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vbbs
养殖人社区养殖人家园欢迎您!
有问必答!
36名中大专畜牧专业版主为您排忧解难!
收藏本页
联系我们
论坛帮助
dvbbs

中国养殖人社区【养殖业新闻与市场动态】养殖业行情动态与预测 → 甘肃华池县:依托资源优势 打造养羊大县

发酵床养猪养鸡养鸭网 养殖业新闻与市场动态 养殖路上与养殖日记 廉价饲料利用技术 养猪与猪病防治技术 养鸡与鸡病防治技术
养鸭与鸭病防治技术 养鹅与鹅病防治技术 养牛与牛病防治技术 特种养殖与疾病防治技术 淘宝安全购买万种养殖产品 牧草种植与利用技术

  共有343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

主题:甘肃华池县:依托资源优势 打造养羊大县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兰馨幽谷
  1楼 个性首页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养殖爱好者 贴子:242 积分:3418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12/11/30 8:43:00
甘肃华池县:依托资源优势 打造养羊大县  发贴心情 Post By:2013/12/5 17:38:00

甘肃华池县:依托资源优势 打造养羊大县

华池属半农半牧县,全县共有天然草原279万亩,人工牧草70万亩,草原面积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63%,丰富的饲草资源 是发展养羊业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近年来,我们紧紧围绕建设养羊大县和畜产强县的目标,坚持走“广种草、舍饲养、改畜种、调结构、小群体、大规模”的发展 路子,大力推进“百千万”养羊工程,使全县羊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目前,全县羊饲养量达到42.2万只。2012年,以养羊为主的畜牧业总产值达到2亿 元,人均收入达到1600元,约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8.5%。

  一、确定发展目标,“百千万”工程引领羊产业。我们把羊产业振兴工作作 为产业富民的基础性工程,制定出台了《华池县百万只羊产业振兴规划》,举全县之力,大力实施羊产业发展“百千万”工程,建设养羊大县。即:到2020年, 全县建成养羊规模在500只以上的养殖场100个,培育专业养羊示范户1000户,全县羊饲养量达到100万只以上。按照这一目标,全县每年确定发展养羊 户2000户,引进优质种羊4万只,建办规模养殖场15个。到2020年,全县养羊户累计达到1.8万户以上,建成养羊大乡10个,养羊强乡5个,建成 20—30万只肉羊屠宰加工企业1—2户,开展肉羊精深加工,创建名优品牌,延长产业链条,使养羊户人均收入达到1万元以上,养羊收入占到全县农民人均纯 收入的50%以上。

  二、确定开发模式,产业化经营发展羊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我县已基本形成“繁育基地+合作社+养殖户”的发展模式,使千家万户的分散养殖得到有效链接,养羊产业化发展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一是建好繁育基地引领。2011年以来,县财政先后投入资金620多万元用于繁育基地建设。按照全县羊产业布局,分别建成了中部悦乐、西部白马和东部林 镇3个良种繁育基地,达到了省级种羊场建设标准。繁育基地重点向规模养殖场、养羊合作社提供技术指导,做技术指导的“主体”;为养羊户提供种羊,做滚动发 展的“母体”。县上从新招考安置的高校毕业生中,筛选出25名畜牧兽医专业的优秀大学生,安排在悦乐繁育基地成立了华池县大学生创业基地,对全县养殖场和 养羊专业合作社提供技术帮扶指导,还积极开展兽药、饲料、营养舔砖、苜蓿干草等营销,为全县草畜产业开发提供优质服务。繁育基地繁殖的种羊满6月龄后,采 取“信誉担保、投羊还羔、滚动发展”的方式向养羊户投放,由村委会和3户农户联合为养羊户进行信誉担保,回收的羔羊由基地另行选户投放,真正做到“投得 出、养得住、收得回”。2011年以来,繁育基地每年可为农户提供优质种羊在5000只以上,共扶持1200户群众发展羊产业。特别是在羊只品种的选择 上,充分顺应市场需求,尊重群众意愿,在发展绒山羊养殖的同时,今年从山东梁山、甘肃民勤等地调购优质小尾寒羊种羊3.8万只,投放给2400户养殖。

   二是推行合作经营带动。坚持把规模养殖场和专业合作社作为连接市场、带动群众的有效载体。近年来,共扶持新建规模养羊场70 个(养羊500只以上的20个),其中今年新建规模养羊场42个。同时,采取由规模养羊场牵头成立本乡或者本村的养羊专业合作社的方式,共成立养羊专业合 作社26个,发展社员2230户。由大学生创业基地牵头成立了华池县养羊协会,共有单位会员38个,有农户会员942个。由专业合作社统一负责农户羊只的 销售及技术指导,各合作社定期联系客商,组织社员集中出售羊只,使养殖场和农户形成利益共同体,有效规避市场风险,切实保障养殖户利益,带动广大农户“入 社养羊、稳定见效”。

