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中国养殖人社区 index.asp

中国养殖人社区,养殖人的网上家园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螃蟹性早熟的原因与对策

1楼
郭慧洁 发表于:2012/8/18 20:50:00
 螃蟹养殖中控制性早熟的原因与对策:蟹类性早熟的原因,目前尚无定论,但多数研究者认为;主要是幼蟹培育过程中有效积温过高、营养过剩、养殖密度过低、幼蟹活动量小、亲蟹小型化及某些特殊的水体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造成的。预防蟹种培育过程中幼蟹性腺早熟问题,根据实践经验,提出如下对策:   1、螃蟹养殖中合理投饵:仔、幼蟹培育过程中,投饵时要坚持精、青、粗合理搭配的原则。在大眼幼体到 3-5 期仔蟹,以投喂鲜活的淡水浮游动物、鱼糜等动物性饵料为主;以后则应以玉米面、豆渣、麸皮、青草、青菜及浮萍等植物性饵料为主,在 7-8 月份高温期,更应以青饲料为主,进行弱化培育,减少幼蟹蜕壳次数,延缓其生长速度;饲养后期以粗饲料为主,并适当补喂部分动物性饲料。   2、螃蟹养殖中降低池塘水温:降低水温的方法主要有:增加池水深度,在高温期池塘水深保持在 1.2-1.5 米。增加地下水的灌注量降温。加大水花生,浮萍、水葫芦等水生植物移植面积遮阳降温,并可供幼蟹摄食、避敌、栖息,也可采用遮阳网遮光降温。   3、螃蟹养殖中适当增加蟹苗放养密度:利用加大单位面积放养量的办法控制河蟹生长、减小出塘规格、降低其性腺发育速度。在蟹苗培育至蟹种的生产中,通常每亩放养大眼幼体蟹苗 0.5-1.0 千克,不能低于 0.5 千克,即可培育出每千克 160 只左右的扣蟹。为了减少幼蟹饲养过程中的死亡,除了加强管理工作外,要特别重视下塘蟹苗的质量,并延长其淡化日龄 5 天以上,确保幼蟹出塘成活率达到 10%-15%或更高些。   4、螃蟹养殖中尽可能控制蟹池的换水注水次数:河蟹喜清净水质。据观察,池塘每次加注新水后,河蟹摄食量有较大增长,并且受水流刺激易蜕壳。因此,在水质相对稳定没有变化的前提下,适当减少换水次数,控制蜕壳,也能控制幼蟹的早熟。   5、螃蟹养殖中推迟蟹苗放养时间:各地可根据当地河蟹育苗期的具体情况,在保证蟹苗质量的前提下,尽量购买后期苗,用缩短培育期的办法,控制幼蟹出池规格和成熟个体。   6、大蟹分塘单养:在 7-8 月份,将规格已达每千克 100 克左右的大幼蟹,从培育池中捕出分塘单养并实施弱化培育,控制生长速度,减少早熟个体。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声明:本网站论坛中所有人发言不代表中国养殖人社区的观点。 Syc163.Com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2.0
Processed in .02734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