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vbbs
养殖人社区养殖人家园欢迎您!
有问必答!
36名中大专畜牧专业版主为您排忧解难!
收藏本页
联系我们
论坛帮助
dvbbs

中国养殖人社区【养鸡与鸡病防治技术论坛】蛋鸡种鸡养殖技术 → 种鸡输卵管炎

发酵床养猪养鸡养鸭网 养殖业新闻与市场动态 养殖路上与养殖日记 廉价饲料利用技术 养猪与猪病防治技术 养鸡与鸡病防治技术
养鸭与鸭病防治技术 养鹅与鹅病防治技术 养牛与牛病防治技术 特种养殖与疾病防治技术 淘宝安全购买万种养殖产品 牧草种植与利用技术

  共有1608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

主题:种鸡输卵管炎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子问
  1楼 个性首页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养殖爱好者 贴子:79 积分:1101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10/11/18 9:49:00
种鸡输卵管炎  发贴心情 Post By:2010/11/18 14:46:00

流行特点 各年龄的均可感染,但因饲养管理水平、环境卫生、防治措施的不同,有无继发其他疫病等因素的影响,本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有较大差异。集约化养在主要疫病得到基本控制后,大肠杆菌病有明显的上升趋势,已成为危害群主要细菌性疾病之一,应引起足够重视。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每年在多雨、闷热、潮湿季节多发。在肉用仔鸡生产过程中更是常见多发病之一。
  大肠杆菌在自然环境中,在饲料、饮水、的体表、孵化场、孵化器等各处普遍存在,该菌在种蛋表面、鸡蛋内、孵化过程中的死胚及毛液中分离率较高。已经构成了对养全过程的威胁。
  本病在雏鸡阶段、育成期和成年产蛋均可发生,雏鸡呈急性败血症经过,火则以亚急性或慢性感染为主。多数情况下因受各应激因素和其他疾病的影响,本病感染更为严重。成年产蛋往往在开产阶段发生,死淘率增多,影响产蛋,生产性能不能充分发挥。场发生,直接影响到种蛋孵化率、出雏率,造成孵化过程中死胚和毛蛋增多,健雏率低。
  由本病造成鸡群的死亡虽没有明显的高峰,但病程较长。
  
