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中国养殖人社区 index.asp

中国养殖人社区,养殖人的网上家园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小龙虾养殖后期的病害防治

1楼
大头萝卜 发表于:2010/11/25 14:00:00
池塘养殖的小龙虾在后期生长过程中,有时在体表和附肢上长出毛状物,养殖户称之“虾长毛”,此时看上去很脏,且游动迟缓,难以摄食。捕捉拿在手中螯足不夹人,这样虾不能脱壳,最终死亡。小龙虾“长毛”,主要是小龙虾患病所致,如发现病情要分析病因,及时对症治疗,减少不必要的损失。本人根据多年的生产实践经验,现将小龙虾养殖后期三种病害的防治方法总结如下:

  1、  水霉病

  发病症状:水霉菌丝呈灰白色棉絮状,发病虾身上产生绒状物。

  发病原因:一般情况是虾池水质过肥,不清洁。注水量少及虾体受到机械损伤等有关。

   防治方法:(1)虾池用生石灰消毒可减少此病的发生。在小龙虾放种一星期前,可带水清池每亩用生石灰150㎏,小龙虾种苗入池前用2%~5%的食盐溶液浸浴8~10分钟,杀灭细菌和寄生虫。

  (2)虾种入池操作过程中要细心操作,勿使受伤。

  (3)发病时可用二氧化氯0.3×10-6 mg/L化水全池均匀泼洒连续用2-3天,有一定效果。

  2、 丝状藻病

  发病症状:丝状藻菌附着在小龙虾体表,使小龙虾体表生长较长的绿色丝绒毛,其绒毛弯曲无规律。

  发病原因:池水过肥,长期未进水,pH值低于7.0,池中长有青苔有关。

  防治方法:虾池每亩水深1m用10~15㎏生石灰化水后全池泼洒,以提高酸碱度,适应小龙虾生长。可用生物灭藻灵(用量按使用说明)化水全池泼洒。青苔死后池水变清,需要及时补施肥料,或使用生物制剂调控水质改良底质。有利于小龙虾生长。

  3、  固着类纤毛虫病

  发病症状:由聚缩虫、累枝虫等寄生或附着在小龙虾的体表、头胸甲、步足、附肢上形成绒毛状。

  发病原因:由于虾池水质过肥或长期不换水所致。

  防治方法:池水用0.7×10-6 mg/L的“虾蟹纤虫双杀”或用0.2×10-6 mg/L的“藻虫清”等杀虫剂兑水溶解后全池均匀泼洒。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声明:本网站论坛中所有人发言不代表中国养殖人社区的观点。 Syc163.Com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2.0
Processed in .03516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