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中国养殖人社区 index.asp

中国养殖人社区,养殖人的网上家园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斑节对虾苗种生产技术

1楼
財鎵釹 发表于:2010/11/18 15:00:00
亲虾选择与饲养
    广东斑节对虾育苗所需的亲虾大部分是从国外进口的,产地来自马来西亚、印尼、泰国等地。亲虾经过长途运输后才抵达虾苗场。到场后应尽快验收下池。其程序一般为:到场后即开箱,先分开雌雄放入充气的新鲜海水中(可用大盆盛水);接着将死虾挑出。活虾按雌雄数量记录,并逐尾亲虾按健康、快蜕壳或刚蜕壳、病虾分别水池暂养。
    到场后的亲虾,经过1—2天的恢复,即可进行眼柄切除手术和催熟。手术应在催熟池旁进行,术后的亲虾应迅速放到预先准备好的亲虾催熟池中。亲虾催熟的过程如下:
   (1)催熟池的准备
    催熟池一般都采用在暗室内建造水泥池,或者用原有普通育苗室,在室内四周墙壁涂上黑漆或盖上黑布,造成一个黑暗、安静环境。催熟池加入符合标准的海水约40厘米,然后用钛管加热棒加热至28.5℃并恒温,等待手术后亲虾下池。
   (2)饲养
    每天投喂优质鲜活饲料4次,分早上、下午、上半夜、下半夜。每次投饵前均应捞去残饵。操作时均由一人进行,小心、轻走。鲜活饲料一般有花蟹、砂虫、小贝类、墨鱼、鱿鱼等,下池前洗净切成碎片,使亲虾容易摄食。催熟3天以后要开始换水,换水一般不超过1/2,换水水温与催熟池水温应尽量一致。
    一般在催熟3—5天后即有部分亲虾达到性腺成熟。这时应加强下池观察,采用台湾产的虾母灯很容易观察每尾亲虾是否成熟。成熟的亲虾应及时安排产卵、孵化。
    本地亲虾来源可用专门的捕捞网具、方法从渔场捕获。捕获的亲虾一直装于船体活水舱内,上岸销售成交时,购买者应观察亲虾的性腺发育成熟与否,可把亲虾对着阳光从背部观察,若晚上则用手电筒从腹部照射,从背部观察,可清楚地观察到。成熟的亲虾卵巢大,几乎充满整个头胸甲背部,色泽为暗绿或墨绿色。快产卵的,成熟而丰满的甚至可见卵粒分离状。已成熟的卵巢重量占体重的11%—15%。选择亲虾时,还要注意选取肢体完整、未受伤、活动能力强的个体。
    亲虾在海区捕获后,知距离运输的可立即放入桶中用小型空气泵冲气,进行活体运输。长途运输时,可把亲虾3—5尾放入盛有20升海水的塑料薄膜袋中,袋外加碎冰保持水温在18—21℃,进行充氧运输。亲虾进繁殖场后,可直接连袋一起放入产卵池,然后把产卵池的水慢慢地注入薄膜袋中,当袋内外温度和盐度达到一致后,即可把亲虾放入亲虾催熟池准备安排催熟和产卵。
   产卵和孵化
   按前要求挑选好已成熟的快产卵亲虾移入产卵池。对虾一般常在夜间产卵,长途运输后亲虾放入产卵池,多数雌虾都是在夜间产卵,长途运输后的亲虾放入产卵池,多数雌虾都是在当晚产卵,如果在三天内不产,这些亲虾一般不会再产卵。对虾产卵时游动于水的上层边游产,因此产卵池不要过小,以免游动时突然碰壁而影响产卵。
    一个产卵池的亲虾以1—3尾/吨水为宜,要求水温26—29℃,盐度28‰—33‰,水深60—70厘米。亲虾产卵后,水池水面会产生泡沫,池周附有浅橙红色具腥臭的粘液,应除去这些粘液,并适当进行换水。目前,台湾斑节对虾的产卵率约为70%。一尾亲虾可产卵60—80万个,多者可达100万粒以上。产卵后第二天移出亲虾,让卵在产卵池内孵化,并进行微微充气。经12—13小时后(水温26—29℃)时,即可出膜孵化为无节幼虫,孵化率为70%—80%。对孵化的无节幼虫应进行计数、分池培苗。育苗池构造育苗池构造,见以下图示。
    虾苗培育
    1.无节幼虫期的管养
    无节幼虫刚出膜的体长为0.32—0.33毫米,具游动能力,趋光性强。此期不必投饵,亦不要大量充气,要求保持水深70厘米,培养密度为8—20万无节幼体/吨水。无节幼虫经6次脱皮成蚤状幼虫,所需时间当水温为27—29℃时,约需50小时;水温为21—22℃时,需110小时。该期成活率高达90%。
    2.蚤状幼虫期的管养
    蚤状幼虫共脱皮3次,分三期。第一期蚤状幼虫体长约0.91毫米,蚤状幼虫怕强光。如在直射光下,幼虫摄食停止,体弯曲畸形,2—3天后死亡。从第三期蚤状幼虫起,耗氧量增加,必须补充足够的氧气,应加大气量进行充气。此期幼虫成活率低。仅有30%—60%,是斑节对虾人工繁殖过程中的主要难关。它的饵料以单细胞硅藻为主。
    3.糠虫幼虫的管养
    蚤状幼虫经过3—4天,三次脱皮后变成糠虾幼虫,此期虾苗头尾向下呈直角弯曲,向后跳跃游动。糠虾幼虫适应力较强,存活率经3—4天后变为后期幼虫。它以丰年虫幼虫为主,轮虫桡足类等其他小型浮游动物为辅。
   4.后期幼虫的管养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声明:本网站论坛中所有人发言不代表中国养殖人社区的观点。 Syc163.Com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2.0
Processed in .03125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