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vbbs
养殖人社区养殖人家园欢迎您!
有问必答!
36名中大专畜牧专业版主为您排忧解难!
收藏本页
联系我们
论坛帮助
dvbbs

中国养殖人社区【农牧渔林除杀四害技术论坛 供求信息发布】白蚁防治技术论坛 → 黄翅大白蚁防治

发酵床养猪养鸡养鸭网 养殖业新闻与市场动态 养殖路上与养殖日记 廉价饲料利用技术 养猪与猪病防治技术 养鸡与鸡病防治技术
养鸭与鸭病防治技术 养鹅与鹅病防治技术 养牛与牛病防治技术 特种养殖与疾病防治技术 淘宝安全购买万种养殖产品 牧草种植与利用技术

  共有442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

主题:黄翅大白蚁防治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fwb816
  1楼 个性首页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养殖爱好者 贴子:648 积分:9503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10/11/6 9:25:00
黄翅大白蚁防治  发贴心情 Post By:2013/8/12 12:02:00

黄翅大白蚁又名黄翅大螱.

拉丁学名:Macrotermes barneyi Ligh

分类地位:等翅目(Isoptera)白蚁科(Termitidae)大白蚁属(Macrotermes)。

分    布:江西,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台湾,湖南,湖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香港;越南。

寄    主:桉树(Eucalyptus spp.),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橡胶(Hevea brasiliensis),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檫木(Sassafras tsumu),泡桐(Paulownia fortunei),油茶(Camellia oleifera),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核桃(Juqlans regia),二球悬铃木( Platanus hispanica),枫香树(Liquidambar formosana)等,除危害活树,还危害伐倒木、枯立木。农作物中的甘蔗(Saccharum officinarum),高粱(Sorghum vulgare),玉米(Zea mays),花生(Arachis hypogea),大豆(Glycine max),红薯(Ipomoea batatas),木薯(Manihot esculenta)。

危害状:取食树皮、韧皮部、边材部。风折木、雪压木,从伤口处危害,蛀口粗糙,带有粒,常引起材质降低,利用率小。

形态特征:

黄翅大白蚁群体中以原始型蚁王、蚁后产卵繁殖,不产生补充性生殖蚁。兵蚁、工蚁均分两型——大兵蚁、小兵蚁、大工蚁、小工蚁。

大兵蚁  体型大,体长10.50~11mm,头深黄色,上颚黑色。头及胸背有少数直立的毛,腹背毛少,腹部腹面毛较多。头大,背面观长方形,略短于体长的1/2。囟很小,位于中点之前,上颚粗壮,左上颚中点之后有数个不明的浅缺刻及1个较深的缺刻,右上颚无齿。上唇舌形,先端白色透明。触角17节,第3节长于或等于第2节,前胸背板狭于头呈倒梯形,四角圆弧形,前后缘中凹,后胸背板狭于前胸背板,但宽于中胸背板,足较长。

小兵蚁  体形显著小于大兵蚁,体色也较淡。头卵形,侧缘较大兵蚁更弯曲,后侧角圆形,上颚与头的比例显得更细长而直。触角17节,第2节长于或等于第3节,其他形态与大兵蚁相似。

有翅成虫  体大型,体长14~15.5mm,体背面栗褐色,足棕黄色,翅黄色。头宽卵形。复眼、单眼椭圆形,复眼黑褐色,单眼棕黄色。触角19节,第3节微长于第2节。前胸背板前宽后窄,前后缘中央内凹,背板中央有1淡色的"十"字形纹,其两侧前方有1圆形淡色斑,后方中央也有1个圆形淡色斑,前翅鳞大于后翅鳞。

卵  乳白色,长椭圆形,长径0.6~0.62mm。

大工蚁  体长6~6.5mm,头深棕色,胸、腹部浅棕黄色。头介于圆、方之间,头几乎垂直于腹轴,触角17节,第2,3,4节大致相等。前胸背板约相当于头宽之半,前缘翘起,腹部膨大如橄榄形。

