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vbbs
养殖人社区养殖人家园欢迎您!
有问必答!
36名中大专畜牧专业版主为您排忧解难!
收藏本页
联系我们
论坛帮助
dvbbs

中国养殖人社区【养猪与猪病防治技术论坛】猪传染性疾病防治 → 分娩舍常见仔猪腹泻的9个原因及综合防治方法

发酵床养猪养鸡养鸭网 养殖业新闻与市场动态 养殖路上与养殖日记 廉价饲料利用技术 养猪与猪病防治技术 养鸡与鸡病防治技术
养鸭与鸭病防治技术 养鹅与鹅病防治技术 养牛与牛病防治技术 特种养殖与疾病防治技术 淘宝安全购买万种养殖产品 牧草种植与利用技术

  共有370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

主题:分娩舍常见仔猪腹泻的9个原因及综合防治方法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黄月梅
  1楼 个性首页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贴子:324 积分:4478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11/5/7 16:46:00
分娩舍常见仔猪腹泻的9个原因及综合防治方法  发贴心情 Post By:2013/10/10 22:14:00

分娩舍常见仔猪腹泻的9个原因及综合防治方法

一、分娩舍仔猪容易发生腹泻的原因:
1.仔猪缺乏先天性免疫力
新生仔猪本身没有保护性免疫机能,通常只有从初乳中获取免疫球蛋白才能初步建立免疫力。初乳中免疫球蛋白的含量虽很高,但下降也快,仔猪肠道免疫应答能力也低下。因此仔猪受环境中病原微生物的侵袭易患病。
2.仔猪调节体温的机能不健全,对寒冷的抵抗力差,易患病。
初生仔猪体温调节的神经系统中枢尚未发育完善,仔猪在出生20天内体温受环境变化的影响很大,当外界环境温度比仔猪的体温低很多时,仔猪的体温能迅速下降,代谢减弱,机体的免疫抵抗力降低,常发生各种疾病,特别是腹泻病的发生。
3.新生仔猪消化器官不发达,消化功能不完善。上皮细胞仅能分泌乳糖酶,胃内仅含有凝乳酶,而胰脂肪酶、胃和胰蛋白酶等消化酶皆很少,其活性也很低,胃酸缺乏,尤其是盐酸。由于仔猪胃液PH值低于4时才能有利于蛋白质消化,才能使大量病原菌灭活。
4.规模化猪场仔猪早期断奶综合应激过强促进致病,尤其是实施早期断奶。其环境温度、饲料营养、管理条件未跟上需要,更易致病。据研究:早期断奶应激可降低仔猪体内循环抗体水平,抑制细胞免疫力,使免疫反应抑制,引起仔猪抗病力弱,易发生腹泻。
5.营养和饲养管理不当所致
由于母猪无奶综合症而导致仔猪低血糖,仔猪由不活泼到水泻样腹泻,严重的由虚弱发展到低温、昏迷或神经症状。由于对仔猪突然强制补料或吃不良的奶汁和饲料,可导致乳猪补料诱导性腹泻或营养性腹泻。仔猪活泼有食欲,无全身症状,仅是腹消化不良的稀臭粥样状粪便。
6.由细胞性病原致泻
1)黄痢 1~7日龄的仔猪发病,四季均可发病,以第一胎母猪所产仔猪或环境卫生条件较差的发病率较高;日龄越小死亡率越高。排黄色稀粪,内含凝乳小片,排粪失禁,脱水消瘦,衰脱死亡。
2)红痢 四季可发病,主要是1~3天龄仔猪发病,多为c型魏氏梭菌产生外毒素致病,发病急剧,病程短促,大多于1~3天内死亡,排出浅红色或红褐色稀粪,以后排含灰色坏死组织碎片,变成“米粥”状粪便。
3)白痢 四季可发病,主要是10~20天龄仔猪发病。饲养管理差、气温剧变、阴雨连绵等多发,病程2.10天,以排出乳白色或灰色腥臭的糊状稀粪为特征。
4)仔猪副伤寒 主要发生于多雨潮湿季节,多见于营养、卫生状况差的猪场流行。主要以慢性结肠炎,与肠型猪瘟相似有的呈急性败血症,经1.6天死亡。
7.病毒性原因致泻
1)猪传染性胃肠炎 冬春季节较易发,各种年龄猪均可感染发病,天龄越少的仔猪危害越大。仔猪呕吐、水样腹泻,最后脱水死亡或成为僵猪,成年猪轻度水样腹泻。关于猪传染性胃肠炎相关信息,详情请访问猪传染性胃肠炎急性发病的快速诊治
