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vbbs
养殖人社区养殖人家园欢迎您!
有问必答!
36名中大专畜牧专业版主为您排忧解难!
收藏本页
联系我们
论坛帮助
dvbbs

中国养殖人社区【养鸡与鸡病防治技术论坛】鸡病流行动态 → 鸡白痢

发酵床养猪养鸡养鸭网 养殖业新闻与市场动态 养殖路上与养殖日记 廉价饲料利用技术 养猪与猪病防治技术 养鸡与鸡病防治技术
养鸭与鸭病防治技术 养鹅与鹅病防治技术 养牛与牛病防治技术 特种养殖与疾病防治技术 淘宝安全购买万种养殖产品 牧草种植与利用技术

  共有1004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

主题:鸡白痢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琪苏格
  1楼 个性首页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助农客服w
等级:养殖爱好者 贴子:662 积分:9081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11/7/27 15:00:00
鸡白痢  发贴心情 Post By:2011/9/6 11:42:00

鸡白痢(Pullorosis
鸡白痢是由鸡白痢沙门氏菌引起的鸡的传染病。本病特征为幼雏感染后常呈急性败血症,发病率和死亡率都高,成年鸡感染后,多呈慢性或隐性带菌,可随粪便排出,因卵巢带菌,严重影响孵化率和雏鸡成活率。
(一)病原学  鸡白痢指由鸡白痢沙门氏菌引起的禽类感染。鸡白痢沙门氏菌具有高度宿主适应性。本菌为两端稍圆的细长杆菌(0.3~0.5um×1~2.5um),对一般碱性苯胺染料着色良好,革兰氏阴性。细菌常单个存在,很少见到两菌以上的长链。在涂片中偶尔可见到丝状和大型细菌。本菌不能运动,不液化明胶,不产生色素,无芽胞,无荚膜,兼性厌氧。分离培养时应尽量避免使用选择性培养基,因为某些菌株特别敏感。沙门氏菌在下列培养基中生长良好,如营养肉汤或琼脂平板。在普通琼脂、麦康凯培养基上生长,形成圆形、光滑、无色呈半透明、露珠样的小菌落。在外界环境中有一定的抵抗力,常用消毒药可将其杀死。
(二)流行病学  各种品种的鸡对本病均有易感性,以2~3周龄以内雏鸡的发病率与病死率为最高,呈流行性。随着日龄的增加,鸡的抵抗力也增强。成年鸡感染常呈慢性或隐性经过。
    火鸡对本病有易感性,但次于鸡。鸭、雏鹅、珠鸡、野鸡、鹌鹑、麻雀、欧洲莺和鸽也有自然发病的报告。芙蓉鸟、红鸠、金丝雀和乌鸦则无易感性。
    一向存在本病的鸡场,雏鸡的发病率在20%~40%左右,但新传入发病的鸡场,其发病率显著增高,甚至有时高达100%,病死率也比老疫场高。本病可经蛋垂直传播,也可水平传播。
(三)临床症状  本病在雏鸡和成年鸡中所表现的症状和经过有显著的差异。
    雏鸡  雏鸡和雏火鸡两者的症状相似。潜伏期4~5d,故出壳后感染的雏鸡,多在孵出后几天才出现明显症状。7~10d后雏鸡群内病雏逐渐增多,在第二、三周达高峰。发病雏鸡呈最急性者,无症状迅速死亡。稍缓者表现精神萎顿,绒毛松乱,两翼下垂,缩头颈,闭眼昏睡,不愿走动,拥挤在一起。病初食欲减少,而后停食,多数出现软嗉症状。同时腹泻,排稀薄如浆糊状粪便,肛门周围绒毛被粪便污染,有的因粪便干结封住肛门周围,影响排粪。由于肛门周围炎症引起疼痛,故常发生尖锐的叫声,最后因呼吸困难及心力衰竭而死。有的病雏出现眼盲,或肢关节呈跛行症状。病程短的1d,一般为4~7d,20d以上的雏鸡病程较长。3周龄以上发病的极少死亡。耐过鸡生长发育不良,成为慢性患者或带菌者。
