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vbbs
养殖人社区养殖人家园欢迎您!
有问必答!
36名中大专畜牧专业版主为您排忧解难!
收藏本页
联系我们
论坛帮助
dvbbs

中国养殖人社区【农牧渔林除杀四害技术论坛 供求信息发布】白蚁防治技术论坛 → 乳白蚁的生物学和灭治

发酵床养猪养鸡养鸭网 养殖业新闻与市场动态 养殖路上与养殖日记 廉价饲料利用技术 养猪与猪病防治技术 养鸡与鸡病防治技术
养鸭与鸭病防治技术 养鹅与鹅病防治技术 养牛与牛病防治技术 特种养殖与疾病防治技术 淘宝安全购买万种养殖产品 牧草种植与利用技术

  共有496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

主题:乳白蚁的生物学和灭治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zn123
  1楼 个性首页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贴子:637 积分:9772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10/11/6 9:19:00
乳白蚁的生物学和灭治  发贴心情 Post By:2013/8/9 20:28:00

1.1台湾乳白蚁的生物学 台湾乳白蚁广布于中国长江以南各省,包括台湾、香港、澳门和海南的西沙群岛。它是危害房屋建筑、埋地电缆和绿化树木的世界性大害虫。 1)营集中型大巢 台湾乳白蚁当群体逐渐发展巢群成熟时,可成为集中型的大巢。巢由许多木质纤维为主巢片构成,还包含一些土质、粪便、砂粒和分泌物粘合而成蜂窝状和片状结构,故称千层巢。巢位有地上、地下和树巢之分。当群体不断壮大,除主巢外还有副巢。主副巢之间有蚁道相通,互相在联系。经同位素示踪测定,它们取食活动范围可达50~100米的距离,4小时后副巢中的白蚁可返回主巢一次。主巢仅有一个,副巢视群体发展需要可有1至多个。 2)蚁巢的外表特征 (1)排泄物(排积物):是工蚁筑巢时从墙体内衔出的物质堆积在蚁巢的外围,是褐色的疏松泥块。如是木头巢或树巢是工蚁从树内衔出经加工纤维素物质。 (2)分飞孔(分群孔):是有翅繁殖蚁在繁殖季节进行分飞的孔口。 (3)通气孔:是白蚁群体调节巢内气体和温、湿度的小孔,孔口很小,一般仅有 1mm直径,接近主巢。 3)巢群成熟时有翅成虫进行分飞 分飞时间与温湿度密切相关,广东地区4月下旬至6月;湖北地区5月—7月的雨季。分飞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分飞始期、分飞高峰期和分飞末期。♀♂性多数为1:2或1:3之间。 4)初期群体的建立 雌雄配对营建新居后即进行交配,一般交配后1个星期产卵,1个月左右孵化。初期群体0.5年50头,1年80~243头,1.5年300头,2年418~956头,2.5年1000~1500头,3.5年2732头,4年5000头,5年估计也可能仅有10000头,6~7年发展比较快,尚未产生有翅成虫前仍是未成熟群体,不同巢龄群体数量有变动,随着巢龄增长,群体数量增加。 群体数量的发展快慢主要取决于生态条件,特别是温度、湿度和食料是否得到满足。 1973年4月27日 接种配对一批置于恒温(30°C)、恒湿(85%)培养箱中,给予充分食料和适当水分,群体发展相当快,在 1974年7月24日 检查一对(配对后15个月)群体数量已达1039头,其中工蚁915头(占88%),兵蚁124头(占12%)以及蚁卵一堆。 5)巢群的发展和成熟 台湾乳白蚁经过室内配对培养和野外移植埋放观察,经过8年巢群成熟会产生有翅成虫,估计当时种群数量15~20万个体。美国的Higa(1981)在夏威夷进行的分飞移植培养的单个实验群体,11年后产生有翅成虫,估计当时的种群数量已超过10万个体。 从蚁巢群体成熟第一次产生有翅成虫以后到巢体衰老前,估计会有30~40年时间,种群个体数量,有翅成虫数量在正常情况下都会逐年增加,才保持相对稳定,再后会逐渐衰老成自然死亡。 6)巢龄与个体大小的关系 巢体未产生有翅成虫前都属未成熟群体,个体大小随巢龄增长而增大。台湾乳白蚁配对培养8年产生有翅成虫的个体大小基本稳定,在以后几年至十几年大小变化不大。但兵蚁个体群体成熟的初期几年仍然偏小。 通过长期饲养观察,台湾乳白蚁巢群发育的不同时期,其生物学特性有很大变化。不同发育阶段兵蚁所占的比例是不同的,两年半以内的幼龄巢,兵蚁个体约占总数的10%~15%;而8年以上的成熟巢群,兵蚁数量急剧下降,约占群体数量的4%~5%。在巢群不同的发育阶段,其形态特征有着很大变化,有翅成虫配对建巢后6个月的幼龄巢,其兵蚁体躯甚小,一般头宽小于 0.99mm 。随着时间的推移,巢群进入成熟阶段,其兵蚁体躯渐渐增大。测量结果表明,经过20年发育的群体,其兵蚁头宽可达1.16~ 1.25mm 。所以成熟巢群兵蚁比幼龄巢群兵蚁头宽的增幅可达1/4强。除此以外,兵蚁前胸背板以及触角节数等随着群体的发育逐渐增长。



欢迎光临广西助农淘宝官方网店,养殖产品一站式购物平台,各种养殖产品火热促销进行中,您可以在本店购买到兽药、饲料添加剂、保健剂、养殖器械、除四害产品、养殖科技图书和光盘等,详情请点击:http://gxzn99.taobao.com

养猪与猪病防治技术 支持(0中立(0反对(0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