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vbbs
养殖人社区养殖人家园欢迎您!
有问必答!
36名中大专畜牧专业版主为您排忧解难!
收藏本页
联系我们
论坛帮助
dvbbs

中国养殖人社区【养鸡与鸡病防治技术论坛】鸡病流行动态 → 当前鸡病毒性疾病的发生特点及对策

发酵床养猪养鸡养鸭网 养殖业新闻与市场动态 养殖路上与养殖日记 廉价饲料利用技术 养猪与猪病防治技术 养鸡与鸡病防治技术
养鸭与鸭病防治技术 养鹅与鹅病防治技术 养牛与牛病防治技术 特种养殖与疾病防治技术 淘宝安全购买万种养殖产品 牧草种植与利用技术

  共有1424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

主题:当前鸡病毒性疾病的发生特点及对策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me球鞋
  1楼 个性首页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养殖爱好者 贴子:138 积分:1893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10/11/9 23:12:00
当前鸡病毒性疾病的发生特点及对策  发贴心情 Post By:2010/11/16 22:45:00

1 当前病毒病的发生特点
1.1 非典型和温和型病例越来越多
畜禽的发病状况和剖检变化多数表现为非典型和温和型。如新城疫、传染性法氏囊炎、猪瘟等大都表现为病程长,发病率和死亡率低,症状表现轻微。临床诊断时需经流行病学调查、免疫状况检查、抗体检测等进行综合分析,才能确诊。
1.2 新的疫病和超强毒株不断出现
新的疫病指本地以前没有发生过的疫病,还包括一些常规防疫程序控制不了的疫病,如新城疫的新毒株,主要侵害1日龄的雏鸡,死亡率高,症状和病理变化典型。
1.3 旧病不断以新的面目出现,而且一病多症
表现最明显的是传染性支气管炎,1992年以呼吸道症状为主,多发生于雏鸡和育成鸡,死亡率5%左右,主要侵害生殖系统;1995年出现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主要感染20~30日龄的鸡,初为短暂的呼吸道症状,继而进入急性肾病变阶段,拉白色石灰末样粪便,死亡率10%~30%不等1999年又发现腺胃型,胃壁增厚肿胀,腺胃乳头凹陷,周围出血溃疡;2004年又出现肉型。
1.4 部分传染病发病日龄范围扩大
如传染性法氏囊炎早的在3~4日龄发生,晚的在110日龄左右发生,前者未免疫,后者法氏囊已退化,给治疗带来了不便。又如鸡痘,一般接种首免日龄为60天,但雏鸡7日龄就可能发病,整个产蛋期也会发病,而且发病月份也明显扩大,由原来的8~10月份扩大至现在的7~11月份。
1.5 多为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疫病混合发生或相继发生的混合感染
近年来,混合感染日渐增多,其发生率超过单一病。(1)病毒病混合感染,如法氏囊炎和新城疫、流行性感冒和传染性支气管炎等;(2)病毒病和细菌混合感染,如法氏囊炎和大肠杆菌病、传染性喉气管炎和支原体病等;(3)病毒病和原虫病混合感染,如新城疫和球虫病。
1.6 免疫之后仍然发病
如传染性法氏囊炎在二免前后,不免疫尚不发病,一旦防疫马上暴发等。
1.7 抗病毒药物控制效果越来越差
目前出现的一些病毒性疾病,用抗病毒药物控制效果不明显,原因如下:(1)抗病毒药物只有抑制病毒复制的作用,不能将其完全杀死;(2)诊断错误或不完全,用药不到位;(3)个体自身免疫力低下、体质差;(4)日常用药不合理,导致许多病毒产生耐受性。
2 原因分析
2.1 养殖场管理体制落后,防疫意识差
大部分养殖场(户)饲养条件简陋,防疫及管理不严格,导致免疫效果大大降低。养殖户尽管规模化意识逐渐得到加强,但缺乏统一管理,改变不了“各扫门前雪”的局面。鸡粪堆放不合理,死鸡乱扔甚至被食用,疫苗瓶随意丢弃。不同批次的鸡(不同日龄的鸡)混养,猪鸡混养、鸡鸽混养等现象较多,增加了感染发病的几率。
2.2 免疫不合理
(1)免疫程序不合理,养殖户大多使用别人提供的参考程序,而不结合自身鸡群情况和当地疾病流行特点制订适合自场的免疫程序;(2)疫苗保存方法不合理,过期和高温、光照等都能降低疫苗效价,而很多用户购买疫苗后不注意避光和冷冻保存;(3)缺乏保护疫苗效价的措施,如加入脱脂奶粉或其他疫苗保护剂;(4)防疫操作不合理,如打油苗时需要隔几分钟摇匀一次,用冻干苗时,两种有干扰的疫苗不能混合,该滴口的不能点眼,该点眼的不能滴口,H52和H120不能饮水,法氏囊炎疫苗不能滴眼。
2.3 乱用药物现象时有发生
一是养殖户自身的问题,见到别人的鸡患病症状和自家的相似,也使用同一用药方案,不研究同种病不同鸡群混合感染情况的区别;怕用药量不够,随意将剂量加大几倍甚至几十倍;贪图便宜使用含量低的药品或是使用伪劣药品。二是兽医防治人员的问题,看病用药不到位,导致疫病控制困难,多次重复用药。
2.4 从国外传入新病原
随着交通事业的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频繁,某国发生一种新病,很快就会传入我国。
3 对策
3.1 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
3.2 加强环境的净化及消毒
(1)选择合适的消毒药物;(2)用量充足,消毒彻底;(3)有足够的次数,冬春秋季每周2次,夏季3次;(4)经常更换消毒药;(5)熏蒸和喷洒相结合。
3.3 推广防治技术,提高养殖户的技术水平
在各地方推行科技养殖户及科技养殖村,请专家教授对常见病的防治和饲养管理技术进行指导。
3.4 提高基层兽医的技术水平
推行实验室诊断,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3.5 病毒性疾病的防治
黄芪多糖在病毒性疾病防治中往往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临床上除选用抗病毒药物外,黄芪多糖是必不可少的,两者配合使用效果更为理想。

养鸡与鸡病防治技术 支持(0中立(0反对(0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