    中鸡(育成鸡)  该病多发生于40~80d的鸡,地面平养的鸡群发生此病较网上和育雏笼育雏育成发生的要多。从品种上看,褐羽产褐壳蛋鸡种高。另外育成鸡发病多有应激因素的影响。如鸡群密度过大,环境卫生条件恶劣,饲养管理粗放,气候突变,饲料突然改变或品质低下等。本病发生突然,全群鸡只食欲、精神尚可,总见鸡群中不断出现精神、食欲差和下痢的鸡只,常突然死亡。死亡不见高峰而是每天都有鸡只死亡,数量不一。该病病程较长,可拖延20~30d,死亡率可达10%~20%。
    成年鸡  成年鸡白痢多呈慢性经过或隐性感染。一般不见明显的临床症状,当鸡群感染比较大时,可明显影响产蛋量,产蛋高峰不高,维持时间亦短,死淘率增高。有的鸡表现鸡冠萎缩,有的鸡开产时鸡冠发育尚好,以后则表现出鸡冠逐渐变小,发绀。病鸡有时下痢。仔细观察鸡群可发现有的鸡寡产或根本不产蛋。极少数病鸡表现精神萎顿,头翅下垂,腹泻,排白色稀粪,产卵停止。有的感染鸡因卵黄囊炎引起腹膜炎,腹膜增生而呈“垂腹”现象,有时成年鸡可呈急性发病。
(四)病理变化
    雏鸡:在日龄短、发病后很快死亡的雏鸡,病变不明显。肝肿大,充血或有条纹状出血。其他脏器充血。卵黄囊变化不大。病期延长者卵黄吸收不良,其内容物色黄如油脂状或干酪样;有心肌、肺、肝、盲肠、大肠及肌胃肌肉中有坏死灶或结节。有些病例有心外膜炎,肝或有点状出血及坏死点,胆囊肿大,脾有时肿大,肾充血或贫血,输尿管充满尿酸盐而扩张,盲肠中有干酪样物堵塞肠腔,有时还混有血液,肠壁增厚,常有腹膜炎。在上述器官病变中,以肝的病变最为常见,其次为肺、心、肌胃及盲肠的病变。死于几日龄的病雏,见出血性肺炎,稍大的病雏,肺可见有灰黄色结节和灰色肝变。
    成年鸡:慢性带菌的母鸡,最常见的病变为卵子变形、变色、质地改变以及卵子呈囊状,有腹膜炎,伴以急性或慢性心包炎。受害的卵子常呈油脂或干酪样,卵黄膜增厚,变性的卵子或仍附在卵巢上,常有长短粗细不一的卵蒂(柄状物)与卵巢相连,脱落的卵子深藏在腹腔的脂肪性组织内。有些卵则自输卵管逆行而坠入腹腔,有些则阻塞在输卵管内,引起广泛的腹膜炎及腹腔脏器粘连。可以发现腹水,特别见于大鸡。心脏变化稍轻,但常有心包炎,其严重程度和病程长短有关。轻者只见心包膜透明度较差,含有微混的心包液。重者心包膜变厚而不透明,逐渐粘连,心包液显著增多,在腹腔脂肪中或肌胃及肠壁上有时发现琥珀色干酪样小囊包。
    成年公鸡的病变,常局限于睾丸及输精管。睾丸极度萎缩,同时出现小脓肿。输精管管腔增大,充满稠密的均质渗出物。
(五)诊断
鸡白痢的诊断主要依据本病在不同年龄鸡群中发生的特点以及病死鸡的主要病理变化,不难作出确切诊断。但只有在鸡白痢沙门氏菌分离和鉴定之后,才能做出对鸡白痢的确切诊断。
(六)防制 
鸡雏鸡白痢的防治,饲养者通常在雏鸡开食之日起,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抗菌药物,一般情况下可取得较为满意的结果。
    在饲料、饮水中添加药物的种类很多,人们曾使用过青霉素、链霉素、土霉素、痢特灵、氯霉素、庆大霉素、氟哌酸等。从多年来防治实践和细菌的分离、药敏试验结果看,以下药物是比较好的,如痢特灵(0.04%拌料)、氯霉素(0.1%拌料)、庆大霉素(2000~3000U/只,饮水)及新型喹诺酮类药物。此外还有兽用新霉素防止雏鸡下痢也有很好的效果。而青霉素、链霉素、土霉素对鸡白痢沙门氏菌可以说几乎无效。
