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中国养殖人社区 index.asp

中国养殖人社区,养殖人的网上家园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锯缘青蟹与脊尾白虾混养技术

1楼
ivws 发表于:2011/2/15 9:21:00
 脊尾白虾隶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长臂虾科、白虾属,分布于全国沿海,其产量仅次于中国毛虾和中国对虾,居第三位。该虾体较大,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除鲜食外还可以加工干制虾米,质量很好。

    脊尾白虾生长迅速,适应性强,对养殖池塘的要求不高,是优良的海水养殖品种。近年来已进行了脊尾白虾与锯缘青蟹混养生产,经济效益显著。脊尾白虾与锯缘青蟹混养主要有以下技术措施:

    1.虾苗的中间培育

  刚捕获的虾苗,体长一般在0.7~1厘米,每千克6万~12万尾。由于虾体幼弱,摄食和适应环境的能力较小,如直接放入大水体易受风浪、敌害生物威胁而遭受损失,直接投放锯缘青蟹池中混养,更易被锯缘青蟹残食,因此需要经过一个小水体的中间培育阶段。
    用于中间培育的池塘面积一般为1~2亩,水深0.8~1米,可专门修建,或利用大池的深沟,或在大池中设置聚乙烯网箱暂养培育。虾苗约经20~40天培育后,体长一般可达2.5~3厘米,便可转入大池养成。

    2.苗种放养

  先放虾苗的,须待脊尾白虾体长至2.5厘米以上再放养锯缘青蟹苗;如先放蟹苗时,可放养经中间培育体长达2.5厘米以上的脊尾白虾。虾、蟹混养时,可采取锯缘青蟹为主体,辅以适量脊尾白虾养殖。一般每亩放养蟹苗600~l200只时,混养体长2.5~3厘米的脊尾白虾苗3000~6000尾。脊尾白虾在池内能自然繁殖,放苗量不宜过高。

    3.养成管理

  脊尾白虾食性杂而广,动、植物饵料均可摄食。一般在锯缘青蟹饵料充分时,不必另投饵。如锯缘青蟹饵料不足,每亩可日投1.5~4千克的农副产品下脚料,并根据脊尾白虾生长、活动及天气等情况进行调整。投饵量宜少不宜多,饵料分散投在滩面和池塘四周,防止锯缘青蟹争食而相互残杀。
    水质好坏直接影响脊尾白虾的生长和存亡。做到勤换水,通过换水来改善池塘水质,带进丰富的饵料。排水时应将底层闸板拉起,便于底部污水排出池外。
    巡池时应注意观察脊尾白虾摄食生长、池塘水色等情况,严防泛池。发现脊尾白虾在早晨浮头,要立即打水增氧。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声明:本网站论坛中所有人发言不代表中国养殖人社区的观点。 Syc163.Com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2.0
Processed in .02734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