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中国养殖人社区 index.asp

中国养殖人社区,养殖人的网上家园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罗非鱼产业链的问题与重建

1楼
陈诏 发表于:2012/10/31 16:40:00
 罗非鱼目前的销售价格最近的一年多里都正运行在低于养殖成本线的区间,已经有足够长的时间让一些养殖者破产。一个无节制的市场是一个怪物,死的人足够多了,所有人都失去信心的时候,价格就会重启爬升的征程,直到它积累足够下次祭旗的人头,然后再价格次崩溃。

  罗非价格高企的时候,居安思危会让人错过精彩的赌局(可笑的是罗非市场从来就没有安全过),既然畅旺的时候不说扫兴的话,就把话留给落井下石的时候用。

  中国大陆的罗非养殖大规模发展可以说是完全因为加工出口兴起引发的需求所推动的。罗非养殖先在台湾兴起,台湾人的加工厂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拓展了罗非鱼消费的国际市场。然后他们的加工厂投资到大陆,他们的获得低成本的劳动力优势的同时也推动了大陆的罗非养殖,甚至那时候连罗非种苗都是从台湾空运过来的,之后他们获得了低价原材料的国际市场优势。

  台资首创了罗非产业链,也垄断了当时的产业链。他们做高端产品,利润空间大,盈利能力理想,大陆投资人只能步其后尘、摸入门的路径。那时候也埋下罗非产业链畸形发展的隐患。

  从几个角度去看这个体系的运作脉络:

  出口加工厂盈利模式:利润=(销售收入+退税)-(原料成本+经营成本)

加工厂采购罗非鱼,然后加工成罗非鱼制品,然后出口,获得收入。其中退税和经营成本是变动相对较小的参数,变动较大的是销售价格和原料价格,这两项的相对变动就是当前这个当今罗非产业链问题的全部。

利益链: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我曾在一篇旧文中讨论过鱼中在产业链中的角色,当然也是另一个分享养殖户利润的人。鱼中对于加工厂来说有重要的融资能力,也有可能成为对产业波动推波助澜的人。
产业链流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其中罗非鱼原料必须获得《备案养殖场原料供货证明》才能让其罗非鱼制品通过出口检验检疫的出口许可。

加工厂获得退税的必要条件是养殖场的供货发票或原产地证明(各地可能略有不同)。

依据上述脉络我们大概分析一下当期罗非产业所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背后的一些原因。以下一些观点都应有大量的数据佐证,但本人因资料有限而无法提供数据来源。

必须留意到,近几年罗非鱼制品出口价格一路走低,但实际出口量未曾减少,甚至有增长。交易价格的下跌,人民币升值、外商购买力下降、中间商搅局都有影响,但他们不是价格下跌的根本因素,尤其在跌破成本价的时候。所以排除其他因素,可以假设罗非鱼“供大于求”。买方市场自然价格低。相反地,2010年价格突然飙升也是由于当年罗非鱼供应短缺所导致的。

而养殖面积急剧增长,养殖密度增加就是导致原料供过于求的原因。继广东之后,广西和海南大力发展罗非鱼养殖,2008年至今,估计罗非鱼养殖面积翻倍。其中海南所增加的罗非产量只能用于出口,内销极少。目前国内罗非成品鱼的年产量估计达120万吨,其中超过一半用于出口。

导致罗非养殖面积急剧增加的原因有几个,如先行的养殖户有利可图、政策鼓励、饲料厂赊销推动、次级土地被开发利用以及禽畜养殖的配套需要。

几年前台资加工厂的生意模式在被大陆商人大规模复制后,罗非鱼出口加工厂数量和产能急剧增加,所以国际市场罗非鱼制品也供过于求。据称2011年的罗非鱼制品出口数量估计至少33万吨,而2008年的数量是22万吨。

由于加工厂数量太多,加工厂在对外销售上之间爆发了激烈的价格竞争。要打价格战,他们首先做烂了《利润表》,仅以出口退税和罗非鱼加工的副产品(下脚料)盈利;继而涂污《资产负债表》,通过大量拖欠原料供应商(主要是鱼中)的货款而获得周转,也引发迄今为止最严重的行业资金链问题;最后必然是牺牲《现金流量表》,加工厂的行为跟恶劣环境下的其他商业的行为一样,价格战的输家为维持周转不惜亏本销售、高利贷,最后有人败走麦城。倘若加工厂内耗是成王败寇的话,在这个漫长的战斗过程中由始至终的输家就是全体养殖业者。

