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vbbs
养殖人社区养殖人家园欢迎您!
有问必答!
36名中大专畜牧专业版主为您排忧解难!
收藏本页
联系我们
论坛帮助
dvbbs

中国养殖人社区【养殖业新闻与市场动态】养殖业政策新闻 → 抗生素滥用:从医药领域到食品安全领域的梦魇

发酵床养猪养鸡养鸭网 养殖业新闻与市场动态 养殖路上与养殖日记 廉价饲料利用技术 养猪与猪病防治技术 养鸡与鸡病防治技术
养鸭与鸭病防治技术 养鹅与鹅病防治技术 养牛与牛病防治技术 特种养殖与疾病防治技术 淘宝安全购买万种养殖产品 牧草种植与利用技术

  共有1815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

主题:抗生素滥用:从医药领域到食品安全领域的梦魇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春雨
  1楼 个性首页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养殖爱好者 贴子:283 积分:4251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10/11/5 18:03:00
抗生素滥用:从医药领域到食品安全领域的梦魇  发贴心情 Post By:2011/1/7 10:10:00

抗生素滥用会导致人体强力耐药性

核心提示

去年底,新华社报道称———

2009年,中国人人均输液8瓶,超过国际平均水平。

其背后,则是抗生素滥用导致的人体强力耐药性。

此前,在国内外,养殖业更被媒体频频曝光:长期滥用抗生素,导致动物残留抗生素进入人体,并产生耐药菌。

还是抗生素,又是耐药菌。

前不久,名为NDM—1的“超级病菌”从亚洲南部传至英国,病菌本质便是强力耐药。

而这次,其“入侵”途径更让人忧心:养殖业,我们的肉类食品来源。

来自中国青年报最新调查显示———

参与调查的3000人中,有78.9%的人表示关注有关养殖业滥用抗生素的新闻,其中30.2%的人则“非常关注”。

从过去吃药,到今天吃肉,从医药领域,到食品安全领域,耐药菌的威胁到底有多大?

首席记者 杨帆 记者 李珩/文

耐药宝宝!

去年12月20日,新桥医院妇产科,张黎医生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前不久,他遇到一名体重仅650克、25个孕周的早产儿,“婴儿患上感冒,需要急救。”

此后,发生的事情令他吃惊。

“婴儿服用各种抗生素都无效”,他回忆,“从头孢一代开始,到二代,再到三代,仍然无效!”

随后,医疗组对其进行细菌药敏检测。

结果显示,婴儿对7种抗生素都有耐药性。

会诊认为,婴儿耐药性是因母亲吃抗生素残留肉禽时,摄入过量抗生素,“继而传给胎儿,产生耐药菌。”

类似情况,并非个案。

今年,广州、济南等地多个新生儿出现耐药性。同时,美国、英国和德国也相继出现“耐药宝宝”……

无奈,医生们只有依靠不停输液来缓解婴儿病情。

于是,输液几乎成为这些耐药宝宝的“救命稻草”。

而检测更证明,孩子的病症均源自母亲食用的肉禽。







全球泛滥?

“幽灵!”

去年8月,英国卡迪夫大学的专家,如此形容“超级病菌”。(本报去年8月25日《特别关注》曾作报道)

或许,有些言过其实。

然而,却十分符合它的存在方式———来无影,去无踪。

因为,无人能预知:这种病菌会在什么时候,通过什么途径,以何种方式出现,并危及人类健康。

这次也一样。

老百姓很少想到:每天吃的猪、牛、羊等畜类肉食会成抗生素“集散地”。

去年12月3日,人民日报刊登《我国养殖业存在抗生素滥用》一文称:中国的抗生素一半用于畜牧养殖业。

其实,人民日报揭露的“养殖业滥用抗生素”问题不仅在中国存在,在全球范围内也早已出现。

美国,就是其中之一。“该国80%养殖场滥用抗生素。”接受本报电话采访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食品安全专家陈君石如是说。

这曾害苦美国人。

美国卫生部的资料显示,过去30年,大量身处一线的饲养员,受动物滥用抗生素之苦:眼睛肿块跟橙子一样大;感染同类耐药菌超10次,对抗生素治疗没有反应……

何止美国。

1995年,纪录片《一只药猪》在丹麦上演,曝光该国养殖场将猪“泡在抗生素药罐中”长大。旋即,丹麦举国震惊。

陈君石专门看过片子。他说:“直到那时,丹麦人才恍然大悟,促进动物生长的是抗生素,而非维生素。”

此后,同样问题相继在法国、德国和英国等国家被曝光……

那么,中国是什么情况?

陈君石直言:“中国也是养殖业滥用抗生素重灾区。”

12月5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数据显示:我国每年生产抗生素原料大约21万吨。其中,有9.7万吨抗生素用于畜牧养殖业,占年总产量的46.1%。

我市养殖业也存在同样情况。

目前,重庆饲料生产企业使用抗生素受国家标准控制,滥用现象并不突出,更多抗生素添加则发生在养殖户饲料使用环节。

我市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农业养殖专家坦言:在养殖户饲料使用环节上,抗生素使用更加突出,且更加难以监控。

人体“隐形炸弹”

“无影杀手!”