 临床表现 大肠杆菌病没有特征的临床表现,但与只发病日龄、病程长短、受侵害的组织器官及部位、有无继发或混合感染有很大关系。
  (1)初生雏鸡脐,俗称“大肚脐”。
  其中多数与大肠杆菌有关。病雏精神沉郁,少食或不食,腹部大,脐孔及其周围皮肤发红、水肿。此病雏多在一周内死亡或淘汰。
  另一表现为下痢,除精神、食欲差,可见排出泥土样粪便,病雏1天~2天内死亡。死亡不见明显高峰。
  (2)在育雏期间包括肉用仔鸡的大肠杆菌病,原发感染比较少见,多是由于继发感染和混合感染所致。尤其是当雏鸡阶段发生传染性法氏囊病的过程中,或因饲养管理不当引起慢性呼吸道疾病时常有本病发生。病食欲下降,精神沉郁,羽毛松乱,拉稀。同时兼有其他疾病的症状。育成发病情况大致相似。
  (3)产蛋阶段群发病,多由饲养管理粗放,环境污染严重,或正值潮湿多雨闷热季节发生。这情况一般以原发感染为主。另外可继发于其他疾病如白痢、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传染性喉气管和慢性呼吸道疾病发生的过程中。主要表现为产蛋量不高,产蛋高峰上不去,产蛋高峰维持时间短,群死淘率增加。病临床表现有如鸡冠萎缩、下痢、食欲下降等表现。
  病理剖检变化 初生雏鸡脐死后可见脐孔周围皮肤水肿,皮下瘀血、出血、水肿,水肿液呈淡黄色或黄红色。脐孔开张,新生雏以下痢为主的病死以及脐致死均可见到卵黄没有吸收或吸收不良,卵囊充血、出血,囊内卵黄液黏稠或稀薄,多呈黄绿色。肠道呈卡他性炎症。肝脏肿大,有时见到散在的淡黄色坏死灶,肝包膜略有增厚。
  与霉形体混合感染的病死,多见肝脾肿大,肝包膜增厚,不透明呈黄白色,易剥脱。在肝表面形成的这纤维素性膜有的呈局部发生,严重的整个肝表面被此膜包裹,此膜剥脱后肝呈紫褐色;心包,心包增厚不透明,心包积有淡黄色液体;气囊也是常见的变化,胸腹等气囊囊壁增厚呈灰黄色,囊腔内有数量不等的纤维素性渗出物或干酪样物如同蛋黄。
  有的病死可见输卵管,黏膜充血,管腔内有不等量的干酪样物,严重时输卵管内积有较大块状物,输卵管壁变薄,块状物呈黄白色,切面轮层状,较干燥。有的腹腔内见有外观为灰白色的软壳蛋。
  较多的成年还见有卵黄性腹膜炎,腹腔中见有蛋黄液广泛地布于肠道表面。稍慢死亡的腹腔内有多量纤维素样物粘在肠道和肠系膜上,腹膜发炎,腹膜粗糙,有的可见肠粘连。
  大肠杆菌性肉芽肿较少见到。小肠、盲肠浆膜和肠系膜可见到肉芽肿结节,肠粘连不易分离,肝脏则表现为大小不一、数量不等的坏死灶。
  其他如眼、滑膜、肺炎等只是在本病发生过程中有时可以见到。
   防治措施
  做好药敏试验,合理选择用药,确保药效 只发病后,除了准确诊断,合理进行处理,做到按剂量按疗程用药外,有条件的应尽量进行细菌培养,做药敏试验,选择对大肠杆菌敏感的药物进行治疗,确保药效,减少用药的盲目性,避免滥用药物。适当使用微生态制剂,如活力99生酵剂及其保健液活力重菌泰、益生素、EM等调整恢复肠道菌群平衡。
  减少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发生
  (1)严格禁用非SPF来源的弱毒疫苗,特别是在1周龄以内的雏鸡,以防止疫苗污染而造成的群感染传染性贫血病毒,J亚群禽骨髓性白血病病毒、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和呼肠孤病毒等免疫抑制性疾病。改进传染性法氏囊疫苗的免疫程序,选择保护率高,对法氏囊损伤小,不抑制免疫的法氏囊疫苗,如法必妥KS96株。要控制某些毒力偏强的疫苗和盲目应用对雏鸡免疫功能造成的危害,慎用中等偏强毒力的疫苗。
  (2)建议国内肉鸡群普遍使用马立克疫苗。商品代肉鸡生长期短,很难发现肿瘤发生,但是在马立克病毒强毒株感染早期的病毒血症确实会引起免疫抑制。
  (3)加强对支原体、传染性贫血病毒、J亚群禽骨髓性白血病病毒、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和呼肠孤病毒等免疫抑制性疾病的检疫力度,淘汰阳性病,净化群,减少垂直传播。
  适当使用大肠杆菌灭活菌苗,但不要过分信赖 对于环境污染严重,其他控制措施收效不明显的地区或场,接种疫苗是有一定效果的,如果条件允许尽量使用本场本地区分离的菌株,保护率会稍高一些。但由于大肠杆菌灭活菌苗的保护率不很理想,对于饲养管理和环境卫生良好的场,在免疫程序中则不必将它作为一常规接种的菌苗。
  净化群,减少大肠杆菌垂直传播的机会 加强对大肠杆菌的净化和控制,加强孵化和出雏过程的消毒,减少大肠杆菌的垂直传播。
  控制支原体的感染,减少呼吸道病的发生 适当使用抗支原体感染的药物,净化,减少支原体传给子代的几率。禁用非SPF来源的弱毒疫苗,防止疫苗污染可能造成的支原体感染。
  加强病毒性疾病的预防,减少继发感染 做好鸡新城疫、禽流感、传染性支气管等病毒性疾病的免疫工作,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选择优质疫苗确保免疫效果。建立良好的生物安全防护体系,将病毒拒之场小环境之外,防止病毒性疾病发生而继发大肠杆菌病。
  提高饲养管理水平,净化环境,减少应激 改善饲养管理方式,根据不同种类、日龄确定合理饲养密度,注意保持舍内温度、湿度、通风的适宜,尽量减少应激。加强卫生消毒工作,搞好清洁卫生,做好粪便、污水、病死的无害化处理,清除环境中的传染源。
  其他措施 重视饲料保存,防止霉变,提供全价饲料保证营养,提高家禽免疫力和抗病力。

养殖路上与养殖日记 支持(0中立(0反对(0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