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中国养殖人社区 index.asp

中国养殖人社区,养殖人的网上家园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虾塘底质改良措施

1楼
技术员A 发表于:2013/10/8 17:19:00
底质的好坏直接影响水体的稳定及养殖动物的生长及抗病力,虾“游塘“,虾“黄腿”等,很多都是底质恶化的结果。

    底臭常见的原因

    (1)养殖水深与增氧能力脱节,造成底层溶氧不足,底泥发臭。例如,水深在1.5米以上的池塘仅有水车式增氧机,因此池塘底层溶氧会经常不足。(2)投饵量较大,虾饲料利用率较低,正常情况下对虾10分钟左右就可吃饱,过多摄食则造成虾消化不良,以致底质中有大量的残饵或粪便残留,容易发臭。(3)沙底池塘,由于沙质颗粒较大,吸附氨等有害物质的能力较差,容易发臭。(4)水较瘦或老化的池塘,藻类光合作用差,不仅溶氧低,且有害物质降解速度缓慢,底泥容易发臭。(5)不适当的用药,如经常使用消毒剂,破坏了水体的自净能力,氨等有害物质会迅速升高;经常使用沸石粉、木炭等吸附物质为主的“底改”,造成底质中大量的有害物质沉积,底泥也易发臭。

    防止底臭的方法

    (1)尽量不用沙底养虾,或将沙底改为泥沙底。(2)底层冲气,提高底泥的氧化还原电位,促进有益藻类的繁殖,是防止底臭较好的方法。(3)投料少喂多餐与适当停料结合。(4)经常用健长灵等微生物饲料添加剂拌料投喂。(5)防止盲目用药。

    不良底质的原因和改良

    酸臭或腐臭型底质:

    原因:池底腐败有机质太多,主要是投苗前未对池底作彻底清塘,尤其是忽略了生物清塘环节;或者是养殖过程中没有采取抽排池底残饵和排泄物。另外,养殖池没有足够的增氧措施,有机质没有得到充分氧化分解。

    对策:(1)想办法排底层水,排去池底污物,越彻底越好。(2)适当引进新鲜水源。(3)正确使用药物。

    板结型底质:

    原因:多次使用化肥养水,或者过量使用了硫酸铜,或大量使用石灰等,造成底质板结,水环境缓冲能力差。水质变化无常,虾蟹在池底不能有效休息,体质差。

    对策:每亩水面用“卓越净水王”500毫升+沸石粉3公斤全池泼洒,4小时后用“卓越黑金神”。

    池底有大量泥皮:

    原因:大量老化死亡藻类和混浊泥沙的混合沉淀。在地气反常或受到微生物作用后,变成泥皮。

    对策:用“卓越黑金神”加“卓越活菌王淞剂”会将泥皮分解掉,同时尽量排底层水,然后用“卓越绿藻源”+“卓越益藻素”培养水色,使水质适度肥爽,不再出现大量老化藻类成批死亡现象。

    大型藻类大量生长:

    原因:(1)清池不彻底。(2)水浅,透明度过大,阳光直射池底。

    对策:①每亩水面用“新苔藻净”(300-400)毫升稀释后拌细沙6公斤洒在青苔集中处。②提高水位,第三天用“卓越底改霸王”或“卓越黑金神”。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声明:本网站论坛中所有人发言不代表中国养殖人社区的观点。 Syc163.Com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2.0
Processed in .01953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