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中国养殖人社区 index.asp

中国养殖人社区,养殖人的网上家园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潮间带鲍池养海参技术

1楼
syqin001 发表于:2010/12/5 11:05:00
近年来,养鲍池的利用率及效益很低,不少地方的池子几近废弃,导致生产物资、设施的极大浪费。在潮间带养鲍池堆石养殖海参能够有效改变这种被动局面,实现养鲍养参一举两得。

  1.场地选择  
  养参池应选择潮流畅通,风浪较小,盐度稳定,没有污染且野生海藻较多的岩礁底质的海区。特别注意多雨季节不应有大量的淡水注入。

  2.块石垒法  在池内要顺着潮流的方向堆积块石,以防风浪将其冲毁。块石的大小以10~20公斤为宜。垒石时距坝埂应达0.8~1米,每排石的宽度以1米为宜,高度为1.2~1.3米,摊间距0.5~0.6米,池埂的水泥坝高度在2米以上,

  3.参苗投放  
  为了在生产上缩短养殖周期,投放的海参苗以1龄参苗为好,大小在50克左右,应选择体表无伤,活力较强,参刺完整,内脏无排出的参苗。于6月初按每亩8000~10000头参苗投放,到第二年的6月左右每头参的重量可达到150克,养殖成活率80%以上。

  4.水质控制  
   养参池的水位应在1.5~1.6米,夏季多雨的季节至少达到1.8米,以防止池水盐度波动较大,影响海参的正常生长。另外,炎热的夏季池子的水位应尽量保持高水位。并且多纳勤换,使养参池水温尽可能降低。寒冷的冬季纳满水少换水,保持适温,使海参快速生长,个体增重显著。

  5.饵料投喂  
  海参主要以泥砂中的底栖硅藻及海藻的腐殖质、有机碎屑为饵科,因此,生产上应多投喂海带、鼠尾藻、海带草等磨碎与海泥(刮取池底表泥)的混合物。也可将捕捉的鱼、虾、蟹及螺磨碎与地瓜粉、玉米粉及海泥混合投喂。投喂量为参体重的10%左右,每日投喂两次,傍晚的投喂量占80%,早晨占20%,夏季及寒冷的冬季依情况确定不投或少投。

  6.日常管理  
  注意收听天气预报防止大量淡水注入:不论白天还是黑夜都要有专人看管,以防偷窃,科学地进行水位调整,防止海参逃入大海,造成不必要损失;勤于观察海参的生长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经常检测水质状况,以便采取相应措施;防止油污及有关化学物质污染侵蚀养参池。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声明:本网站论坛中所有人发言不代表中国养殖人社区的观点。 Syc163.Com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2.0
Processed in .02344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