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中国养殖人社区 index.asp

中国养殖人社区,养殖人的网上家园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俄罗斯虹桂鱼养殖技术

1楼
技术员B 发表于:2011/8/22 10:24:00
俄罗斯虹桂鱼(hotg tinca)隶属于鲤科、雅罗鱼亚科、鱥鱼属,广泛分布于俄罗斯西北部、欧洲内陆、河流、湖泊,我国仅分布于新疆的布尔津地区。1999年,佛山市顺德区农业部门从新疆额尔齐斯河流域引进虹桂苗种2000尾,经过6年的养殖试验,对其生物学特性及养殖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初步成果。 一、生物学特性  1. 虹桂鱼呈橙红色,头短,口小,细鳞,背部呈青黑色,腹部色淡,鳍显黑黄色。虹桂鱼属底栖性鱼类,生存水温0-38℃,适宜生长温度为14-28℃,水温 32℃时停止摄食。虹桂鱼喜静怕惊,怕强光,性温顺,耐低氧,喜集群生活。天然环境中性成熟年龄在3龄以上,在养殖环境中性成熟年龄可提前。性成熟的虹桂鱼雌雄差异大,雄鱼腹鳍的第一鳍条粗大,雌鱼的腹鳍不分支,鳍条较小,尾鳍微凹。卵属粘性卵,成熟卵径为0.45毫米左右。成熟雌鱼的怀卵量为 50-300粒/克。  2. 食性 杂食性,可食水底腐败的有机物。鱼苗阶段主要摄食浮游动物。人工养殖可投喂各种商品配合饲料,体重30g以上经驯化可摄食颗粒饲料,并且集中抢食。  3. 生活习性 喜欢生活在水草茂盛、溶解氧充足的江河、水库、湖泊中,耐低溶解氧。低栖下层鱼类,常活动到水面觅食。皮肤具有呼吸功能,离水可长时间不死亡。最适生长pH值为7-10,生存水温1℃-4℃,适宜生长水温为22℃-28℃。冬季鱼体钻入池底泥层越冬。  4.生长 在天然水域中产量不大,最大个体约7.5kg。人工养殖2年体重可达500g,当年幼鱼一般可达50g-80g,商品鱼规格一般为300g-800g。  5.繁殖习性 与鲤鱼相似,性成熟年龄为2年-3年,可在自然条件下产卵,产卵温度为20℃-26℃。新疆地区一般5月份-7月份水温21℃-25℃时亲鱼发情产卵。   二、繁殖与孵化  1.雌雄鉴别 生殖季节,雄性亲鱼腹鳍较大,呈半圆形;雌性亲鱼腹鳍较小,末端稍尖,生殖孔外突,呈桃红色。  2.自然繁殖 条件适合,则在长有水草的池塘中自然繁殖。5月份-7月份,亲鱼性成熟,水温20℃-26℃下发情产卵,粘性受精卵附着于水草或池壁上,2天-3天可自然孵化出鱼苗。  3.人工催产 通过人工注射催产激素促熟排卵,一般雌性亲鱼每千克鱼体用量LRH-A计20ug-30ug,或者用HCG计1000IU- 1200IU,雄性亲鱼剂量减半,一次注射即可。  挑选成熟亲鱼,雌雄比例1:1.5,注射催产激素后移入产卵池,在微流水刺激下,经15小时-20小时亲鱼发情后布置鱼巢,待鱼巢布满受精卵后将鱼巢放入孵化池。水温22℃-24℃条件下,16小时-18小时稚鱼破膜,孵化出鱼苗。也可进行人工授精,受精卵经过人工脱粘后放入孵化环道或孵化缸中孵化。    三、苗种培育  1.水花培育 培育池2亩-3亩为宜,水深1.5m左右。放养前应施用有机肥,确保有足量的浮游生物作为开口饵料。每亩放养水花10万尾-20万尾,根据水质水色每天泼洒适量豆浆,透明度保持10cm-15cm即可。  2.鱼种培育 培育池中放养体长2cm-3cm鱼苗,放养密度 6000尾/亩-8000尾/亩,要求鱼苗规格一致。饵料供应以培育浮游动物为主,前期投喂适量鱼粉或酵母粉,以其吃尽为宜。规格达到体长5cm以上后,可驯食颗粒饲料。颗粒饲料粗蛋白含量要求32%-34%,并实行定点、定时、定量投喂。经过5个月-7个月养殖,鱼种规格可达到50g/尾-80g/尾,亩产量达到200kg。    四、成鱼养殖  1.精养 池塘面积3亩-5亩,每亩放养体长8cm-15cm的鱼种1500尾-2500尾,投喂含粗蛋白28%-32%配合颗粒饲料。施主肥时,有机肥与无机肥可结合使用,但要注意调节水质,适时加注新水。精养时不宜混养鲤、鲢、鳙等食物竞争激烈的鱼类,可适量混养草鱼,经5个月-7个月养殖,亩净产可达到400 kg-700 kg。  2.混养 在主养鲤、草鱼、罗非鱼等的池塘中混养虹桂,可以替代鲢、鳙鱼,以清理塘底剩余残食,并摄食水中浮游生物。但不宜与鲢、鳙鱼同时混养。每亩池塘混养虹桂200尾-300尾即可。   五、病害防治  虹桂鱼抗病力强,病害少,鱼苗期成活率可达85%,成鱼期成活率可达98%以上。常见病主要有烂鳃、肠炎、疖疮、腐皮等疾病,治疗方法可参考常规鱼类病害的防治。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声明:本网站论坛中所有人发言不代表中国养殖人社区的观点。 Syc163.Com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2.0
Processed in .02734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