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中国养殖人社区 index.asp

中国养殖人社区,养殖人的网上家园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石柱小伙外出“偷”艺回乡创业 成功养殖泉水鱼

1楼
cl1234 发表于:2010/11/28 11:49:00
 “我不仅为自己找到了致富门路而高兴,更为我成功养殖虹鳟鱼让咱土家人就近尝到美洲风味而自豪。”8月27日,石柱土家族自治县马武镇宝莲村金龙组泉水鱼养殖场,场主人刘学兵一边捕捞肥硕的虹鳟鱼,一边兴奋地对笔者说。经过多年的外出“偷”艺,回家后在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刘学兵在马武镇宝莲村金龙组成功养殖美洲虹鳟鱼。 

  资料表明,美洲虹鳟鱼属于北美极地区域泉水鱼种,味鲜柔滑,色泽明亮,有滋阴补肾、调颜美容之效,受到广大消费者强烈的爱好,但因其对生长环境及其挑剔,需泉水(温度在18℃以下)且是活水又无任何污染的水源,方能繁殖生长,而且体型并不大,这更加使虹鳟鱼成为土家山寨望尘莫及的“美味”。 

  外出务工巧学艺 

    刘学兵本是石柱县南宾镇较场居委的居民。2004年,他随朋友一起外出了四川省成都市务工,朋友进了一家厂开始了打工生涯,而刘学兵知道,若只是进厂务工,岂不是白白浪费了年轻的时光。于是,刘学兵暗下决心,一定要学习到一门技术,几经辗转和考察,刘学兵来到了一家养鱼基地,当起了学徒。 

  从清洗鱼池开始,到最后的自主管理,刘学兵可谓是历经千辛万苦,当谈及至此,刘学兵却面带微笑的说:“要是没那几年的苦,现在我哪能完全掌握这门技术呀,值得,很值得。” 

  众所周知,在外学习别家的独门经验往往是很困难的,哪家愿意把自己的看家本领轻易传给外人?可能是受到刘学兵的满腔热情的感动,当地一位叫廖书红的技术员,总是默默的给刘学兵以帮助,并在工作闲暇时间,带刘学兵进育苗室亲自实践,指导纠正养虹鳟鱼的种种误区。 

  “在成都的四年中,我能学到这技术,甚至我能有今天,廖书红大哥是我的恩人,没有他,我什么都学不到。”刘学兵说着这话,眼眶有些湿润。 

  2008年,刘学兵带着养殖虹鳟鱼的技术回到了石柱,四处筹资,四处考察,一心要办一家专门养虹鳟鱼的养鱼基地。前面提到了,虹鳟鱼对生长条件要求十分高,而整个重庆地区属于“火炉”气候,显然不能满足养殖虹鳟鱼的条件,若是人工制冷鱼池,不但造价昂贵,而且制冷用氟对水质也造成了污染,种种问题摆在了刘学兵面前。 

  2009年5月,马武镇政府党委书记秦建红获悉此事后,主动找到了刘学兵。秦建红告诉了刘学兵说:“位于马武镇宝莲村金龙组有一溶洞,洞内有一小溪,水质清澈见底,大山深处毫无污染而言,此溪水沿山沟顺流而下,而当地海拔地势较高,常年空气温度不高于20℃,水温绝对能符合你的要求,而且此处连接一条村级公路,交通方便,这地方给你养虹鳟鱼如何……” 

  刘学兵听到后拍案叫绝,急忙拉这秦建红的手说:“秦书记,这块地一定要留给我,我要是能养殖虹鳟鱼,定能带动当地群众致富,形成一个虹鳟鱼产业链。” 

  说干就干。选地、征地、建鱼池、修水渠,项项工作进行得一帆风顺,直到今年的5月8日,刘学兵从彭州引进了虹鳟鱼鱼苗。占地6亩,投资70万的虹鳟鱼养殖基地建成了。 

  虹鳟鱼热销土家山寨 

    7月19日,在经历了2个多月的生长之后,第一批由土家人自己养殖的美洲虹鳟鱼被送上了餐桌,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爱戴,一传十,十传百,一阵虹鳟鱼热在土家山寨蔓延开来。各地经销商、餐馆纷纷前来订货,忙得刘学兵不亦乐乎。 

  酷暑时节,外地游客慕名奔往黄水避暑,每每在餐桌前必点这虹鳟鱼。可外地游客哪知,这虹鳟鱼的生存能力特弱,离开了特定的水源后便纷纷“亮出了雪白的大肚皮”,所以,众多游客为了一品人间美味,纷纷告黄水而去,来到了马武宝莲村,品尝这轰动整个土家山寨的虹鳟鱼,让马武镇也沾光了生态旅游的光。 

