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中国养殖人社区 index.asp

中国养殖人社区,养殖人的网上家园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吉林:荒山里建成大型养猪园——记取柴河镇回乡创业青年李鹏龙

1楼
lanhaigx 发表于:2013/11/13 9:46:00
磐石市取柴河镇张家村高丽道屯是一个两山夹一沟的小山坳。如今,这里只住着2户人家。其中一户便是25岁的李鹏龙小两口。在短短两年多时间里,李鹏龙就在这片荒山野岭中建成了镇里最大的养猪园区——“咱家猪场”。

  翻山越岭来到“咱家猪场”,举目远眺堪称壮观。1.76万平方米的园区内,4栋超千平方米的猪舍排列整齐,饲料加工车间、化粪池、死猪无害化处理窖也都配备到位。

   面对如此规模的养殖园区,没人会想到李鹏龙夫妇竟然都是初出茅庐的大学生,并且过去都在省城长春有过不错的工作。李鹏龙曾就读于长春职业技术学院汽修专 业,毕业后分配到一汽大众二厂工作,年薪近10万元。妻子袁美就读于长春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后在某广告公司从事动画设计工作,月收入超过3000元。

  “在大企业里工作虽好,但总觉得不是自己的事业。”李鹏龙回乡创业并不是一时心血来潮,“我整整思考谋划了一整年,最终下决心放弃了很多人羡慕的工作。”

   李鹏龙小两口都出生在农民家庭,创业对他们来讲谈何容易。首要难题就是资金。李鹏龙告诉记者,到目前为止,这个养猪园区已经投入资金近200万元,钱都 是他借来的。翻开账本,密密麻麻的借款明细多达30多条:最多的50万元,最少的2万元,其中有亲戚、朋友,也有街坊、同学。“能借的,我都借遍了。”

  因为资金问题,李鹏龙最早只建了一栋猪舍,东拼西凑了50头杂种母猪。“之所以确定养猪这个项目,因为我们农村人对养猪都不陌生。”他说,“可真正自己动起手来才发现,要学习的东西实在太多了。”

  最大的技术难题是为母猪接生,关键是要准确掌握好时间。为此,李鹏龙的付出令人无法想象。“前几次为母猪接生,我都不敢睡觉,全天守在猪圈里,直到小猪顺利出生。”

  谈到那一段经历,妻子袁美的泪水夺眶而出:“第一年冬天,我们就垫上猪用的电褥子和待产母猪睡在一个圈里,与母猪颠倒着睡,为的就是一睁眼就能看到母猪的情况。那时我已经怀孕四五个月了。”

  一边养殖一边摸索,如今的李鹏龙已经是养猪的行家里手了,养殖规模也已发展到存栏生猪700多头,去年生猪出栏数量超过了1200头,今年将会更多。

   值得一提的是,李鹏龙还完成了猪品种的改良。他先用新美系的长白猪和大白猪配出二元母猪,再用台系的杜洛克公猪配出适合在东北地区生长的三元猪。这种商 品猪长势快、瘦肉率高、外形好,很有市场。现在,李鹏龙已经与磐石最大的生猪屠宰企业建立了稳定的供销关系,企业会定时上门收购,产品供不应求。

   还有一件事情。前些日子,一位桦甸市的养殖大户慕名而来,想出500万元收购这个养殖园区,但被李鹏龙拒绝了。原来,在他的心里早就对自己的事业有了长 远规划。创业的第一个五年:要建成6栋标准化猪舍,存栏繁育母猪100头到150头,年出栏生猪2000头以上,并且还清所有的债务;第二个五年:要建烘 干塔,创办覆盖全镇的粮食收购和销售的企业;第三个五年:企业要向粮食深加工转型……

 

更多养殖资讯请点击http://www.syc163.com/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声明:本网站论坛中所有人发言不代表中国养殖人社区的观点。 Syc163.Com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2.0
Processed in .05078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