。肛门水肿,泄殖腔粘膜充血、肿胀,严重者泄殖腔外翻。患病公鹅的阴茎不能收回。倒拎病鹅时,可从口中流出绿色发臭粘稠液体。一般2—5天死亡,有的病程可延长。成年鹅多表现流泪、腹泻、跛行和产蛋率下降。


全身浆膜、粘膜、皮肤有出血斑块。眼睑肿胀、充血、出血并有坏死灶。口腔及食道有灰黄色假膜或出血点,嗉囊与腺胃交界处呈现环状色带或黄色假膜,假膜下是出血斑或溃疡。肌胃角质膜下、腺胃粘膜有出血斑或点。肠粘膜弥漫性出血,尤以十二指肠为甚。小肠集合淋巴滤泡肿胀,或形成钮扣状固膜性坏死。直肠后段斑驳状出血或形成连片的黄色假膜。泄殖腔充血、出血、水肿。粘膜表面覆盖有不易剥离的灰绿色坏死结痂,用刀刮有磨砂感。其余尚有心、肝、肾表面出血;肝表面有灰黄或白色坏死灶;脾不肿大,呈斑驳状变性;法氏囊水肿、出血等。


四、诊断


根据症状和特征性病变可以作出诊断,初发地区需作病毒的分离鉴定。


五、防治


1、不从鸭瘟疫区引鹅;鹅与鸭分群饲养,避免同饮一池水。


2、严格消毒制度,对鹅舍、运动场、水池等定期消毒。


3、受威胁区、疫区的鹅,应用鸭瘟弱毒苗预防接种,方法是:15日龄以下雏鹅用鸭的15倍剂量;15—30日龄雏鹅用20倍剂量;30日龄以上鹅用25—30倍剂量。


4、对发病鹅群,在采取隔离、消毒措施的同时,用上述剂量的鸭瘟疫苗进行紧急预防接种。对病鹅应多喂青料,少喂粒料,同时用口服补液盐代替饮水,连饮4—5天,并在饲料中适当增喂维生素和抗菌素,以增强抗病力,预防继发感染。



http://www.gxdbd.com/广西大比大畜牧有限公司欢迎您
QQ:461024577
QQ在线,请点击
牧草种植与利用技术 支持(0中立(0反对(0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