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vbbs
养殖人社区养殖人家园欢迎您!
有问必答!
36名中大专畜牧专业版主为您排忧解难!
收藏本页
联系我们
论坛帮助
dvbbs

中国养殖人社区【养鸡与鸡病防治技术论坛】鸡病流行动态 → 商品肉鸡的免疫技术

发酵床养猪养鸡养鸭网 养殖业新闻与市场动态 养殖路上与养殖日记 廉价饲料利用技术 养猪与猪病防治技术 养鸡与鸡病防治技术
养鸭与鸭病防治技术 养鹅与鹅病防治技术 养牛与牛病防治技术 特种养殖与疾病防治技术 淘宝安全购买万种养殖产品 牧草种植与利用技术

  共有1094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

主题:商品肉鸡的免疫技术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开心
  1楼 个性首页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养殖爱好者 贴子:871 积分:13798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10/2/13 8:56:00
商品肉鸡的免疫技术  发贴心情 Post By:2011/4/7 9:22:00

商品肉鸡生产周期短,疫病对鸡群生长的不利影响是显而易见的。而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是预防、控制疫病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因此,需根据当前家禽的饲养模式和防疫工作的特点,有效制订科学的免疫程序。笔者结合实际,就如何科学合理地制订和实施免疫程序,谈一些粗浅认识和看法。

  1、制订免疫程序的依据

  1.1 本地区疫病流行的状况和饲养环境 对本地区以前发生过,目前刚开始发生的或本地区正 在流行的疫病必须预防,对养殖业危害严重的必须重点预防,如禽流感、新城疫等。

  1.2 鸡群的状态 只有健康的鸡群,才能对疫苗产生较好的免疫应答。在鸡群应激或疾病状态下免疫、的效果较差,特别是鸡群患有某些免疫抑制性疾病如传染性囊病、马立克氏病,因免疫系统受损等原因,接种后只能产生低水平抗体,且不良反应较多。

  1.3 疫苗自身的特点 如毒力的强弱、保护期的长短等。

  1.4 科学的饲养管理技术 必须在该传染病常发日龄前1周做好有效免疫,目前主要免疫禽流感疫苗、新城疫疫苗、传染性囊病疫苗、肾传支疫苗等。

  2、选择高质量疫苗及正确的接种方法、途径、剂量

  2.1 应选用正规生物制品厂、质量有保证的疫苗不购买以下疫苗:瓶上无标签或字迹不清、没有说明书的;没有常规疫苗保存设施的单位出售的;过期、瓶塞破损和变质的;有残渣、异物的。在购买、贮存过程中应保持低温、避光。

  2.2 正确掌握疫苗的接种途径和接种方法 在肉鸡生产中常用点眼、滴鼻、饮水、刺种、气雾、注射等接种途径,如新城疫Ⅱ系疫苗滴鼻,要等家禽将疫苗吸人后才可放开;鸡痘刺种不可将翅膀刺透,要选择肌肉丰满处;接种马立克氏病疫苗要刺人皮下;用饮水法时要先用清水洗净水槽,然后稀释,且接种前应停止饮水2-3小时。

  2.3 剂量要严格控制按说明剂量使用,不得随意改动。对有条件的鸡场在免疫前后要做抗体监测,确保免疫的效果。

  2.4 严格技术操作 接种疫苗要树立无菌操作意识,对所有接种工具按规定进行消毒,注射部位要用碘酒消毒。注射前应将液体疫苗或稀释好的疫苗充分振荡均匀。

  2.5 对用完的疫苗瓶,不能乱扔乱放,防止残留弱毒扩散,成为新的传染源,要进行无害化处理或深埋。

  3、正确处理疫苗接种后的反应

  鸡群在免疫后往往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最常见的是呼吸道症状。在接种新城疫弱毒疫苗、传染性支气管炎疫苗后,特别是在冬季,通风不好、空气污浊时,鸡群表现为摇头、甩鼻、呼吸罗音。反应轻者2—3天症状消失;重者可饮用红霉素和电解多维,适当提高舍温,加强通风即可控制。

  4、注意事项

  4.1 避免接种时造成应激 用点眼、滴鼻等免疫方法时,应在免疫前4—5小时使用抗应激药物,避免捕捉应激造成家禽死亡。产蛋高峰期的鸡最好不采用抓鸡的方法进行免疫。各类疫(菌)苗接种后应喂给多种维生素,以增强体质。

  4.2 注意联合疫苗的使用 一般联合使用的疫苗,生产厂家已将其配合在一起制成联合疫苗,如新支二联疫苗等。免疫人员不能随意把多种疫苗混合使用,以免疫苗间产生拮抗作用,致使免疫效果不佳。

  4.3 病禽不接种疫苗 对患病的家禽进行该病疫苗的接种时,其副作用会强烈地表现出来,使这些家禽迅速死亡,所以应等病禽康复后再接种疫苗。

  5、推荐免疫程序

  1日龄,马立克病疫苗(CVt988或HVT),皮下注射;8—10日龄,新城疫(Ⅳ系或克隆30)传支(H120)二联弱毒疫苗,滴眼鼻或气雾免疫;10~20日龄,传染性囊病弱毒疫苗,滴口或饮水,饮水时剂量加倍;H5亚型禽流感灭活苗,皮下或肌肉注射。20~25日龄,新城疫(Ⅳ系或克隆30)弱毒疫苗,滴鼻眼;28~30日龄,传支(Hs2)弱毒疫苗、传染性囊病弱毒疫苗,滴口或饮水,饮水时加倍剂量;42-45日龄,H5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皮下或肌肉注射。


养鹅与鹅病防治技术 支持(0中立(0反对(0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