小工蚁  体长4.2~4.4mm,体色较大工蚁浅,其余形态同大工蚁。

生活习性:营群体生活,成熟蚁群在安徽调查,一般为20×~40×头,未见有超过60×头的大群体。

1.蚁群的组成、分工  黄翅大白蚁的蚁王、蚁后,均是由长翅成虫分飞后形成,在该种白蚁巢内未发现短翅和无翅型的补充性生殖蚁。但是相邻的两个黄翅大白蚁蚁群,可以合并(主要指蚁王、蚁后)。年轻的蚁后并入年长的群体,可以延长群体寿命,所以并巢合群,是黄翅大白蚁种群自然演替中又一种形式。工、兵蚁均有性的区别,但性器官发育不全,无生殖能力。工、兵蚁均有大、小之分,工蚁占工兵蚁总数的87%~96.9%。大工蚁担任外出采食任务,占整个工蚁比例的33%~51.9%;小工蚁是工蚁中的大多数,占工蚁数的49.1%~66%,主要职能是担负巢内修路、筑巢、搬运、抚育等职。兵蚁在工、兵蚁总数中占3.1%~12.2%,亦有大、小兵蚁之分,大兵蚁主要是巢内蚁群保卫者;小兵蚁可以跟随大工蚁外出采食。大兵蚁占兵蚁总数0%~16.7%,小兵蚁占兵蚁总数的83%~100%。

2. 分飞规律  湖南、广州4月下旬~6月上旬,江西5月中旬~6月中旬,安徽5月中旬~6月中、下旬是黄翅大白蚁有翅成虫分群期。在安徽,成熟蚁群有隔1年、2年分群,也有连续3年分群的,一般成熟群体产生有翅成虫的数量为1000~3000头,兴旺的群体可飞出2000~9000个有翅成虫。分飞前工蚁在蚁巢附近修筑凹入地面的凹形分群孔(深1~4cm、长1~4cm),也有少部分的分群孔突和非常稀少的分群孔堆,地面上见到凹形分群孔时,一般情况下进行了第1次分飞。分群孔1巢有10余个至数十个,有翅成虫在下半夜分飞,分群孔上半夜被打开,工、兵蚁(以兵蚁为主)在孔外巡视,形成保卫圈,防止外敌(蚂蚁等)入侵。要求下半夜气温在21℃以上,有翅成虫才分群飞走,有强烈的趋光性,在路灯下降落的虫体多,雌雄脱翅后配对,寻找适宜场所入土营巢,6天后开始产卵,第1批卵30~40粒,以后每天产4~6粒,卵期约40天。初建群体入土深度,在100天内为15~30cm,巢体只有1个底平上拱的小空腔。

黄翅大白蚁是筑大巢集中生活的蚁种,成熟群体的巢常在1m处。巢的外围有数十层连结薄泥片层,层次不分明,数厘米至22cm的厚度,具保温、保湿的功能。巢内有长条状孔洞的菌圃,由泥片、泥骨架覆盖和支撑,泥质精致的王室在菌圃团中上部,有的蚁巢底侧部有很多植物碎片,是其储存的粮食。

3. 蚁巢的外露迹象  地面常有粗大的断断续续的粗蚁路,在地表分布非常明显。受害的杉、檫木有蛀蚀的痕迹。经第1次分飞后地面暴露出凹形的分群孔(集中成几片,每片有几个孔),结合地形分析,可判断蚁巢的位置。黄翅大白蚁主巢上方也能长出鸡菌,但出菌的机率远比黑翅土白蚁小,主要是菌圃少,没有分散的菌圃腔,所以以幼年蚁群的蚁巢上出菌多。