  “真是不枉此行,吃过了这鱼之后,我才知道什么叫鱼,什么叫鲜美,关键是无污染养殖的全过程,我们都亲眼所见,也只有这清澈的泉水,能养出这鱼。”一名为了一品美食而远道而来的外地游客对笔者说。 

  刘学兵告诉笔者,现在像这种外地游客,每天都会有百余人前来参观、品尝。 

  笔者了解到,刘学兵的鱼池每年能产虹鳟鱼100万斤,目前市场价为30/斤,除去鱼苗、饲料、管理和前期投资,刘学兵今年能创利润100万左右,也给当地农户做了一个自己学技术创业的榜样。 

  示范带动助推万元增收 

    “明年,我就能自己繁殖鱼苗了,这样还能节省一大笔开支。另外我还准备再开一家农家乐,接待游客来参观和品尝咱土家人自己的养殖的虹鳟鱼。” 刘学兵告诉笔者,因为当地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才有了自己的今天,也绝对不会忘了当初的承诺。下一步,他将向当地聘请6个农民来管理自己的鱼池,并将所有养殖技术倾囊相授,待他们学有所成时,成立虹鳟鱼养殖专业合作社,与当地村民一起享受这虹鳟鱼带来的“效益”。 

  秦建红也表示,下一步,镇党委政府也将积极配合,加大宣传力度,搞好整个虹鳟鱼产业链,不仅是食品,还是虹鳟鱼所带动的旅游业。 

  【新闻链接】 

  虹鳟鱼养殖技术 

    虹鳟鱼是泉水性鱼类,要求生长在水质澄清,具砂砾底质、氧气充足的流水中,最适宜的生长水温为13~18℃。同时,虹鳟鱼是性喜逆流、喜氧、喜清净而透明的水的鱼类。 

  养殖场地的选择和设置 

    场地的选择,首要条件之一是水源,包括水量、周年水温变化及水质条件等。 

  虹鳟鱼养殖一般均采取流水高密度饲养法,因此水流量大小就限定了养殖水面的规模。一般情况下,建设600平方米养殖水面,每秒注水量为100升才能保证水的交换量。 

  虹鳟鱼对养殖水温的要求范围为7-20℃,因此要了解一年中气温最高时和最低时所测水温的指标,最高水温超过22℃即对养殖虹鳟鱼造成威胁,低于7℃则会造成虹鳟鱼食欲减退、生长缓慢。水质条件是一个重要内容,水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虹鳟鱼养殖生产的成功与失败。 

  养殖场的设置,应根据不同的自然条件、经济条件和不同的养殖类型而考虑。如综合性养殖场,从亲鱼培育到食用鱼养成应设计配置全套设施,而单纯从事苗种生产或食用鱼生产的养殖场,可不必设计配置食用鱼养殖设施或鱼种繁育设施。 

  养鱼池的种类按使用目的一般可分为鱼苗池、鱼种池、成鱼池和亲鱼池。在实际生产中,可以根据需要适当交替使用。鱼池的大小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来确定。鱼池的形状虹鳟鱼养殖池有圆形、六角形、长方形等,以长方形池较为实用。鱼池一般建成水泥池,便于清洁和管理,适于高密度放养。 

  鱼苗培养 

    上浮鱼苗开食的最初一个月是虹鳟养殖中难度最大、技术性最强的阶段,这一阶段首先要注重成活,其次是成长。由于鱼苗规格越大生命力越强,而且鱼苗长的快慢将直接影响今后的生长,因此对上浮苗的成长不能忽视。 

  刚孵出的鱼苗很嫩弱,趋暗怕光,活动缓慢,因有卵黄囊供给营养,此时不需投饵。当卵黄囊吸收2/3以上,大部分鱼苗开始上浮觅食,此时要及时投喂营养丰富而且容易消化的食物,否则容易引起黑瘪病造成死亡。开始时可以投喂鸡蛋黄、水蚤、丝蚯蚓等,也可投喂牲畜肝脏和生鲜鱼肉等。饵料可以用0.4毫米网眼的细筛过后投喂,也可以涂抹在细铁丝网上挂在池中,让鱼苗自行取食。每天需投喂6~8次,每天投饵量为鱼体总重的10%~12%。 

  经20天的饲养后,一般体长达2.5厘米,体重达0.2克,可以转到鱼种池内饲养。 

  鱼种培育 

    鱼苗、鱼种的放养密度随鱼的规格、水温和注水量的不同而异。鱼苗通常在水温略偏低的条件下饲养不易得病,成活率高。平均体重达到1克,在15℃水温下从开食起约需60天,在10℃水温下约需75天。再经20~30天,体重可达2克。随着鱼苗的成长和游泳能力的增强,可以适当增大水量。放养密度和所需水量。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声明:本网站论坛中所有人发言不代表中国养殖人社区的观点。 Syc163.Com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2.0
Processed in .03906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