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中国养殖人社区 index.asp

中国养殖人社区,养殖人的网上家园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转帖]罗氏沼虾稻田养虾

1楼
技术员A 发表于:2010/7/26 14:59:00

稻田养虾是在以稻为主以虾为辅的原则,充分利用稻田所提供的水、肥、饵等条件,达到丰收增产的目的。一般稻田养虾的产量为每亩15~30千克。因此,稻田养虾是一项成本低、收效快、经济效益好的农村副业。
    1、田块的选择 要求选用靠近水源、水质良好、没有工业污染、进排水比较方便的田块,田块底质比较肥沃,田埂比较厚实,不渗不漏,保水性好;面积7.0~10.0亩,以自然田块为单位,集中连片经营为宜,且要求通电,通路。
    2、田块工程建设 应按虾、稻共生对生态环境条件的要求和养殖技术、管理水平等条件统筹规划,合理设计,科学施工。
    (1)加固加高田埂 为了防止满水逃虾,就一定要对田埂加固加高,一般田埂以0.5米高0.5米宽为宜,并要捶打结实,做到不渗不漏不垮;以防止大雨冲塌或漏水塌方。
    (2)挖好虾沟和水槽 为了使稻田在浅灌、晒田等不同阶段能正常生长,在稻田施化肥、农药或除草剂时虾能较安全度过,以及捕捞时方便易捕,必须挖好虾沟和水槽。虾沟可分为环沟和田间沟,环沟是养虾的主要场所,可沿田埂内侧四周开挖,可理田埂3~5米处开挖,沟宽1~2米,深0.8~1.0米。田间沟又称畦沟,主要供罗氏沼虾出入稻田觅食隐蔽用,可视田块大小,在田中开挖3~5条横沟或十字沟,与环沟相通。在交叉点上挖虾槽,槽深1.0~1.2米,面积约为6~10平方米。虾沟和虾槽的面积,通常根据田块大小而定,一般占稻田总面积的15%~20%。
    (3)筑好进出水口和安装拦虾设施 通常养虾用水要和农田用水分开,单独建设进水渠道。进出水口建在稻田相对两角上。并都要安装滤网,以防止罗氏沼虾外逃。滤网一般以6~8目为宜。出水口滤网要高出田基20~30厘米,下部深埋在基土中,进水滤网长度为2~3米,成弧形向稻田内安装。
    3、虾苗的放养 虾苗的放养是稻田养虾的基础工作,必须做好。
    虾苗的放养规格、密度和时间 为了提高罗氏沼虾的成活率,必须放养3~3.5厘米的大规格虾苗。这类虾苗对外界的适应能力强,也能摄食稻田中的动植物。放养密度掌握在每亩800~1000尾,如投喂饲料,放养密度掌握在每亩1500尾左右。由于各地气候条件相差很大,因此,放养时间也各不相同。在南方气候条件较好,可在5月中、下旬放养,在种植单季稻的地区最适宜在7月上旬放养。总之,当外界最低气温在20℃以上时就可以放养。
    4、日常管理 由于稻田水位浅,水面面积小,虾活动受到限制,加上水稻耕作的复杂性(如施肥、喷施农药、晒田等)虾产量的高低取决于日常的田间管理,因此,在虾种放入稻田后,饲养管理就是决定因素。
    注意日常田间水的管理 下雨天特别是大雨天常会出现田间大量积水,市场冲垮田埂,所以此时应加强巡查田埂的牢度。注意对进出水口的畅通和拦虾效果,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在平常根据稻田需要适时调节水深,调节的原则以稻为主,适当照顾到虾有足够和畅通无阻的活动栖息地方。在水温特别高时应考虑适当加深水位。
    5、处理好施肥用药与养虾的矛盾 稻田合理施肥,不仅满足水稻生长、促进水稻增产,而且也能促进浮游生物和藻类生长繁殖,为虾提供丰富的饲料。根据罗氏沼虾的特点,稻田施肥以基施为主,适当控制化肥用量,应采用少量多次。一般以施尿素为主每亩在2千克以内为宜,如肥效不足,可在一周后再施。这样水稻不受影响,虾也安全。在防治病虫害时应先把水位加大,选用低毒农药,但不能使用对虾敏感的有机杀虫剂之类的农药,施农药时应掌握“量少多次,分段用药”的办法,尽量把药液喷洒在稻叶上。用药后尽快加大进出水量,以减少药物的毒性。
    6、防病、除害 对于稻田养殖罗氏沼虾治病较为困难,应采用以防为主的原则。稻田内要及时捕捉老鼠、水蛇等,要禁止鸭子进入稻田。
    7、投喂饲料 在天气较好,罗氏沼虾生长旺期,适当在水沟四周投一些米糠、麦麸、豆饼、小杂鱼和螺蚬肉等饲料,以利于提高产量,投喂量应根据每天的摄食和虾的生长速度灵活掌握。
    8、起捕 10月份前后,当最低气温下降到18℃时应及时起捕成虾。一般种植单季稻的话,这是稻子也进入收割期,成虾捕捞比较方便。如果稻还没有成熟,可以放水、冲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声明:本网站论坛中所有人发言不代表中国养殖人社区的观点。 Syc163.Com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2.0
Processed in .03906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