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vbbs
养殖人社区养殖人家园欢迎您!
有问必答!
36名中大专畜牧专业版主为您排忧解难!
收藏本页
联系我们
论坛帮助
dvbbs

中国养殖人社区【养鸡与鸡病防治技术论坛】土鸡养殖技术 → [原创]散养鸡慎防组织滴虫病

发酵床养猪养鸡养鸭网 养殖业新闻与市场动态 养殖路上与养殖日记 廉价饲料利用技术 养猪与猪病防治技术 养鸡与鸡病防治技术
养鸭与鸭病防治技术 养鹅与鹅病防治技术 养牛与牛病防治技术 特种养殖与疾病防治技术 淘宝安全购买万种养殖产品 牧草种植与利用技术

  共有527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

主题:[原创]散养鸡慎防组织滴虫病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狮头鹅
  1楼 个性首页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贴子:166 积分:2342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10/11/6 9:46:00
[原创]散养鸡慎防组织滴虫病  发贴心情 Post By:2013/2/5 9:50:00

 一 病原形态特点

  禽组织滴虫病的病原为火鸡组织滴虫,为多形性虫体,大小不一,近圆形或变形虫形,伪足钝圆。盲肠腔中虫体的直径为5~16μm,常见一根鞭毛;在肠和肝组织中的虫体无鞭毛,初侵入者为8~17μm,生长后可达12~21μm,陈旧病变中的虫体仅4~11μm,存在于吞噬细胞中。细胞核呈球形、椭圆形。

  二 生活史特点

  组织滴虫的生活史非常复杂。本病主要通过消化道感染,病鸡排出的粪便中含有大量的原虫,会污染饲料、饮水和土壤,导致鸡的重复感染和传播。寄生于盲肠内的组织滴虫,可进入异刺线虫体内,在其卵巢中繁殖,并进入卵内。当异刺线虫卵排到外界后,组织滴虫因有异刺线虫虫卵的卵壳保护,在外界能生存较长时间,成为重要的传染源。随火鸡和鸡粪便排出的组织滴虫则非常脆弱,数分钟即死亡。蚯蚓为组织滴虫的贮藏宿主。

  鸡组织滴虫病最易发生于2周至3~4月龄以内的雏鸡和育成鸡,特别是雏火鸡的易感性最强,病情严重,死亡率也高。该病也见于肉用仔鸡和许多被捕获的的野鸟。成年火鸡也可感染,但呈隐性感染,成为带虫者,有的慢性散发,对同场饲养的火鸡危害最大。

  三 症状

  组织滴虫主要侵害肠黏膜细胞,随血液进入肝脏并形成病灶。病鸡表现羽毛松乱、双翅下垂,食欲减退,精神不振,缩颈,不时发出异样叫声,时而闭目呆立一隅、时而蜷缩在墙脚。排淡黄色或黄绿色粥样粪便,严重者排血便。发病后期或死亡前头部皮肤呈暗紫色或紫黑色,故又称为“黑头病”。

  四 病理变化

  该病主要损伤肝脏和盲肠,又称之为盲肠肝炎:表现为盲肠呻大,盲肠内有干酪样栓子,有的表现夸_亚重的盲肠损伤、出血。肝脏表面有不规则的或呈圆形的类似铜钱的微微下陷的坏死灶。有的病例,黑头和肝脏坏死不是很明显,单就盲肠的变化和血便,很容易和球虫病混淆,希望引起养殖户的注意,不要盲目用药。

  五 预防

  1 定期添加驱虫药物

  对本病除用常规免疫和抗菌药物预防外,同时应定期在饲料中添加驱虫药物,因为组织滴虫寄生于盲肠内可侵入禽的异刺线虫体内,并转入其卵内,随同异刺线虫卵排到外界,组织滴虫因受到虫卵的保护,能够生存较长时间,成为重要的感染源。用左旋咪唑、丙硫咪唑等,驱除鸡盲肠内的异刺线虫,使组织滴虫没有传播媒介。

  2 及时清除粪便

  将粪便堆积于固定的地方,进行生物热发酵处理,以杀死异刺线虫卵。

  3 避免混养

  为防止本病的发生,幼鸡与成年鸡应分开散养,鸡与火鸡不能混养,以减少感染的机会。不和其它禽类混群饲养,以免互相感染;禁用蚯蚓喂鸡。

  六 治疗

  1 隔离病鸡

  病鸡在治疗过程集中饲养,粪便集中堆积发酵处理。病死鸡只尸体,焚烧或深埋,不要随意丢弃。

  2 消毒粪便和环境

  清除病鸡散养场地的粪便、垫料,同时散养场地用百毒杀或3%氢氧化钠消毒。每天1次,连用3天。另外做好周围环境的消毒。   

  3 药物治疗

  (1)甲硝唑:按250~300克/吨混饲,连用7天;(2)也可采用1,2一二甲基一5一硝基咪唑进行预防,预防量为1 50~200毫克/千克饲料,治疗量为400~800毫克/千克饲料,5~7天为1个疗程。

  4 防止继发感染

  在清水中加入5%水溶性氟哌酸2克,搅匀后供病鸡群自由饮用。也可用氟苯尼考、阿莫西林和氧氟沙星拌料饲喂,连喂5天。

  另外,在病情控制以后,按每千克体重25毫克混饲投服左旋咪唑驱杀异刺线虫。同时,适量添加维生素K3和维生素A,连用10天。提高病鸡的抗病力,促进病鸡康复。


养牛与牛病防治技术 支持(0中立(0反对(0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