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中国养殖人社区 index.asp

中国养殖人社区,养殖人的网上家园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从散养自食到规模化生态养殖 ———习水县麻羊养殖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

1楼
lanhaigx 发表于:2013/10/9 13:07:00
“每年,我养的20多只母羊能给我带来两三万元的收入。”这是日前贵州省习水县东皇镇一个普通养羊户对笔者说的话。近年来,通过生态圈养和推广良种等科学方法,习水县养羊业正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从“自养自食”到商品化生产习水县养羊自然条件十分优越,有林业用地210万亩,退耕还林地16.6万亩,草山草坡132.9万亩,山多草多,特别适合发展草食畜牧业。当地农民一直就有养羊的习惯,但以前多是“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
  随着人们对羊肉需求量的不断增大,市场需求加上政府的大力扶持,使习水县羊产业得到了空前发展。据习水县农牧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全县共有300余家大中小型销售羊肉的餐馆,再加上市场上个人购买食用,全县全年商品肉羊需求量在14万只~16万只,这还不包括向周边省、市、县的外销量。这个巨大的供求数量,标志着该县商品羊养殖业已初步形成气候。
  羊入圈实现经济生态效益双提高俗话说,“羊吃百样草,一年四季满山跑”。传统的放养方式不仅使养羊生产出现“夏肥、秋壮、冬瘦、春亡”的现象,也会因羊群过度啃食山草、嫩叶而破坏生态环境。对此,习水县畜牧部门积极引导农民改变传统饲养方式。一是倡导养羊农民像种粮那样种草,利用25度以上坡耕地培植人工草场,同时通过改良原有荒山草坡,林下种草养殖等方式发展养羊。二是引导农民改变山羊散养方式,实施栏圈改造工程,实现从粗放散养到半舍养、舍养的饲养方式转变,形成“羊只入圈,羊粪入池,沼渣增肥,肥土种草,牧草喂羊”的立体式生态养殖模式。
  “人工种草,羊只入圈”山羊生产模式的推广,使羊不再满山跑,不仅提高了草地利用率和养羊效益,而且较好地解决了规模养羊与生态保护的矛盾。截至2009年底,全县人工种草面积达2.4万亩,改良荒山草坡0.41万亩。预计到2020年末,全县将建设草地21万亩以上,并通过实行划区轮牧制度,防止草地过度载畜放牧,确保草畜平衡,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良性循环,走出一条绿色环保发展道路。
  发挥黔北麻羊优势 扩大养殖规模为确保饲养方式改变后农民养羊的经济效益,习水县畜牧部门特别重视黔北麻羊这一优良地方品种的合理利用,形成了以黔北麻羊为主,适当引进优质良种为辅的多良种养殖模式,并聘请贵州省农科院为技术依托单位,合作技术攻关课题,深度挖掘本土种质资源优势。同时,通过“中心+协会+农户”的运行模式,由农户在种草养羊中心的指导下进行饲养,中心负责配套技术服务,提供防疫药品,所增加的羊群按2∶8(中心占2,农户占8)的比例进行分配,让农户既不出资金,又能获得基础羊群增收,有效地扩大了养殖规模。
  习水县实施规模化养羊,使一批农民率先走上了致富路,2008年~2009年,全县建立了东皇、温水等5个乡镇的养殖区域,发展养羊农户1000户,投放基础母羊19879只,种公羊1007只,新建和改建羊舍3万平方米,建种羊扩繁场2个,实现羊存栏24万只,出栏14.5万只。按规划,到2020年,习水县将发展种草养羊示范户8106户,实现年末羊存栏40万只,优质肉羊出栏28万只,纯收入可达1.68亿元。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声明:本网站论坛中所有人发言不代表中国养殖人社区的观点。 Syc163.Com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2.0
Processed in .01953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