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中国养殖人社区 index.asp

中国养殖人社区,养殖人的网上家园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甘肃省成为全国重要牧草生产基地

1楼
h533779 发表于:2012/1/6 16:38:00
 西部大开发以来,甘肃省草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人工种草达2212万亩,连续十多年保持在全国第二位,甘肃省已成为全国重要的牧草生产基地。目前,国内优质豆科牧草需求量很大,大量苜蓿草仍然依靠进口,中东部大型养殖企业都到我省寻求货源。为此,甘肃省大力发展以苜蓿为主的草产业,紫花苜蓿留床面积915万亩,占全国种植面积的1/3,稳居全国第一位。草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60多家,草产品加工能力达153万吨,生产的草粉、草颗粒、草砖、草块、草捆等优质草产品,畅销国内外,这为发展草食畜牧业提供了高蛋白的优质饲草,提高了肉奶产量和品质,确保了市场肉奶食品安全。

  甘肃省大部分地区,特别是中东部为主的黄土高原区,水土流失严重,这些地方通过实施退耕还草、支持草产业等,促进了生态环境改善。以岷县、通渭为主的定西中南部地区特色草产业蓬勃发展,建成红三叶、猫尾草基地3万亩,年加工能力20万吨,实现了生态、经济效益的“双赢”。庆阳市每年整合种草资金近1000万元,扶持种植紫花苜蓿100万亩以上,种植苜蓿的小流域,有效治理了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草产业成为置换生态的最迅速、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干旱少雨的会宁县,人工种草167万亩,年产各类优质牧草干草93万吨,使牛羊饲养量达到131万头只,有效规避了旱灾,增加了农民收入。

  目前,甘肃省发展草产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今年国家启动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甘肃省每年有2.2亿元的牧草良种补贴资金;今年国家将人工饲草料基地建设纳入退牧还草工程实施范围,每亩投资160元;国家还将于明年启动“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每年整合5亿元建设苜蓿高效示范基地。甘肃省将抢抓机遇,将甘肃建成全国的草业大省、西北乃至全国最重要的紫花苜蓿生产基地、防灾减灾饲草料储备基地。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声明:本网站论坛中所有人发言不代表中国养殖人社区的观点。 Syc163.Com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2.0
Processed in .03125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