价格战极其消耗弹药,加工厂的最佳弹药便是廉价的罗非鱼原料。2011年养殖一斤罗非鱼的成本达4.2元或以上。主要构成如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其中饲料成本占最主要,所以立体养殖的罗非鱼是最有可能大幅度降低饲料成本的养殖方法。与传统摄食青饲料的四大家鱼不一样,中国引进罗非鱼以后才大规模利用禽畜粪便,产生了较好的环保和经济效益,确立了立体养殖在中国养殖模式的重要地位。但利用粪便饲养罗非一直备受外国诟病,比起纯饲料养殖的罗非,其细菌和药物残留的风险似乎会更大一些。所以罗非产品贸易中经常遇到因为检验不及格遭到国外海关扣押或退柜。

在国际游戏规则要求下,中国政府采取了出口商品检验检疫制度。针对罗非鱼正,出口检验检疫部门要求只有注册出口备案的养殖场在经过规范养殖的罗非鱼地才能进行出口原料供应,所谓“规范养殖”需要遵从更多细节。从管理方法、饲料、药品等都有明确的要求,从根本上包含了一个“透明化”食品生产的道德诉求。一些地方政府的养殖细则也明文要求,不得向水体投入禽畜粪便。也就是说,立体养殖方法养出来的罗非鱼用作出口是违规行为。加工厂打出口价格战的弹药正是这些低价的立体养殖罗非鱼。

既然出口“猪粪”罗非违法,加工厂是如何瞒天过海的呢?

第一个是文件造假,通过虚构的《备案养殖场原料供货证明》使其原料身份洗白。实际上检疫部门对《供货证明》审核不是严格,加工厂和备案养殖场一旦达成交易,只要不超出当初备案时核定的生产能力,养殖场就可以开出比实际生产力大得多的《供货证明》。其中以水库最为方便,一方面外国客商认为水库是上游水源,干净程度高;另一方面水库一般水面很大、租金便宜,其核定的生产数量有很大的裁量空间。一般来说平原标准养殖池塘的核定产量为2吨/亩左右,这与实际产量接近。而水库的核定产量在1吨/亩左右,本身已经大大超出大多数水库的实际产能。我见过最夸张的一个是广西合浦于2008年核定一个1000亩的网箱养殖水库,其核定产能为1800吨,相当于整个水库的水面被网箱铺满后,单位产能比茂名大多数鱼塘的实际产能大一倍。正常情况下大水库的平均水面产能不会超过0.25吨每亩,小水库会高一些。

第二个是检验检疫造假。实际上在原材料抽检过程中,加工厂一般提交没有药残的原材料给检验人员,所以轻松过关。但实际上国外海关的抽查一般难以造假,特别是美国等发达国家,尤其是价格战的这两年,退柜的数量数十,其中以立体养殖为主的广东加工厂为甚。

我们几乎可以认定,无造假行为的加工厂就无打价格战的资格。而在加工厂圈内,存在行内人士经常称之为“垃圾厂”的罗非鱼加工厂。因为鱼中收鱼转卖给加工厂,鱼中是没有任何检测能力的,而有些加工厂对原料采购比较严格,经常出现货物被加工厂拒收的现象,这些次品罗非鱼一般会被拉往“垃圾厂”,当然价格会比市场价格低10%到20%。这些“垃圾鱼”的制品一般会在与其他厂家的优质产品同台竞争中价格取胜。不要怀疑这些“垃圾厂”的真实性,他们甚至是公营资本的。

    从以上信息我们可以大概估计一下广东和广西立体养殖罗非的出口规模有多大:把水库备案养殖场的供货数据乘以70%至80%就接近当今立体养殖罗非的出口量。作为监管部门,他们并非不知道漏洞的存在,通过认证溯源、对照增值税发票、检测养殖记录、采购记录和产能抽查等,都可以轻易发现养殖场和加工厂的马脚。但管理制度的落后,他们却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

广西助农畜牧科技有限公司网店主要经销水针、粉针、粉剂、 预混剂、添加剂、养殖器械、农业图书、音像、除四害产品等,产品包括批发、零售、混批、均是正规国标产品请放心购买,销售产品已覆盖全国各地,店铺每天访问量超过3000次。年销售额达500万以上。目前公司经营两家网店。
淘宝网畜牧类第一网店—广西助农畜牧科技超市淘宝店:http://gxzn99.taobao.com/
拍拍网畜牧类第一网店—广西助农畜牧科技超市拍拍店:http://shop.paipai.com/2318003978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声明:本网站论坛中所有人发言不代表中国养殖人社区的观点。 Syc163.Com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2.0
Processed in .03125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