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vbbs
养殖人社区养殖人家园欢迎您!
有问必答!
36名中大专畜牧专业版主为您排忧解难!
收藏本页
联系我们
论坛帮助
dvbbs

中国养殖人社区【养鸡与鸡病防治技术论坛】蛋鸡种鸡养殖技术 → 商品蛋鸡饲养技术要点

发酵床养猪养鸡养鸭网 养殖业新闻与市场动态 养殖路上与养殖日记 廉价饲料利用技术 养猪与猪病防治技术 养鸡与鸡病防治技术
养鸭与鸭病防治技术 养鹅与鹅病防治技术 养牛与牛病防治技术 特种养殖与疾病防治技术 淘宝安全购买万种养殖产品 牧草种植与利用技术

  共有393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

主题:商品蛋鸡饲养技术要点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唐丫丫
  1楼 个性首页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养殖爱好者 贴子:198 积分:3138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13/6/1 9:35:00
商品蛋鸡饲养技术要点  发贴心情 Post By:2013/6/9 9:27:00

2013年,我国部分地区发生人感染H7N9禽流感事件,给我国蛋鸡产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养殖户损失惨重。为了指导养殖场户加强饲养管理,快速恢复生产,保障鸡蛋的市场供应,在此阐述商品蛋鸡养殖的技术要点。 ??? 一、育雏期(0~6周龄)的饲养管理 ??? 目标要求为6周龄末体质健壮,体重和胫长达到饲养指南标准,且整齐度良好。关注的管理要点为温度、密度、通风、断喙和防疫。 ??? 1.育雏前的准备。 ?? (1)育雏舍的准备。进雏前两周对育雏舍和设备进行彻底清扫、清洗、消毒,消毒可先用消毒药水喷洒,然后进行熏蒸消毒。 ?? (2)设备和饲料等准备。 ??? 供热器:可采用热风炉、地下火道等方式供热。 ??? 照明灯:可采用白炽灯、萤光灯或高压钠灯等。 ??? 食槽:要求数量足够、采食方便。 ??? 饮水器:要求数量足够,早期宜采用饮水器,后期宜采用乳头饮水器。 ??? 饲料:开食宜采用全价颗粒破碎料。 ?? (3)雏鸡的选择和运输。 ??? 雏鸡的选择:要从种鸡质量好、防疫严格种鸡场购进雏鸡。 ??? 雏鸡的雌雄鉴别:雏鸡必须在24小时内进行雌雄鉴别。 ??? 雏鸡的运输:初生雏经鉴别,注射马立克氏病疫苗后进行运输,运输前对车辆、运雏箱消毒。 ??? 2.育雏期的饲养管理。 ?? (1)育雏方式。可采取平面育雏、立体育雏、平面和立体联合育雏等方式。 ?? (2)初生雏鸡的饲喂。 ??? 饮水:在雏鸡初次饮水中加入葡萄糖、抗生素、电解质多种维生素等。饮水要充足清洁,水温与室温相同,1周后可直接饮用自来水。 ??? 开食:将雏鸡饲料撒在反光性强的硬纸上、塑料布或浅边食槽内,当有些鸡开始啄食时,其他鸡也会模仿。 ?? (3)雏鸡的管理。 ??? 密度:平养1~3周龄20~30只/平方米,4~6周龄10~15只/平方米;笼养为1~3周龄50~60只/平方米,4~6周龄20~30只/平方米,注意强弱分群饲养。 ??? 温度:1日龄雏鸡要求35℃,以后每5天降低1℃,35~42日龄时达到20~22℃。如发现鸡倦怠、气喘、虚脱表示温度过高;如果挤作一团,吱吱鸣叫表示温度过低。 ??? 湿度:适宜的相对湿度为10日龄前60%~70%;10日龄后55%~60%。湿度控制的原则是前期不能过低,后期应避免过高。 ??? 饮水:雏鸡出壳后,应尽早供给饮水。在炎热的天气,尽可能提供凉水;寒冷冬季应供给不低于20℃的温水。开始几天,可加入5%的糖或适量的维生素、电解质,能有效提高雏鸡的成活率。 ??? 饲喂:雏鸡在进入育雏舍后先饮水,隔3~4小时就可以开食。饲喂次数在第1周每天6次,以后每周可减少1次,直到每天3次为止。尽可能选用雏鸡开食料。 ??? 通风:可调节温度、湿度和空气流速,排除尘埃和有害气体,保持空气新鲜,降低鸡的体表温度等。通风与保温是一对矛盾,应注意观察鸡群,以鸡群的表现及舍内温度的高低决定通风的次数与时间长短。 ??? 光照:原则上第1周光照强,第2周以后避免强光照,照度以鸡能看到采食为宜。光照时间第1周每天22~24小时,第2~6周龄8~10小时,第7~18周龄8~9小时。 ??? 分群:适时疏散分群,使雏鸡健康生长,减少发病,提高成活率。分群时间应根据密度、舍温等情况而定。一般是在4周龄时进行第一次分群。根据强弱、大小分群,将原饲养面积扩大1倍。 ??? 断喙与修喙:7~8日龄进行断喙,5~6周龄可以进行修喙。在断喙前一天和后一天饮水(或饲料)中可加入维生素K3,以减少应激。 ??? 疫苗免疫:应根据制定的免疫程序进行免疫。 ??? 二、育成期(7~18周龄)的饲养管理 ??? 目标要求为各周龄体重至少要在标准范围内,且整齐度良好;最好能将11~12周龄体重控制在标准下限,15周龄达标准上限,15~18周龄按标准上限增重。关注的管理要点为喂料量、密度、光照时间、防疫和转群时间。 ??? 1.转群。7周龄初雏鸡转入育成鸡舍,到18周龄末转到产蛋鸡舍;夏季秋冬春季转群最好在清晨进行,夏季转群最好在晚上进行。转群前2~3天和入舍后3天,饲料中维生素增加1~2倍,并给予充足的电解质溶液,转群前6小时停料。晚上转群时多增加2~3小时光照,让鸡熟悉环境,并有足够时间采食和饮水。从育雏舍转到育成舍,两舍间的温差要小。结合转群对鸡群进行分群,淘汰不合格的次劣鸡,清点鸡只数量。 ??? 2.雏鸡向育成鸡的过渡。 ?? (1)逐步脱温,视天气情况给温,保证其温度在15~22℃。 ?? (2)逐渐换料,在育雏料中按比例每天增加15~20%育成料,直到全部换成育成料,过渡期5天左右。 ?? (3)调整饲养密度,平养10~15只/平方米,笼养不超过25只/平方米。 ??? 3.生长控制。育成期的饲养关键是培育符合标准体重的鸡群,以使其骨架充实,发育良好。因此从7周龄开始,每周随机抽取10%的鸡只进行称重,用平均体重与标准体重相比较。如体重低于标准,就应增加采食量,提高饲料中的能量与蛋白质水平;如体重超过标准,可减少饲料喂量。同时,应根据体重大小进行分群饲喂,保证其均匀度。 ??? 4.光照。育成期光照宜减不宜增,宜短不宜长,以免开产过早影响蛋重和产蛋全期的产蛋量。封闭式鸡舍最好控制在8小时,开放式鸡舍不必补充光照。 ??? 三、产蛋期(19周龄至淘汰)的饲养管理 ??? 18周龄末转入产蛋期,按照产蛋期要求饲养管理。目标要求为适时开产并达到应有的高峰产蛋率,高峰后产蛋率下降缓慢。关注的管理要点为光照时间和照度、饮水量、喂料量和防疫。 ??? 1.提供良好的产蛋环境。产蛋前期生殖系统迅速发育成熟,体重不断增长,产蛋率迅速上升,蛋鸡的生理应激反应非常大,适应环境和抵抗疾病的能力会下降,所以要减少外界干扰,降低应激。 ??? 2.满足鸡的营养需要。