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vbbs
养殖人社区养殖人家园欢迎您!
有问必答!
36名中大专畜牧专业版主为您排忧解难!
收藏本页
联系我们
论坛帮助
dvbbs

中国养殖人社区【养鹅与鹅病防治技术论坛】鹅的免疫与疾病防治 → 浅析小鹅瘟本

发酵床养猪养鸡养鸭网 养殖业新闻与市场动态 养殖路上与养殖日记 廉价饲料利用技术 养猪与猪病防治技术 养鸡与鸡病防治技术
养鸭与鸭病防治技术 养鹅与鹅病防治技术 养牛与牛病防治技术 特种养殖与疾病防治技术 淘宝安全购买万种养殖产品 牧草种植与利用技术

  共有1086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

主题:浅析小鹅瘟本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小白鹅
  1楼 个性首页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养殖爱好者 贴子:299 积分:4185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10/11/8 9:20:00
浅析小鹅瘟本  发贴心情 Post By:2010/11/8 15:54:00

浅析小鹅瘟 小鹅瘟是初生雏鹅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病鹅的临诊特征是精神萎顿、食欲废绝、严重下痢和有时出现神经症状;病变的主要特点是肠道严重发炎,小肠粘膜有时大片发生坏死脱落和凝固,形成栓子,堵塞肠腔。

一、病原与流行

小鹅瘟是由一种病毒引起的雏鹅急性、败血性传染病。病鹅的脑、肝、脾、肠内容物及其他组织中都含有病毒,各病毒株之间都具有相同的抗原性,病毒能在12~14日龄的鹅胚绒毛尿囊膜上生长繁殖,使鹅胚在2~3天内死亡。将病毒经各种途径人工接种易感雏鹅,3~5天后即可发生典型的小鹅瘟。成鹅对病毒具有很强的抵抗力,肌注或静注较大量的病毒才能引起发病,潜伏期5天,症状为下痢和两腿瘫痪。成鹅接种0.1毫升含病毒的绒毛尿囊液不表现任何症状,但接种后能产生坚强的免疫力。

本病发生于出壳后20日左右的雏鹅,20日龄以上的鹅较少发病,发病日龄愈小,死亡率愈高。10日龄内的雏鹅发病率和死亡率可达100%。15日龄以上的雏鹅较缓和,有半数可能自愈。死亡率的高低,一方面是由于被感染鹅的日龄不同而异,但主要取决于亲代种母鹅免疫状态的不同而有很大差异。通常经过一次大流行后,当年剩余的鹅群都是患病后痊愈或经过无症状感染而获得免疫力的,这种免疫鹅产的种蛋所孵出的雏鹅也获得坚强的被动免疫,能够抵抗天然或人工感染,因此不会发生小鹅瘟。其流行常呈一定的周期性,即大流行后的一年或数年内往往不见发病,但以后再有传染源传入时,往往又爆发本病。

本病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染。与病鹅直接接触,及被病鹅的排泄物玷污的饲料、饮水及工具是传播本病的主要途径。成鹅感染后虽症状不明显,但成为带毒者和传染源,大群成鹅相互感染。由于病毒不断更新宿主,带毒期不断延长,从一群感染到另一群。

二、症状

潜伏期为3~5天,根据病程经过,可分为三种类型:1 最

急性型:7日龄以内的雏鹅感染常呈最急性,往往不显任何症状而突然死亡。2 急性型:15日龄以下发病的雏鹅一般为急性。病雏精神萎顿,缩头松毛,步行艰难,离群独处,打瞌睡,继而食欲废绝,喜饮水,严重下痢,排灰白或淡黄绿色并混有气泡的稀粪。鼻孔流出浆液性分泌物,摇头,口角有液体甩出,呼吸用力,喙端色泽变暗,嗉囊中有多量气体或液体;有些病雏临死前出现神经症状,颈部扭转,全身抽搐,两腿麻痹,1~2天内衰竭死亡。3 亚急性型:15日龄以上的雏鹅表现为亚急性,以精神萎顿、消瘦、拉稀为主要症状,少食、病程长,有的可自愈但生长不良。

