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vbbs
养殖人社区养殖人家园欢迎您!
有问必答!
36名中大专畜牧专业版主为您排忧解难!
收藏本页
联系我们
论坛帮助
dvbbs

中国养殖人社区【养鸡与鸡病防治技术论坛】土鸡养殖技术 → 鸡群免疫时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

发酵床养猪养鸡养鸭网 养殖业新闻与市场动态 养殖路上与养殖日记 廉价饲料利用技术 养猪与猪病防治技术 养鸡与鸡病防治技术
养鸭与鸭病防治技术 养鹅与鹅病防治技术 养牛与牛病防治技术 特种养殖与疾病防治技术 淘宝安全购买万种养殖产品 牧草种植与利用技术

  共有848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

主题:鸡群免疫时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潜水猪
  1楼 个性首页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养殖爱好者 贴子:298 积分:4297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12/2/14 11:44:00
鸡群免疫时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  发贴心情 Post By:2013/12/10 16:39:00

在养鸡生产中, 免疫措施非常重要, 但往往由于用法用量或疫苗选择不合适, 而出现不应有的失误, 造成免疫效果较差, 甚至免疫失败。 在鸡群免疫时应注意把握几个关键问题。 1 免疫时间 法氏囊病、 新城疫等疫病的首免时间应根据母源抗体的高低, 一般在7~10 日龄时进行新城疫的首免, 10~14日龄进行法氏囊的首免。 马立克氏病必须在出壳后的 24 小时内进行免疫发病高峰季节, 要适当增加免疫次数,免疫时间也应提前。 2 疫苗选用 无论是冻干苗还是油乳剂灭活苗,国产疫苗的质量并不比进口疫苗效力低, 用国内分离株制备的一些油乳剂苗, 如多价肾型传支油苗、 大肠杆菌油苗、 腺胃型传支油苗、 新城疫二价苗、 类减蛋油苗、 变异传支油苗等,在我国各地使用效果很好, 更有针对性。 许多种鸡场盲目使用进口疫苗,既提高了养鸡成本, 也缺乏针对性地预防本地区发生和流行的传染病。 3 免疫方法 一般有滴鼻、 点眼、 饮水、 喷雾、滴口、 颈部皮下注射、 胸肌或腿肌注射、 刺种、 涂肛等方法。 要严格根据疫苗说明书要求的方法和剂量。 新城 疫Ⅳ系等弱毒苗以滴鼻点眼为最好,新城疫 I 系疫苗以肌肉注射为最好, 鸡痘苗以翅膜刺种为最好, 法氏囊冻干苗以滴口和饮水为最好, 马立克氏病疫苗以颈部皮下注射为最好, 传染性喉气管炎以涂肛和滴眼为好, 传支活苗 H120、 H52、 肾型传支冻干苗以滴鼻点眼或饮水为最好, 病毒性关节炎弱 毒苗以肌肉注射为好。 所有的油乳剂灭活苗都以颈部皮下注射为最好, 其次是胸部肌肉注射, 一般不要采用腿部肌肉注射, 因为腿部肌肉可容纳疫 苗的量少, 且不易吸收, 引起腿肿、运动障碍, 影响鸡的活动和采食。 4 其他注意事项 免疫前应详细了解鸡群健康状况,鸡群不健康时不应免疫, 待鸡群健康时, 再行免疫。 为了减轻在免疫期间对鸡造成的应激, 可在免疫前 2 天给予电解多维、 补液盐等抗应激的药物。进行滴鼻、 点眼 、 饮 水 、 喷雾 、滴口等免疫前后 2 天内不要进行喷雾消毒和饮水消毒。 也不要消毒饮水和采食设备。 具体实施时应注意: 鸡舍温度在 16~25℃喷洒为宜, 相对湿度70%左右, 若湿度达不到要求, 可在室内喷洒清水; 疫苗剂量应增加 0.5~1倍, 一般 1000 只鸡需要 200~300 毫升水; 喷雾器应距鸡 1 米远, 雾滴在鸡头上方 20 厘米处。 1 月龄内鸡宜用粗雾滴喷雾直径 100~200 微米使雾滴落入眼睛和鼻孔等上呼吸道而获得免疫 1月龄以上鸡用小雾滴喷雾 1~30 微米雾滴易进入下呼吸道。 避免鸡群在刚吃完料或饮完水后进行免疫以防出现应 激可以在夜间进行喷雾。 实施喷雾时,应关闭门窗, 停止通风设施, 避免喷向鸡体表, 应缓慢匀速喷 2 遍至刚好用尽药液, 喷雾结束后 20~30 分钟打开门窗通风。 翅膀下刺种时, 要避开翅静脉进行刺种, 并且在免疫 5~7 天后观察刺种处有无红色结痂, 结痂表明免疫成功, 否则无效。 需要重新刺种。 病毒性关节炎弱毒苗免疫部位也应出现小肿块, 否则表明无效。弱毒苗: 用生理 盐水稀 释均匀 ,使用时充分摇动; 稀释后一般要在 4小时内用完。 油乳剂灭活苗选择颈部皮下注射,颈部皮下自由活动区域大, 注入疫苗后不影响头部的正常活动, 而且吸收也比较均匀, 注射时用左手捏着颈部下三分之一和三分之二交界处皮肤,针头从上往下扎人, 注完苗后, 用手将针口挤一下, 避免疫苗外流。 切勿将针头向上进针, 以免引起头部肿胀。 注射两种疫苗时应避免 2 种疫苗在同一部位, 可皮下或肌肉分开进行也可各注射一只腿。 疫苗应当在开封后当日用完, 剩余疫苗和疫苗瓶应妥善处理, 焚烧、深埋或者加入大剂量消毒剂予以破坏疫苗效力。 疫苗接种时, 应注意加强自身保护, 若不慎将疫苗接种在操作人员身上, 也会引起一定的反应, 应注意及时进行处理。

养猪与猪病防治技术 支持(0中立(0反对(0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