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中国养殖人社区 index.asp

中国养殖人社区,养殖人的网上家园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转帖]南美白对虾淡化养殖前期管理技术

1楼
小登 发表于:2010/9/11 0:58:00
一、清塘培水 清塘培水使南美白对虾淡化养殖的一项重要的举出准备工作,一些养殖户虽也知道重要,但往往作不够好。 1、清塘 目的使消灭池塘中的病原微生物、野杂鱼、各种浮游生物及改善池底条件,内容包括晒塘整理及药物消毒。晒塘整理利用虾塘空闲的冬季等惊醒,将池水打干进行暴晒,清除池边杂草及过厚淤泥。清塘消毒则要根据各地的水质或土质情况来选用不同的药物,如果当地水质PH为弱酸偏中性,须选用生石灰进行消毒清塘,亩用生石灰50-100kg,宜在放苗前的15-20天进行消毒,淤泥较多的老塘用量偏大,隔3-5天抽去老水并放在养殖前7-10天向虾池进水60cm,进水必须用60目以上的网袋过滤,池水再用浸泡24小时的茶籽饼15-20PPM全池泼洒以彻底清楚水中野杂鱼及鱼苗;如果水体PH较高,应选用漂白粉进行清塘,亩用量为5-6kg,漂白粉消毒在放养前7-10天进行,先将池水打干,用漂白粉干粉全池泼洒,2-3天进水。除了药物选择之外,清塘消毒的时机选择也非常重要,清塘消毒过早,池中浮游动物将大量出现,使水体变清不利肥水,并易滋生青苔;而清塘消毒时间过迟,生石灰、漂白粉等药尚未完全消失,培水时间短,PH过高或过低,水质变化大。 2、培水 一般使用有机肥为主,有机肥经过发酵,亩用100-200kg,根据池塘的肥瘦情况进行适当增减,若使用无机肥,N肥培水有几个缺陷,表现(1)肥效急、持续短;(2)水色单一,用无机肥培育水体主要以蓝绿藻为主,开始时水色较浓,若未用追肥,几天后就能看到死亡的藻皮,水色又会很快变清。在培水过程中也经常会出现由于新塘、池底清淤过彻底或连续下雨等情况,使施肥效果不明显,笔者认为使池塘藻种缺乏所致,可从附近肥水池中打进部分肥水,引入藻种即可。肥水的时间也根据水源的水质肥瘦情况来掌握,若水源较肥,进水可在放养前2-3天进行,不需要施基肥,效果也不错。 二、调整盐度、PH及放苗试水 1、在天然的海洋环境中,南美白对虾苗每年春季从较高盐度的深海向较低盐度的浅海索饵,不断渐进适应浅海的低盐度进行生长。对低盐度的天然适应性试南美白对虾开展淡化养殖的一个重要理论依据。但南美白对虾淡化养殖过程中对池塘盐度的掌握仍是一个关键,对纯淡水的池塘来说,直接放养淡化虾苗试不可取的。目前比较普遍的方法是先在池塘一角围一小塘,用粗盐、氯化钙等调整盐度在1-2%之间然后再进行第二次淡化,同时确保全池盐度再0.5%以上。 2、从淡化苗场池水PH来看,一般在7.5-8.0之间,笔者在对淡化虾苗PH适应性试验中发现,将PH7.5的虾苗放在6.5、7.0、8.0、8.4、8.8、9.2的同池水配置的不同PH的试验桶中,96小时的成活率分别是0、75%、95%、80%、50%、20%,因此养殖池水ph宜在7.5-8.5为好,如果PH偏低,一般可通过熟石灰利用酸碱中和原理来调整。效果较好,但PH偏高,较难通过加酸来中和调整,使用磷肥有一定降碱效果,但由于缓冲性不足,PH易回升。 3、有条件的养殖场,在放苗前最好进行试水,即将淡化好的虾苗试养在池塘中的网箱里,一般24小时观察正常即可养放。若死亡超过10%,说明虾苗还不能较好适应,必须分析查找原因并及时处理,直到试养正常后才可放苗,一般原因试PH不适或淡化不完全或养殖池盐度为达到0.5%以上。 三、放养 南美白对虾放养应选择在水温在23℃以上,没有下雨的白天进行,南美白对虾一般在午夜大量脱壳,凌晨基本结束,因此白天放苗都可避开脱壳高峰,有利提高运输成活率。同时应避免在烈日虾放养,尤其在6、7月份的高温天气,在中午或下午放养,由于烈日当头水温较高温差较大,放养的虾苗无法适应,在水面打转不能下沉,多数将死亡,因此高温时期的放苗时间应选择在早晨最佳,此时的水温基本与苗场相同,放养以后能迅速潜底,随着以后水温的升高可逐渐适应。虾苗放养还应注意天气情况,尤其避免在天气变化的转折期放苗,理想的放苗时机应选择在放养前后的天气都较正常的时候进行。 本文章共2091字,分2页,当前第2页,快速翻页:12 四、水质管理 南美白对虾淡化养殖早期的水质管理涉及到几个方面,一是虾苗的进一步淡化问题,无论是全池淡化养殖还是二级池淡化养殖,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将虾池不断的降低盐度,使虾苗渐进适应淡水环境,因此在放养的早期,应每天少量加入淡水,每次加水不超过5cm;二是保持一定的肥度及水质的相对稳定,一定肥度的养殖水体使保证水体溶氧、PH相对稳定的一个必要条件,因此除了通过经常加注新水防止水质变老,还应根据水质情况采取施肥等措施来维持水质的肥度。笔者在今年就已经发现多起因水质变清,滋生青苔导致水质突变以及由此引起的纤毛虫病等,造成部分虾苗游池及死亡;三是菌相的平衡问题,在早期池塘、水体都经过消毒,且投饵不多因而病原菌较少,但经过一段时间的杨之后,水体中病原菌开始大量繁殖,什么时候会引发病害较难预料,必须早做预防,水体消毒可根据情况选用溴氯海因、二溴海因等消毒剂每半月一次定期泼洒,也可通过使用微生物制剂,改善水质并抑制病原菌的繁殖,由于此时幼虾肠道菌含量较少,只需要少量微生物制剂就能使幼虾的肠道中建立起有益的优势种群,将起到事半功倍的防病效果。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声明:本网站论坛中所有人发言不代表中国养殖人社区的观点。 Syc163.Com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2.0
Processed in .02344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