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vbbs
养殖人社区养殖人家园欢迎您!
有问必答!
36名中大专畜牧专业版主为您排忧解难!
收藏本页
联系我们
论坛帮助
dvbbs

中国养殖人社区【养殖业新闻与市场动态】健康养殖技术与食品安全 → 养猪业探路全产业链模式

发酵床养猪养鸡养鸭网 养殖业新闻与市场动态 养殖路上与养殖日记 廉价饲料利用技术 养猪与猪病防治技术 养鸡与鸡病防治技术
养鸭与鸭病防治技术 养鹅与鹅病防治技术 养牛与牛病防治技术 特种养殖与疾病防治技术 淘宝安全购买万种养殖产品 牧草种植与利用技术

  共有352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

主题:养猪业探路全产业链模式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梁敏超
  1楼 个性首页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贵宾 贴子:336 积分:5763 威望:606 精华:0 注册:2010/7/6 14:57:00
养猪业探路全产业链模式  发贴心情 Post By:2013/4/2 14:29:00

  频发的质量事件、起伏的价格以及隐现的疫情,都在不时提醒外界,中国生猪行业的散户标签至今未被抹去。

  眼下,为控制质量,双汇等肉食品加工龙头企业开始进入上游,圈地养猪;为保利润,温氏等生猪养殖大户进入下游销售领域,发展全产业链俨然已成中国生猪行业的一大趋势。

  全产业链的优势不言而喻。上海爱森肉食品有限公司(下称“爱森”)党委书记楼玮称,除了公司销售的猪肉质量可控,全产业链的另一优势便是平衡各个环节的盈利情况。

  但有业内人士指出,需要投入大量资金的全产业链模式,即便对有一定规模的企业来说,仍是一项风险很高的投资,而目前中国生猪养殖行业中的主力仍是散户,他们根本无力实现全产业链模式。

  “年均死亡率在10%”

  “对于养猪场来说,最关心、最重要的工作是防疫。”在位于上海奉贤燎原农场的上海市种猪场,爱森旗下生猪养殖公司负责人兼上海市种猪场场长毕波对笔者说。

  上海市种猪场隶属于爱森旗下的生猪养殖公司,该场除了向爱森生猪养殖公司旗下的5个商品猪场提供种猪,也对外销售种猪。

  毕波直言,疫病永远是养殖户的敌人,“病菌也在不断变异,现在出现了一些以前没有碰到过的疫病。”毕波说,这与猪种、养殖环境、气候等众多因素有关,而随着农场养殖规模、密度的提高,生猪死亡率也比以前有所提高。

  爱森旗下的单个商品猪场年出栏量都在万头以上,目前从小猪出

  生到成为商品猪出售,每年平均死亡率在10%左右。而据了解,全国平均水平在10%~20%之间。

  为了保证仔猪成活率,1993年投入使用的上海市种猪场已经历多次硬件改造。对于免疫力最低的小猪,其所居住的保育室均配备保温设施。2009年,上海市种猪场成立了动保中心,配备了两名专职兽医。毕波强调,正因为是国营农场,才具备这样的技术积累,而一般牧场很难做到,通常是养殖员兼职兽医。

  养殖员长期用工荒

  毕波说,生猪养殖其实是一个成本很高的产业,随着人工、土地租金、饲料等成本年年走高,对养殖户的盈利挑战很大。

  “我们每年生猪的更新率大概在35%左右,人员的更新率也达到了20%。”据毕波介绍,由于工作环境差、薪水不高,农场养殖员长期处于用工荒状态。

  “在整个产业链中,单个环节规模越大,风险也越高。”长期关注生猪养殖行业的中粮粮油研究员郭会勇说,尤其对养殖企业来说,由于近年来土地租金、人工、饲料成本逐年上升,养殖企业的利润越来越低,“以前单纯育肥一头猪,就可以赚一两百元,现在自繁小猪到出栏也只能赚一两百元。”

  毕波坦言,猪价的起起伏伏使得养殖户常常陷入亏损的困境,“现在的收购价大概六块七一斤,我们成本要七块五,一头两百多斤的猪卖出去,大概要亏掉一百六十块。”

  全产业链的利弊

  “虽然养殖场单个公司目前是亏损的,但整个爱森公司现在仍是盈利的。”楼玮说。据介绍,除了10个自有牧场,爱森旗下还拥有一家年加工能力在70万头的屠宰加工厂,以及700余家肉食品门店及专柜,去年爱森的猪肉销量超过37万头。