白蚁防治方法

我国白蚁种类很多,有400多种,它们的食性和栖境不一,大体可分成3类--土栖性白蚁,木栖性白蚁,土木两栖性白蚁。

(一)土栖性白蚁防治方法

土栖性白蚁主要是指黑翅土白蚁、黄翅大白蚁等。

1.造林地和新设苗圃的白蚁防治措施  在新设圃地、荒山、坟地、次生林地造林前清除杂木、荒草,每公顷设150~300个诱集坑,坑内横竖堆置多层劈开的松柴(或树皮),淋些淘米水或红糖水,坑盖用草袋、芦席盖紧,上面覆土成堆状,便于沥水,在白蚁活动危害季节,隔10~15天,轻揭坑顶,发现白蚁在活动取食时,用喷粉枪轻轻喷施70%灭蚁灵粉剂,让较多的白蚁带少量药粉回巢,由于相互舐理和交哺行为,使整巢白蚁死亡,此法可控制圃地和造林地白蚁危害。

2. 苗木、插条、幼树根际土壤处理的防治方法  发现幼苗、插条、幼树根际遭到土栖白蚁危害时,在圃地四周或被危害侵袭的苗圃傍坡开沟,用1%的氯丹乳剂喷雾处理,以后覆土掩盖,受害幼树四周开沟,以0.04%氯丹乳剂浇灌沟内土壤,防止白蚁蛀食。

3. 压烟熏杀  在杉木造林带状整地时,如发现白蚁较粗蚁道,人工追挖至主蚁道,用一端封闭一端敞开的自然压烟筒点燃烟剂后,对准主蚁道,由于高温产生高压,将敌敌畏烟雾压入主蚁道、蚁巢,使整巢白蚁中毒死亡。

4. 人工挖巢法  根据土栖白蚁蚁巢在地表的外露迹象--蚁路、泥被、树上泥套的分布状况;地表4~6月份出现的分群孔;6~8月高温多雨季节出现的鸡菌,结合地形起伏,判断蚁巢位置,人工开挖,找出蚁道,用竹篾、枝条捅入"引路",根据枝条上兵蚁多的方向挖出主蚁道,再挖至主巢,获取蚁王、蚁后,捣毁蚁群。

5. 林地直接诱杀法  在大面积的杉木人工幼林、板栗、橡胶等经济林内,在25~27℃白蚁活动频繁的春秋季,每公顷林地设置150~300个诱集堆,由枯枝落叶和鲜草皮堆成,上面用5~10cm表土堆严,堆上适当淋些水,半月后诱来白蚁取食,如堆中放诱饵剂(70%灭蚁灵1.5份,菝葜、蕨类粉末6份,糖1.5份,全重4g)。白蚁取食枯枝、杂草同时,也将70%灭蚁灵吃下,互相传递,整巢白蚁死亡。

(二)土木两栖性白蚁防治法

土木两栖性白蚁,主要指乳白蚁和散白蚁两类白蚁。乳白蚁活动危害场所,一般在阴暗、比较潮湿和通风不良处,往往是蚁巢建筑在树体内,工蚁至室内危害木构件、家具、衣服、书籍等一切含纤维素物质,所以新建房屋的地基四周用长效性药物开沟处理,阻隔白蚁危害,木构件接触墙壁和地下部分用氯丹油剂涂刷2~3遍,防止危害。

乳白蚁防治法:

1.古树、名木、行道树防治法  胸径15cm以上粗的树木,尤其是古树名木常遭乳白蚁危害,筑巢于树干内,造成树干空心。树势生长逐渐衰落,见到树叉和断面上有排泄物,用起子和手钻进一步证实,用灭蚁膏(70%灭蚁灵粉、纤维素粉、琼脂、少量防腐剂制成胶冻剂,装入塑料管,每支6~8g)或灭蚁纸,根据受害树上蚁路或其他外露迹象--分群孔、排积物、被害物等撬开,见到有白蚁活动,将诱蚁膏剪开,灭蚁纸卷好放在撬开处,用湿泥封住或纸糊好,诱使白蚁取食,全巢白蚁中毒死亡。也可在乳白蚁活动处,用70%灭蚁灵直接喷粉,"多点少施",使较多的白蚁带有少量的药粉进巢后,互相传递中毒死亡。