2)轮状病毒 早春和晚冬季节多发,以10-20天龄的仔猪最易感,新疫区偶有暴发,多为散发。成年猪多求为隐性感染。仔猪呕吐、腹泻,粪便黄白色或黑色,较腥臭,呈水泻样或糊状。关于轮状病毒,详情请访问猪轮状病毒感染研究进展
3)猪流行性腹泻 各种年龄猪均可发病,多在冬春发生,夏季也偶有发生,与猪传染性胃肠炎相比,传播速度较慢,病死率较低,腹泻症状也较轻,常与胃肠炎混合感染。关于猪流行性腹泻 ,详情请访问猪流行性腹泻的防治原则及控制方法
4)伪狂犬病 冬春季节多发,病猪精神抑郁、呕吐、腹泻、发抖,有的后退、转圈等神经症状。关于伪狂犬病 ,详情请访问猪伪狂犬病的诊断与防治方法
8、寄生虫病
猪寄生虫病目前常发生于管理及环境差的养猪场或养殖户。常与饲养方式、猪舍构造、卫生管理、猪只密度、排泄物生理、猪栏土质和气候有关。内寄生虫的感染会降低增重和饲料换肉率,因此延迟猪只出售时间,屠宰时亦会遭到废弃。给养猪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一些寄生虫,如肺线虫已经基本上消失,因为它需要有中间宿主蚯蚓才能完成其生活史。猪只被饲养在水泥地面上,猪无法接触到含肺虫幼虫的蚯蚓。然而,一些内寄生虫依然存在,给现代化的猪场带来的隐患是不可忽视的。因为内寄生虫病不易诊断.只有实验室检验才能确诊。
8.1独蛔虫
是常见的内寄生虫,常给养猪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猪蛔虫是消化道中最大寄生虫,成虫长达15~40厘米,成虫寄生于小肠肠腔或胆管中,猪只可经过被虫卵污染的饲料、饮水、泥土而感染。亦可粘附于母猪之乳房,仔猪哺乳时会感染。虫卵被猪吞食后在小肠孵化,然后进入肝脏。再经血液流移行至肺脏。最后重新进入小肠发育成为成虫。于感染35~60天,成虫开始排卵。自粪中排出的虫卵需要3~4星期才会有感染力。
8.1.1症状
感染后一周,可见病猪咳嗽呼吸增快及体温升高。重病猪可见精神、食欲不振、异嗜、消瘦、贫血,被毛粗乱及拉稀症状。误人胆管的成虫引起胆道阻塞,使病猪出现黄疸症状。
8.1.2病理
病变限于肝、肺及小肠。肝表面可见多数乳白色网状灶,称“乳斑肝”。肺部在感染移行期可见出血或炎症。小肠内有多数蛔虫,黏膜红肿发炎。大量寄生虫进而可引起肠阻塞甚至破裂。有时蛔虫钻入胆道引起阻塞性黄疸。
8.1.3诊断
生前诊断采用粪便检查法,如果发现每克粪便中有一千颗虫卵即诊断为蛔虫病。死后剖检可在小肠中发现大量虫体和相应病变。
8.1.4控制
由于虫卵自下而上长达5年之久,蛔虫的控制不容易。长期受到蛔虫侵扰的猪舍,应经常清除粪便,堆积发酵以杀灭虫卵,保持良好的环境卫生,彻底清洗猪栏,防止饲料饮水被粪便污染。2~6周龄猪每月驱虫一次,成年猪每年定期2次。治疗或是预防性驱虫,可采用左旋咪唑、敌百虫等。
8.2猪鞭虫病
猪鞭虫的成虫寄生于盲肠与结肠黏膜表面。虫卵自粪中排出需要至少3周才发育成含幼虫的虫卵。经口感染后在结肠与盲肠内发育成成虫。从感染到成虫排卵共6~7周。鞭虫虫卵的抵抗力也很强,在受污染的地面上可存活数年。猪鞭虫高度感染时,由于虫体头部深入黏膜引起肠道出血性炎症,其症状易与猪血痢相混淆。常与猪血痢病并发造成排黏血下痢便使诊断及治疗更加复杂。
8.2.1症状
1~6月龄猪只容易受到猪鞭虫的感染。鞭虫病的严重程度与成虫感染有关。临床上表现食欲减退,粪便带血、消瘦及贫血。
8.2.2诊断与治疗
生前诊断可采用粪便检查虫卵,可用敌百虫、左旋咪唑等治疗。
8.3兰氏类圆线虫病
兰氏类圆线虫,寄生于猪小肠。其幼虫可通过初乳感染仔猪。临床上,严重感染者小肠发生充血、出血和溃疡。病猪消瘦、贫血、腹痛,最后极度衰弱而死亡。诊断可通过粪检虫卵或在肠道中发现成虫。治疗本病采用丙硫苯咪唑。
8.4旋毛虫病
旋毛虫成虫寄生于肠管,幼虫寄生于横纹肌。人、猪、犬、猫、鼠类及狼狐等均能感染。本虫常呈人猪相互循环,人旋毛虫可致人死亡,感染来源于摄食了生的或未煮熟的含旋毛虫包囊的猪肉。肉品卫生检查是防治旋毛虫病的首要方法。本虫对猪致病微弱,但对人则强。
8.5猪结节虫
本虫属食道口线虫,寄生于盲肠和大肠。l2周龄以上的猪只最易感染。主要的病变为肓肠形成结节。本病临床症状呈现轻微下痢。严重感染时除腹泻以外,猪高度消瘦、发育受阻。诊断可通过粪检虫卵,治疗可采用左旋咪唑或丙硫咪唑。