  三是发动千家万户养殖。我们按照“农户小群体,全县大规模”的发展思路,坚持漫山遍野种草、千家万户养羊。由乡村 干部包户负责,在繁育基地和养羊合作社的指导下,动员群众走标准化饲养的路子。经过探索实践,提出了“1152”发展模式和“四个一”建设标准。 “1152”发展模式,即:每户养殖1只种公羊,15只基础母羊,纯收入达到2万元。“四个一”建设标准,即:每户建设一座标准化羊舍、一口青贮窖、一台 饲草加工机械、羊均一亩苜蓿。目前,全县建成养羊示范户360户,带动全县发展养羊户达到1.22万户,占到总农户的46.3%。

  三、确定扶持措施,全程化保障助推羊产业。在扶持羊产业发展上,我们重点抓了四个方面:

   一是抓饲草供应。发展舍饲养殖,充足的饲草供应是前提。我们坚持“为养而种,便于利用”的原则,依托实施国家牧草良种补贴、退牧还草等项目,不断加大种 草工作力度,每年新种及老茬更新紫花苜蓿在20万亩以上。在饲草利用上积极推广秸秆青贮氨化技术,全县建成饲草青贮窖8600多口,每年青贮氨化秸秆15 万吨以上,80%以上的农作物秸秆得到了利用。

  二是抓技术指导。建立了专业技术人员联乡包场、乡村干部和大学生村官包村包户责任制,对 养羊示范户和规模养羊场采取“一户一人,分工负责,挂牌服务”,帮助养羊户做好改良繁育、疫病防治、饲养管理等工作。在全县大力实施“畜牧养殖千人培训计 划”,先后组织规模养羊场负责人、养羊大户120多人赴民勤、陇西、志丹及山东梁山进行考察学习,聘请教授、专家举办专题养羊培训班,组织专业技术人员编 写了养羊技术手册下发到养羊户。同时,县财政配套资金200万元,加强县、乡、村“三级”兽防队伍建设,对15个乡镇畜牧兽医站全部进行了新建,配齐了相 关仪器设备,招录了畜牧专业人员69人充实到乡镇兽医站。将动物防疫工作经费和村级防疫员报酬全部纳入财政预算。严格落实春秋两季集中免疫、强制免疫、消 毒灭源、检疫检测、执法监督等综合防控措施,为羊产业安全生产和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地技术保障。

  三是抓资金投入。我们采取招商引资、启 动民资、项目投资、银行融资和财政扶持等多种办法,建立了多元化的资金投入机制。县财政每年安排资金500万元,作为全县羊产业发展基金。利用妇女小额担 保贷款和双联惠农贷款2400多万元,扶持发展养羊户和规模养羊场。积极争取扶贫养羊、草食畜牧业发展行动等项目,每年落实项目资金2200多万元,为羊 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保障。

  四是抓保障机制。县上成立了羊产业振兴工作领导小组,县委、县政府设立了羊产业发展单项奖,作为乡镇 年度目标考核的重要指标。全县各级各部门积极服务羊产业发展,在土地审批、项目申报、贷款扶持、用电用水等方面优先保障。同时,要求乡镇包村干部和村组干 部都要成为养羊的行家里手,把懂养羊、会指导作为衡量农村干部工作能力的重要标准。县财政设立羊产业发展专项奖300万元,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给养羊场 (户)予以支持。全县每年评选50户示范带动作用强的养羊户,每户奖励现金1万元;新建饲养量1000只以上的规模养羊场,每场补助30万元;饲养量 500只以上的羊场,每场补助20万元;饲养量在300只以上的羊场,每场补助15万元;对创建国家级畜牧品牌的养殖加工龙头企业,每户奖励20万元。对 于达到标准的养羊专业村每村奖励2万元,养羊大乡每乡奖励5万元,养羊强乡每乡奖励10万元。通过建立激励机制,调动各级干部的积极性,激发广大群众发展 养羊业的热情,推动羊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虽然我县在羊产业开发工作中做了大量的工作,养羊业已成为我县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但距离市上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望还有差距。今后,我们将以这次会议为契机,认真学习兄弟县区好的经验和做法,把我县羊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努力将我县建设成为陇上养羊大县和畜产强县。

微生物基础与养殖业 发酵饲料专业技术网 廉价饲料科学利用技术网 最好的饲料发酵剂


养鹅与鹅病防治技术 支持(0中立(0反对(0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