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vbbs
养殖人社区养殖人家园欢迎您!
有问必答!
36名中大专畜牧专业版主为您排忧解难!
收藏本页
联系我们
论坛帮助
dvbbs

中国养殖人社区【养鸡与鸡病防治技术论坛】特种鸡养殖技术 → 养殖山鸡基础知识

发酵床养猪养鸡养鸭网 养殖业新闻与市场动态 养殖路上与养殖日记 廉价饲料利用技术 养猪与猪病防治技术 养鸡与鸡病防治技术
养鸭与鸭病防治技术 养鹅与鹅病防治技术 养牛与牛病防治技术 特种养殖与疾病防治技术 淘宝安全购买万种养殖产品 牧草种植与利用技术

  共有1812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

主题:养殖山鸡基础知识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xpengf
  1楼 个性首页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养殖爱好者 贴子:74 积分:1043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8/7/12 9:16:00
养殖山鸡基础知识  发贴心情 Post By:2009/2/16 15:03:00

一、山鸡介绍:

1、山鸡的外形特征:山鸡俗称野鸡,又称雉鸡,因其毛七彩斑斓,故名为七彩山鸡,是集肉用、观赏和药用于一身的名贵野味珍禽,被誉为“野味之王”、“动物人参”。

2、山鸡的生活习性:山鸡全世界各个地区都有,有随季节变化小范围垂直迁徙的习性,夏天栖于海拔较高的针、阔叶混交林边的灌木丛中,秋季迁转到海拔低的避风向阳处。

3、山鸡的食性:山鸡的食性很杂,喜食植物的嫩叶、种子、果实等以及豆类、谷类,也食昆虫。

4、山鸡的生理习性:山鸡的翅膀飞行能力差,不善于飞行,往往几次起落便不能再起飞,只是善于奔走,跳跃。

5、山鸡的繁殖习性:山鸡5个月可达性成熟,并开始繁殖,山鸡繁殖高峰期在5-6月,多呈浅黄色椭圆形。

二、投资山鸡项目前期准备工作  

1、山鸡场舍的准备: 在禽类养殖中,山鸡项目在场舍投资较小。可平养、也可网笼。平养种鸡场舍应选择在有利于排水干燥、背风向阳、无污染源、交通方便又不近村庄、厂矿,较为清静并有卫生水源和电源的地方。鸡舍前设有活动场地,每间舍场之间用尼龙网或铁丝网分隔,上有防飞网。 笼养鸡舍可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利用旧厂房、库房改造。

2、养山鸡技术的准备: 山鸡养殖技术相对比较复杂,需要掌握孵化、雏期保温、啄癖、叨蛋、配群、饲养等多方面技术,需要有专职人员负责。特别是孵化技术,如养殖场不能自我解决孵化问题,在商品销售竞争中很难有利可图。这就要不断学习养殖技术。所以在引种时一定要先考察公司是否有相应的技术培训。

3、山鸡防疫准备: 引进山鸡苗要注意防疫,需按日龄用马立克氏、传支、新城疫、法氏囊苗等。

4、山鸡购种的准备: 引种前要全面、多方位了解供种货源,掌握选择有关的基本知识,要坚持到有种苗经营资格单位购买的原则、坚持比质量比服务比管理的原则、坚持种鸡的生长环境的原则,购买好种苗质量。

三、饲养管理山鸡基本知识  

1、山鸡雏期养殖管理技术

适时饮水与开食:雏雉出壳后2436小时开食,开食前应先饮水,饮水中最好加5%葡萄糖或0.1%高锰酸钾,对不知道饮水的雏雉及时调教,使之尽快饮水,喂水后12小时开食。开食料要柔软,适口性好,营养丰富且易于消化,前35天最好喂湿拌料。在每次加料前清除剩料。开食时每23小时诱食1次,以后逐渐增加间隔时间,02周每天喂料6次,3 4周每天5次。一般随日龄的增大,采食量也递增,生长到接近成年体重时,对饲料的需要量趋于稳定。

密度:随日龄变化,其体重、需用水等也会相应变化,应适时调整饲养密度,增加水、食槽数。网箱平养或箱式育雏时密度为:110 日龄5060/平方米,1020日龄3040/平方米,此后可转入立体笼( 蛋雉育雏用4层笼)2142日龄2030/平方米,4360日龄1020/平方米。

通风换气及室内环境控制:室内空气流通不好,氨气浓度过大,会直接影响雉鸡的生长发育,并可诱发慢性呼吸道疾病、眼病等疾病的发生。应经常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及时清粪、清扫地面,维持适宜的温度,定期带鸡消毒,及时疏散密度。搞好室内环境是提高雏雉成活率的重要措施之一。

光照时间控制:雏雉对光照要求不太严格,初雏13天保持24 小时光照,47天保持2022小时光照,此后,根据雏雉采食情况快转入自然光照。3周前后转入立体笼时,第1个晚上要全加光照,以使雏雉尽快适应新环境,待雉群大部分采食、饮水后, 即可采用自然光照。

免疫接种: 结合本场情况制订好免疫程序。

2、山鸡成期养殖管理技术雏雉笼养67周即可转入地面平养或转入育成雉笼。至18周龄这一段时间是雉鸡生长发育最快的阶段,平均日增重1015,至20周龄,已基本接近成年雉体重。因此,620 周龄阶段养管理饲是保证育成雉生长发育关键,在做好各项日常管理工作的同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转群时间及注意问题:一般3月底至4月中旬孵化的雏鸡饲养至68周龄时转群,夏季孵出的雏雉饲养至56周龄即可转群。转群前3天应派专人值夜班并给予24小时光照。转群时还应注意将弱雏分离饲养,病残雏及时淘汰。

断喙,防啄癖发生:雉鸡野性较强,喜欢啄异物。育成雉生长迅速,如果此期某些营养素缺乏,或环境不理想,或密度过大,啄癖就更易发生。为有效防止啄癖,可在510周龄间进行断喙,方法与家鸡断喙相同。

禁用发霉变质饲料,防止曲霉菌病发生:育成前期的雉鸡对曲霉菌易感,本病发病率及死亡率较高,因此在饲养管理中应注意禁用发霉变质饲料及发霉垫料,控制好舍内环境,维持要求的湿度,经常用过氧乙酸等带鸡消毒,转群前用火焰喷射器灼烧地面及可灼烧用具,防止本病发生。



更多养殖资料就在http://www.zhaobao.cn欢迎前来交流学习
特种养殖与疾病防治技术 支持(0中立(0反对(1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