8.6猪肺虫病
猪是猪肺线虫的唯一宿主.虫体呈乳白色线状。猪肺线虫的成虫寄生于猪的气管内,主要寄生于膈叶。猪感染了肺虫的症状与猪气喘病相似,猪咳嗽,呼吸困难,食欲丧失,贫血消瘦,生长受阻。生前诊断采用粪便检查虫卵。死后在支气管或小支气管内发现虫体即可确诊。防治本病首先杀灭中间宿主蚯蚓,流行猪应定期驱虫。
8.7猪肾虫病
本虫寄生于猪的肾脏周围脂肪组织内,虫体粗壮灰褐色。猪无论大小,患病之初,均出现皮肤炎症,以后出现精神、食欲欠佳,喜卧、后肢无力、跛行。逐渐贫血、消瘦。可镜检尿液.如发现虫卵或剖检病猪发现肾盂及肾周围脂肪内虫体,即可确诊。治疗可用左旋咪唑、丙硫咪唑等药物。
8.8猪胃圆线虫病
猪圆线虫主要寄生于猪胃黏膜内。虫体红色纤细,各种年龄的猪均易感染。病猪表现为胃炎、贫血消瘦和发育不良。本病结合临床症状、粪检及尸检即可确诊。治疗用左旋咪唑、丙硫苯咪唑等。
8.9内寄生虫的控制
首先要给猪只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条件,如干燥、向阳、温度适宜和通风的栏舍。要求猪只密度合理,饲养于水泥圈内。圈舍经常清洁卫生和消毒,粪便随时收集与堆积发酵以杀灭排出的虫卵。要随时注意保证饲料、饮水的卫生,防止污染。给猪只提供充足的饲料日粮中应富含蛋白质、维生素与矿物质等营养,以提高其对寄生虫侵袭的抵抗力。
定期对猪群进行预防性驱虫.可减少寄生虫感染强度,防止寄生虫病的出现。驱虫时机应为断奶猪进入成长舍前;成长猪进入成长舍二月后:母猪怀孕进入分娩舍前。公猪则每年两次驱虫。驱虫时应随时消灭或驱除中间宿主与传播媒介,如蚯蚓、蚊蝇、猫、鼠等。
9、缺铁性贫血
四季可发,以规模化猪场多发,表现为病猪消瘦,食欲不振、便秘与下痢交替,可视粘膜苍白。防治措施如下:
9.1多补给哺乳母猪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的饲料;尤其要注意补给铁、铜、锌等微量元素。
9.2给仔猪煮粥宜改用铝锅为用铁锅。
9.3取黑木耳200克,温水浸泡2小时后用刀剁碎,加入适量面粉和温水调成稀糊状,初生仔猪每头喂一汤匙再放回舍中吃奶,隔天喂一次;开食后,每天在饲料中加适量经浸泡、剁碎后的黑木耳。
9.4猪圈内放些添加有红土或干燥的深层泥土的食盘,让仔猪自由舔食。
9.5通过注射铁制剂进行补铁,可于3日龄时注射右旋糖酐铁或铁钴注射液。
9.6用硫酸亚铁2.5克、硫酸铜1克、水1公斤混合,让仔猪按每公斤体重0.25毫升的量口服,每天服1次,连服两周。
9.7用硫酸亚铁100克、硫酸铜20克,研成细末拌入5公斤细沙或红土中撒入猪舍,让仔猪自由采食。