  “如果养殖环节亏损,那么对于加工和零售来说,其实成本也降低了;因此一个环节的亏损,并不影响公司的盈利状况。”楼玮这么解释。据称,2012年,爱森的销售额超过6亿元,近年来每年均保持20%以上的净利增长水平。

  “目前行业内实力较强的企业,只占据生猪养殖其中的一环,确实难以对质量有良好的监控,采取‘企业+农户’的经营模式,企业往往只要结果,对生猪的饲养环节很少涉及。”中投顾问农林牧渔业研究员郑宇洁和郭会勇都认为,全产业链模式发展将会成为该行业的一种趋势。

  郑宇洁认为,全产业链的模式对企业来说可以是一个较优的选择,但对企业资金、管理等方面也有较高要求,企业面临的风险也会随之增加。

  对于全产业链企业来说,建立品牌和营销也是难题。

  在建立了全产业链模式的猪肉运营体制后,爱森花了近4年时间才扭亏为盈。

  “在中国生猪行业,大多是养猪的不会卖肉、卖肉的不会养猪。”打造高端猪肉品牌的壹号土猪董事长陈生称,壹号土猪独特的营销,使得它在面市13个月后实现了盈利。

  “一个企业可能养很多猪,但不一定卖很多;另外一方面,能卖的也不一定养很多,这是多种因素

  决定的。因为我们做了很长时间的快消品,对各个环节的把握都有些感觉,对消费者、市场的理解,可能比大山里养猪的农民兄弟理解得深透一点。和在市场里面混的人相比,我们对农民、农业的理解,又相对多一点。”陈生说。

  据介绍,目前壹号土猪已有超过500家专柜,并在今年初进入上海市场,一次开出12家专柜,到3月底计划增至26家。壹号土猪还准备继续北上,不过越往前走,难度也越大。

  “我们从深圳往珠海走,往上海走,在长江以南都不存在地域差异的问题,销售、养殖等并没有一个根本性差别。但再往北方走,还是有一些问题,北方猪种和南方猪种有很大差别,我们直接从广州把猪拉过去,运输费用高得要命;在那边养,养出来的猪可能跟我们这边的又不一样,饲料什么的可能又得重新弄,存在这种风险性。”陈生直言。

  采用全产业链模式的壹号土猪的发展速度并不算快,25万头的年出栏量与国内猪肉养殖巨头温氏的800万头相比,相差甚远。

  “生猪业亟待事前预警”

  瑞银证券在最新发布的相关报告中称,回顾2000年以来猪价波动历史,中国猪市的特点是:3年~4年周期运行;年内价格低谷基本出现在春夏之交;持续上升的养殖成本推高周期均价,规模化养殖正在积累,尚未质变;疫病和对疫病的预期,成为猪价最大扰动项。

  瑞银认为,中国猪市的“长期均衡”依赖两个因素:一是需求增长趋于稳定可预测;二是供给主体集中化,即形成众多年产千万头大型养殖场。

  但在目前的中国猪肉产业中,不要说已实施全产业链模式的企业寥寥无几,即便是形成规模的大型养殖场占比也很低。“如果以3000头为标准的话,达到这一规模的养殖场比例不超过20%。”郭会勇说。

  大量的散养户决定受需求变化、成本波动、疫病、生产滞后等多种因素干扰,在决定是否“养”时,并不能明确“卖”时的供求,同时又没有足够规模和资金平衡生产穿越周期,这些因素共同造成了中国猪农难以逆周期养殖。

  瑞银认为,从现有条件来看,猪市进入均衡状态仍需较长时间,猪价也将长期处于“混沌”状态。

  不过,在郭会勇看来,单纯扩大养殖规模也不能化解价格波动或疫情问题,“价格波动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养殖规模化后虽然可以避免出现目前散户快进快出造成的养殖量波动,但生猪的出栏时间和消费需求旺季出现的时间并不能完全吻合,这就决定了价格波动的先天存在。”

  郭会勇认为,规模化之后可能会使得价格调整的周期更长。而对于防疫来说,由于规模化使得养殖密度加大,本身并不利于疫情的防治。

  在郭会勇看来,生猪行业更需要行业自身的事前预警。

  “目前发改委所发布的有关生猪行业的预警,都是事后的,而且是业外的。”郭会勇说,虽然目前市场上有不少统计数据,但难言准确,相关部门或组织应该用即时、准确的数据发布事前预警,指引养殖户进行存栏调整。



       欢迎光临广西助农淘宝官方网店,养殖产品一站式购物平台,各种养殖产品火热促销进行中,养殖技术光盘批发,详情请点击:http://gxzn99.taobao.com/广西助农为您提供养殖全方位服务
发酵床养猪养鸡养鸭网 支持(0中立(0反对(0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