“生命暗器!”

……

面对耐药菌的出现,不少人在猜:这次,它会给已经饱受威胁的人类健康带来多大的危害?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科学家曾光表示:“这次,它直接‘入侵’食品安全,的确更让人担心。”

然而,情况也许更糟。

他说:“动物会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因此,养殖户需要不断投入新抗生素,而且添加量会越来越大。”

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的调研也给人们敲响了警钟———我国众多中小养殖户,抗生素滥用登峰造极。

该院调研显示:部分养殖户不仅使用具有毒副作用、被淘汰的抗生素,甚至使用还在试用的新抗生素。

如此,它的潜在危害有多大?

曾光说,抗生素在动物体内无法有效降解,形成残留。“食用此类含抗生素残留肉类,危害就会出现。”

长期食用,“就等于在人体内埋下一颗‘隐形炸弹’,将来一旦患病,很可能就无药可治。”

同时,更让人担心的是,国内养殖场已进入一种恶性循环———

即饲料原料品质低劣———动物容易得病———需要使用大量的抗生素———抗生素会影响动物的消化道系统,导致菌群紊乱和免疫力低下———导致药物及激素的大量使用。

在如此循环中,抗生素的使用剂量会不断加大!

近年来,在英国由此导致的养殖工人感染耐药细菌案例不断发生。专家认为,目前的动物滥用抗生素状况与人感染耐药菌联系紧密。

危险背后

很多人在问:危险表象之后,什么更让人忧虑?

中国青年报的调查显示:有80.7%的人将养殖业抗生素滥用原因归结为“相关监管不力”。

去年全国两会,全国人大代表郑继伟、王填等就针对解决这一问题提出过建议。

他们认为,食品安全领域“分环节按部门”监管机制和部分条款不够明确,直接导致监管盲区。他们提出,将食品安全监管延伸到“田间地头”,堵住食品污染的源头。

还有代表提出,国家应对食品监督体系加大投入力度,探索建立食品质量追踪机制,确保能追溯食品从生产到销售的每个环节。并且,监管部门要负责任的发挥作用,从严把关;要督促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即使是名牌企业,也不能成为食品安全监测盲区。

在重庆,这也成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关注的重点。

去年9月,侯长宁等10多位重庆市人大代表曾就“食品安全多头监管”问题向市级有关部门提出质询。

2009年,重庆市政协委员韦云隆上交提案称:应设立完备的民众监督、检举、举报机制,让群众真正吃上放心食品。

而这,已是他连续第9年提出关于食品安全的提案。

其实,此类声音早已在10多年前出现,他们都直指食品安全事件背后的根本症结———监管不力。

这也正是导致抗生素在养殖业滥用的关键。

目前,在我国有两个法规对养殖业抗生素使用进行管理。

1996年版《食品卫生标准》,对兽药中四环素族抗生素禁用;2002年版《动物源性食品中兽药最高残留限量》虽对用药类型有限制,但并没有制定药物残留标准。

对此,中国国际食品政策研究所教授张晓波认为:“滞后的监管政策为滥用抗生素打开了方便之门。”

他说,食品安全领域过去是农药残留,现在是抗生素问题。“这些都要靠完善监管政策来解决”。

此外,检测缺失也饱受人们的诟病。

“从事检测的机构不少,但却没能有效履行检测职责。”解放军总医院食品安全专家赵霖教授说,“这是很重要的环节”,必须对肉食品原料来源、加工生产过程、流通过程等环节加强检测力度。

同时,惩罚不到位也是导致抗生素滥用的原因之一。

“检测出来,重重处罚”,赵教授说,“我就不信还有人敢这么做。”他还提醒,如果情况是“不举报就不处罚、发现一起才处罚一起”,那就很难改善抗生素滥用的整体局面。

寻找“安全带”

面对养殖业抗生素问题,有市民建议:改变饮食方法,多吃素,做素食主义者。

然而,发生在去年12月1日的一件事情,似乎又给人当头一棒。

这天,北京市一个小学生通过调查后称:市场上有九成的鲜蘑菇被荧光漂白剂污染,对人体有害———

食用这些蘑菇,将影响人体正常的生长发育,导致患多发性神经炎,出现骨髓萎缩等症状。

随后,他的结论得到中国农业大学专家支持。

其实,这份调查给我们提出的问题并非吃蘑菇是否安全,更关键的则是———如果肉食不安全,素食有危险,那么,怎样才能“吃”得安全?

近日,国内外就有专家提出:类似担忧和问题的不断出现,归根到底是由“人制造”而来。

曾经,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阿尔贝·加缪就在其小说《鼠疫》中比喻:类似抗生素滥用、技术手段滥用、不健康生活方式等现象会制造各种“人造病”,像鼠疫一样侵蚀健康。

因此,要解决问题,也只能有针对性地使用“手术刀”。

那么,当如何下手呢?