2. 冬季人工挖巢法  乳白蚁蚁巢的外表特征有--排积物、分飞孔和蚁路、危害物。

(1)排积物  是白蚁取食后排出的黄褐色或深褐色的疏松泥块,一般在蚁巢的外围或附近,数量多少,反映出蚁巢的大小,树巢比较明显,而地下巢、天花板内蚁巢,就不太明显。

(2)分飞孔  又称羽化孔、分群孔,是有翅成虫出飞的孔口,一般为长条形孔口有湿泥封住。分飞孔附近有蚁巢存在,一般位于蚁巢上方或同一水平上,多数离巢近则1~3m,远则10~20m。

(3)蚁路  是取食和联系主、副巢或通往分飞孔的通路,近主巢时较密集、较粗宽,如挑破蚁路,工蚁修补快,惊动后慌忙的逃向就是蚁巢方向。

根据排积物、分飞孔、蚁路分布状况,结合地形分析对地下蚁巢可以采取人工挖巢,宜在12~2月的严冬进行,可以将整巢白蚁一网打尽。

3. 诱杀法  在蚁巢外露迹象不明显,很难判定蚁巢所在位置的情况下,可用诱杀法除之。

(1)诱杀坑法  在白蚁活动处周围挖数个坑,深30cm×长40cm×宽30cm,坑内放满劈开松木段、桉树皮、甘蔗渣或其他饵料等诱饵,泼洒淘米水或2%糖水,上面用稻草或枯草盖住,覆以泥土,使成馒头形,以防积水。

(2)诱集箱法  用松木板制成40cm×30cm×30cm无盖木箱,内放松木板或甘蔗渣,洒些松花粉或糖水,箱面用木板或草席盖住,将它放在有蚁患的地面上,木箱外用湿的旧报纸和塑料薄膜包住,便于保湿。5~9月经15~20天即可诱来白蚁取食。

(3)诱集堆  将松木板、甘蔗渣或其他饵料堆放在蚁患周围地面上,堆的大小视饵料大小而定,上面覆盖稻草、草席,保持黑暗和潮湿环境,引诱乳白蚁取食。

3种诱杀法在20天左右均可将白蚁大量诱来,迅速揭开遮盖物,将70%灭蚁灵粉剂喷至白蚁身上,施药后按原样放好,继续引诱,直至无白蚁为止。

散白蚁防治法:

散白蚁群体小,不筑大巢,分散在各处危害,防治比较困难,应以预防为主,灭治为辅。

1.严格检疫  散白蚁很容易从患区随木材、木构件、木制品传带到非患区,它的分布面很广,对进出口的以上物件必须经严格检疫,制止危险性种类传入我国或在国内蔓延。

2. 土壤药物阻隔  预防白蚁从地下蔓延危害,常用1%~2%氯丹乳油(有效期20年)、1%毒死蜱(有效期20年)、1%氯菊脂(有效期10年)开沟与土拌和,分几层施入沟中,以后覆土盖上,使白蚁无法从土中蔓延。

3. 木材防护  木材经药剂处理后能抵制白蚁侵袭,从而延长木材的使用年限,1%~2%氯丹油剂涂刷2~3遍。

4. 液剂毒杀  用液剂注入蚁道或用木钻注入木材、木构件中,常用1%~2%氯丹乳油,1~2毒死蜱乳油,5%~10%亚砷酸钠,剂量为1~2kg/木板。

5. 粉剂喷杀  常用70%灭蚁灵粉剂,在白蚁危害严重的部位、分飞孔或主蚁道上施药,靠白蚁互相传递使整巢白蚁死亡。



欢迎光临广西助农淘宝官方网店,养殖产品一站式购物平台,各种养殖产品火热促销进行中,您可以在本店购买到兽药、饲料添加剂、保健剂、养殖器械、除四害产品、养殖科技图书和光盘等,详情请点击:http://gxzn99.taobao.com

廉价饲料利用技术 支持(0中立(0反对(0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