三、病理变化

本病的主要病变在消化道,尤其是小肠部分。死于最急性的病鹅,十二指肠粘膜充血,呈弥漫红色,表面附着多量粘液;病程2日以上、日龄在10日以上的病鹅,肠道常发生特征性病变,在小肠的中段和下段,特别是在靠近卵黄柄和回盲肠的肠段极度膨大,体积比正常的肠段增大2~3倍,质地坚实似香肠。将膨大部分的肠壁剪开可见肠壁紧张变薄,肠腔内充塞有一种淡黄色的凝固的栓子状物,将肠道完全堵塞。栓子很干燥,切面上可见中心是深褐色的干燥肠内容物,外面包着厚层的灰白色假膜由坏死肠粘膜组织和纤维素性渗出物凝固所形成。部分病鹅的小肠并不形成典型的凝固栓子,肠道的外观也不显著膨大和坚实,但整个肠腔中充满粘稠内容物,肠粘膜充血发红,表现急性卡他性肠炎的变化。肝脏肿大,呈深紫红色或黄红色,胆囊极度胀满,充满暗绿色胆汁;脾脏和胰腺充血,偶见有灰白色坏死点;气囊膜混浊;心脏松弛,有些可见心包炎。

四、诊断

1 多见1月龄内的雏鹅感染发病,其他家禽都不会感染。

2 主要特征:严重下痢和排出黄白色或黄绿色水样稀粪,有时发生神经症状;小肠常有凝固栓子。依此可作出初步诊断。

实验室诊断:可采取病鹅的肝脏组织磨碎制成悬液,加抗生素作无菌处理后,接种14日龄的鹅胚绒毛尿囊腔,经5~6日后鹅胚死亡,吸取尿囊液证明无菌后,再用以接种数只有易感性的雏鹅,同时并用已注射抗小鹅瘟血清的雏

鹅数只接种同量的尿囊液作为对照。若易感雏鹅发病死亡,注射过抗血清的对照雏鹅不出现症状,就可确诊为小鹅瘟。

五、防制措施

1.小鹅瘟主要是通过来自疫区的漂蛋和雏鹅而传播的,因此对漂蛋、雏鹅及所用的设备,都要严加清洗、消毒。严格控制引进来自疫区的漂蛋和雏鹅。据调查统计,目前农户养鹅一般都没有进行免疫接种,为防制本病的发生与流行,在孵化过程中必须做好消毒工作,另外最好从非疫区无疫情的鹅群中引进种蛋,不同地区种蛋和雏鹅不得混孵或混群,以避免感染发病。

2.对当地收购的种蛋要采用福尔马林熏蒸消毒,孵化育雏的工具、房舍应彻底消毒后才能使用。刚出壳的雏鹅不要与新引进的种蛋或成鹅接触。

3.对雏鹅注射抗小鹅瘟血清进行免疫是防制本病的一项关键措施。出壳1~2天的雏鹅,每只皮下注射0.5毫升,保护率达95%左右;已发病的雏鹅每只注射0.5~1毫升,治愈率为85%;对病雏作紧急预防时,每只注射0.5毫升,保护率达90%。必须注意的是,购回的小鹅瘟高免血清应放在2~15℃冷暗处保存,有效期一般为一年。

4.注射小鹅瘟弱毒疫苗是防止小鹅瘟的另一项重要技术措施。有条件的地区对农户的产蛋母鹅和育成鹅应进行免疫接种。在种母鹅产蛋前一个月进行肌注100倍稀释的小鹅瘟疫苗1毫升,用其所产的种蛋孵化,孵出的雏鹅体内含有母源抗体可抵抗小鹅瘟的侵害。实践证明,被接种的母鹅无不良反应,不表现临诊症状,且不影响正常产蛋。种母鹅接种一次,半年内所产的种蛋都含有母源抗体,孵出的雏鹅体内免疫抗体可维持较长时间,抵抗小鹅瘟病毒感染的能力增加,群体饲养成活率明显提高。也可采用给雏鹅皮下注射鹅胚尿囊液SYG21代弱毒株疫苗,或鸭胚化GD弱毒疫苗。

5. 对已发生小鹅瘟的病鹅群,可试用病毒灵口服,每日1~2次,每次一片,有时会有一定的疗效。



特种养殖与疾病防治技术 支持(0中立(0反对(0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