从19周龄-10%产蛋率,应给予高水平的产前料;以后根据不同产蛋率,选择使用蛋鸡料,保证其产蛋所需。保障每天供给充足的清洁饮水。 ??? 3.光照管理。产蛋鸡的光照应采用渐增法与恒定光照相结合的原则,光照强度为3~4瓦/平方米,光照时间从19周龄开始,每周递增1小时,直至每天16小时。光照时间与强度不得变更。 ??? 4.做好温度、湿度和通风管理。产蛋鸡的适宜温度为13~23℃,湿度为55%~65%,通风应根据生产实际,保证空气流通和新鲜。 ??? 5.注意观察鸡群并做好生产记录。详细记录鸡群是否健康,以及采食量、产蛋量、死亡和淘汰等,密切注意鸡群状况,发现病鸡应迅速诊断治疗。 ??? 四、卫生防疫措施 ??? 1.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动物是预防传染病的唯一正确方法。不要把防疫等同于免疫,免疫只是保护易感鸡群。 ??? 2.鸡场要有良好的隔离措施。生活区、生产区严格区分,产蛋舍、育成舍、育雏舍要合理布局。 ??? 3.至少实行分区全进全出制。 ??? 4.人员是疫病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鸡场应谢绝参观,工作人员进出应淋浴更衣。没有淋浴条件的鸡场,至少应做到更换工作衣裤、戴上工作帽、换上胶鞋,并用消毒水洗手,踩消毒池。 ??? 5.进鸡前应彻底清洗消毒,程序为清除粪便等脏物→彻底清洗(包括地面、墙壁、屋顶)→消毒药喷洒→冲洗→熏蒸。用具是另一个疫病传播的主要途径,尤其是要重视鸡蛋筐的消毒。 ??? 6.每月至少进行两次鸡舍外环境消毒,每周至少进行一次带鸡消毒。 ??? 7.严禁车辆进入生产区,饲料车等必须进入的车辆,轮胎应在消毒水中开过。 ??? 8.及时、妥善地处理接种疫苗的用具和废弃物。 ??? 9.每天观察鸡群的健康状况,各种不宜治疗的病鸡,应与死鸡一起焚烧或深埋。 ??? 10.注意饲料和饮水卫生,防止大肠杆菌病等细菌性疾病和球虫,必要时可在饲料和饮水中进行预防性投药。 ??? 11.有条件的鸡场应该在免疫以后进行抗体监测,以掌握疫苗的免疫效果,如免疫效果不理想,应采取补救措施。 ??? 12.发现传染病爆发流行应及时隔离、封锁、直至扑杀。 ??? 五、建议免疫程序(见下表) 商品蛋鸡免疫程序 免疫日龄 疫苗种类 免疫剂量 免疫方式 7 新支肾小三联(进口) 1羽份 滴鼻或点眼 新城疫油苗 0.3毫升 颈部皮下注射 10 鸡传染性法氏囊 1羽份 滴口 12~15 禽流感H5N1Re-4+Re-5株 0.3毫升 胸肌注射 18 鸡传染性法氏囊 1羽份 滴口 22 新支肾小三联 1.5羽份 滴鼻或点眼 新城疫+传支二联油苗 0.5毫升 颈部或胸肌注射 30 禽流感H5N1Re-4+Re-5株,H9N2株 0.5毫升 颈部或胸肌注射 35 喉炎疫苗(进口) 1羽份 点眼 鸡痘(进口) 1羽份 翅下三角区刺种 55 克隆I系 1羽份 注射 75 喉炎疫苗 1羽份 点眼 鸡痘 1羽份 翅下三角区刺种 85 IV+H52二联苗 2羽份 饮水或点眼 110~120 新支减三联油苗 0.5毫升 颈部或胸肌注射 IV+H52二联苗 1羽份 滴鼻或点眼 120~130 禽流感H5N1Re-4+Re-5株,H9N2株 0.5毫升 颈部或胸肌注射 130~140 克隆I系 3羽份 腿肌注射 130~140 新城疫油苗 0.5毫升 胸肌注射

养殖路上与养殖日记 支持(0中立(0反对(0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