有专家建议,应在动物源性产品生产过程中借鉴欧盟做法,完善药物和化学合成饲料添加剂管理规定。

其中,包括大力推行、严格执行农产品标识管理,为消费者提供详细的信息,帮助消费者理性选择。

同时,一些国家控制养殖业抗生素滥用的成功经验也值得借鉴。

1986年,瑞典成为全球首个在动物饲料中禁用AGP(抗生素生长促进剂)的国家,有效控制了养殖业滥用抗生素问题。

1991年,法国政府规定,进口的鸭、鹅产品必须具备无抗生素残留证明。2000年,丹麦全面禁止养殖业使用抗生素饲料,该国目前的养殖业抗生素饲料已降为零。

2002年,美国政府也出台了针对养殖业促生长目的抗菌药安全性评估的专门指导方针。

陈君石说:“学习这些好的监管做法,出台符合国情的养殖业抗生素管理和检测规定,完全能够降低家禽抗生素残留,甚至避免类似问题发生,并有效规避风险。”

同时,专家还认为,我国也需结合自身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例如,包括重庆在内,家禽散养户和乡村养殖的规模非常大,当中过量使用抗生素的现象比较普遍。

该问题出现,有一个重要原因———

兽医执业水平低、养殖户对用药安全问题不重视,很多养殖户并不清楚抗生素有一个代谢过程,不知道过量使用抗生素就会导致家禽出栏前,抗生素并没有完全代谢。

因此,可以出台规定,明确只有具有一定资质的兽医才有处方权,才能够开兽用抗生素,并对养殖户的使用进行引导。

聚焦

国人为何输液多?

抗生素滥用是“祸首”

近日,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朱之鑫在谈到基层医疗机构用药情况时透露:2009年,整个中国输液总共用了104亿瓶,相当于13亿人口每人输了8瓶液,远远高于国际上目前2.5-3.3瓶的水平。

朱之鑫称,国内基层医疗机构存在严重的过度用药情况,尤以抗生素、激素、维生素加上输液滥用特别突出,也就是大家常说的“三菜一汤”。其中,国人输液太多,重要诱因就是抗生素被滥用。

医疗专家认为,通常情况下,治疗感冒必须坚持的原则是“能吃药不打针,能打针不输液”。但是,因为抗生素被滥用,导致人体产生强大赖药性,以致吃药、打针不管用,只有通过输液来解决问题。

然而,输液滥用的后果却让人忧心。

据介绍,过度输液会导致三个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其一,易引发过敏反应。输液给药过敏反应发生率高于口服给药,毒性反应也远比口服为高,如不慎将空气注入血管,还有可能造成空气栓塞,给患者带来生命危险;其二,易引起感染。输液要求严格消毒针具,稍有疏忽,就可能发生针眼处感染或深部感染,造成败血症;其三,易让患者感到不适。许多药物有刺激性,输液后局部会疼痛,尤其是输入青霉素G盐、氨茶碱、维生素B12等药物。

观点

用中草药替代抗生素

代表专家:陈其广,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医药事业国情调研组执行组组长

多年来,为克服抗生素药物滥用,专家一直在探索运用中草药解决抗生素污染。陈其广就是这一观点的支持者。他认为,在改善动物养殖环境的同时,应深入发掘利用中草药优势,尝试用中草药替代抗生素,这样才有望从源头上解决食品安全问题。

他认为,中草药用于饲料添加剂有三方面优势:其一,其营养既可促进肌肉生长,又能调控肉的品质,避免了只注重提高畜禽鱼的生长速度而忽略肉质改善的缺陷;其二,中草药在畜禽鱼体内发挥有效作用后可被分解,没有毒害与残留;其三,中草药不产生抗药性,可长期使用。

推广规模化养殖

防止抗生素滥用

代表专家:李里特,中国农学会副会长、中国农业大学原副校长

随着养殖业抗生素滥用问题曝光,国内有专家提出:可通过大范围推广规模化养殖来控制抗生素滥用。

李里特就是其中之一。他说,规模化养殖在欧美已成趋势,在临近的日本等国也推广多年。目前,欧洲的荷兰、法国和丹麦等国家,规模化养殖已是养殖业发展主要形式;在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规模化养殖发展也非常迅猛。

目前,很多人在养殖模式上有一种误区:即散养或小规模饲养畜禽由于不吃工业饲料,安全性比规模化养殖要高。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大规模饲养因饲养管理规范,动物在饲养过程中不易患病,需用抗生素较少。相比而言,散养条件下由于环境较差,畜禽容易患病,往往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疗。




只要您一个电话、一条短信、一个QQ交流,您想要的兽药、疫苗等马上到您家,我们将为您提供最全的产品资源,最优质快捷的服务。联盟热线:0771-3815852,短信13907713695,QQ在线客服2360747121,网站在线订货http://www.zn99.com/99


淘宝安全购买万种养殖产品 支持(1中立(0反对(0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