    用药物预防应防止长时间使用一种药物,更不要一味加大药物剂量达到防治目的。应该考虑到有效药物可以在一定时间内交替、轮换使用,药物剂量要合理,防治要有一定的疗程。在上述药物给药时除痢特灵投喂时间可长一些(连喂7d,停药3d后再投喂5~7d),其他药物只需投药4~5d即可达到预防目的。
    近些年来微生物制剂开始在畜牧业中应用,有的生物制剂在防治畜禽下痢有较好效果,具有安全、无毒、不产生副作用,细菌不产生抗药性,价廉等特点。常用的有促菌生、调痢生、乳酸菌等。在用这类药物的同时以及前后4~5d应该禁用抗菌药物。经大批量的实验认为,这种生物制剂防治鸡白痢病的效果多数情况下相当或优于药物预防的水平。这类制剂的使用必须保证正常的育雏条件,较好的兽医卫生管理措施。与鸡群的健康状况也有一定关系。在使用时应从小群试验开始,按照规定的剂量、方法进行,取得经验后再运用到生产中去。
    育成鸡白痢病的治疗要突出一个早字,一旦发现鸡群中病死鸡增多,确诊后立即全群给药,可投与恩诺沙星或氯霉素等药物,先投服5d后间隔2~3d再投喂5d,目的是使新发病例得到有效控制,制止疫情的蔓延扩大。同时加强饲养管理,消除不良因素对鸡群的影响,可以大大缩短病程,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在防制措施方面,有人曾利用死菌或活菌菌苗控制本病的发生,未获良好效果,故防制本病发生的原则在于杜绝病原的传入,消除群内的带菌者与慢性患者。同时还必须执行严格的卫生、消毒和隔离制度,其综合防制措施如下:
    1、挑选健康种鸡、种蛋、建立健康鸡群,坚持自繁自养,慎重地从外地引进种蛋。在健康鸡群,每年春秋两季对种鸡定期用血清凝集试验全面检疫及不定期抽查检疫。对40~60d以上的中雏也可进行检疫,淘汰阳性鸡及可疑鸡。在有病鸡群,应每隔2~4周检疫一次,经3~4次后一般可把带菌鸡全部检出淘汰,但有时也须反复多次才能检出。
    2、孵化时,用季胺类消毒剂喷雾消毒孵化前的种蛋,拭干后再入孵。不安全鸡群的种蛋,不得进入孵房。每次孵化前孵房及所有用具,要用甲醛消毒。对引进的鸡要注意隔离及检疫。
    3、加强育雏饲养管理卫生,鸡舍及一切用具要注意经常清洁消毒。育雏室及运动场保持清洁干燥,饲料槽及饮水器每天清洗一次,并防止被鸡粪污染。育雏室温度维持恒定,采取高温育雏,并注意通风换气,避免过于拥挤。饲料配合要适当,保证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不用孵化的废蛋喂鸡。防止雏鸡发生啄食癖。若发现病雏,要迅速隔离消毒。此外,在禽场范围内须防止飞禽或其他动物进入散播病原。
    4、药物预防,雏鸡出壳后用福尔马林14ml/m3,高锰酸钾7g/m3,在出雏器中熏蒸15分钟。用0.01%高锰酸钾溶液作饮水1~2d。在鸡白痢易感日龄期间,用0.02%呋喃唑酮作饮水,或在雏鸡粉料中按0.02%比例拌入呋喃唑酮或按0.5%加入磺胺类药,有利于控制鸡白痢的发生。



http://www.zn99.com[助农公司官方网]牵手助农,共同繁荣!
http://www.fjc001.com [中国发酵床养殖技术网]加入交流群您每天和更多的养殖业同行交流经验,养殖技术交流超级1群(47430099已满)、500人发酵床养殖技术交流超级2(103846931)
牧草种植与利用技术 支持(0中立(0反对(0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