9.8把2.5克硫酸亚铁和1克硫酸铜溶于1000毫升水中,配成溶液,装在奶瓶中,于仔猪生后3日龄起开始补饲,每日1―2次,每头每日10毫升。
有关仔猪腹泻的相关信息:
防止保育猪腹泻的措施
仔猪腹泻性脱水如何补液?
预防仔猪腹泻得从母猪开始
二、预防仔猪腹泻的综合措施
1.做到科学饲养母猪,防止怀孕母猪过肥或过瘦
要获得健壮的仔猪,必须保证母猪饲喂全价的配合日粮,一般在怀孕的前期可采用适当的低标准饲料,但此时也是胎儿组织器官形成的阶段,对日粮中蛋白质和维生素的质量有较高要求,所以怀孕前期的母猪应多喂青绿饲料或多汁饲料有重要意义。怀孕后期应采用高标准饲养,以保证营养供给,促进胎儿正常发育,减少母猪脂肪消耗,为产后恢复体力和初乳积蓍营养。产后当天不要喂精料,适当饲喂麦皮汤或硫酸镁等轻泻剂,产后第三天起逐渐增加母猪饲喂量,可防止因母猪产后不食,便秘、缺奶而导致仔猪腹泻。
2.做好母猪分娩前的免疫接种工作和产后母猪的护理
1)、母猪于产前36-42天注射“猪传染性胃肠炎.轮状病毒”二联苗,于产前21、28天注射“大肠杆菌基因工程四价苗”,予产前30天、15天各免疫接种一次红痢茵苗。
2)、待产母猪进入分娩舍前,必须对产栏和母猪进行彻底消毒,有条件的猪场可实行全进全出的方法,更有利杜绝病原微生物的交叉感染。
3)、母猪进分娩舍后和临产中,均应用温热的0。1%高锰酸甲溶液冼涤母猪的阴门、乳房、腹部。临产中擦冼并按摸乳房,挤掉奶头第一、二把奶,辅助仔猪吃上初乳,是防止母猪乳房炎和仔猪下痢的重要措施,尤其对第一胎母猪更重要。
4)、母猪分娩后进行产后一针和仔猪产后三针的保健计划,对预防母猪乳房炎和产后无乳有良好作用。
5)、做好预防仔猪腹泻的保健工作
a、应用现代饲料科技,使用含添加喷务血浆蛋白、酶制小肽等成份的高质量乳猪料。
b、注意保温工作,保持猪舍燥。
c、保证良好的卫生条件。
d、适当限制仔猪的采食量,防止仔猪过度采食而引起消化不良腹泻。
3·仔猪出生后72小时内注射铁剂l-2毫升,对仔猪因缺铁面造成的贫血、腹泻有很好的防治作用。
近年来对猪有害的细菌和病毒数量明显增多,其中许多可引起仔猪拉稀和母猪发病。有些疾病可用疫苗来预防,但猪场已经注射了不少种类的的疫苗,同时疫苗只能起到辅助作用,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从长远的观点来说,应采取更为严格的猪场管理措施:如严格控制引种猪场的数量,确保猪场与外界严格隔离,分娩舍和保育舍严格遵守“全进全出”的管理方式等,不断提高猪场的卫生标准。只有这样才能培育出更多更健康的仔猪。


养猪与猪病防治技术 支持(0中立(0反对(0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