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中国养殖人社区 index.asp

中国养殖人社区,养殖人的网上家园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市场价格稳定 基本无病害 黄鳍鲷养殖只赚不赔

1楼
陈诏 发表于:2012/2/1 10:41:00

黄鳍鲷的市场终于迈进了西南。据农财宝典记者了解,由于西南市场需求量的日益增加,黄鳍鲷的已经不仅仅限于华南地区消费,“现在每天单单往广西那一片发出的鱼就超过7000斤了。”黄鳍鲷鱼中陈老板告诉农财宝典记者,市场开拓的成功,可能会加快黄鳍鲷养殖量的增长速度。不过他也很担心这个事实的到来,“现在价钱好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养殖量少,一旦量上来了,价钱就不好说了。”

  据了解,目前黄鳍鲷的价钱稳定在22元/斤左右,几年以来并未出现太大的价格波动。“这条鱼还是可以的,比较保险,但是想赚大钱、快钱也不太可能。”番禺海鸥岛某养殖场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此表示。

  苗种海捕为主

  据资料显示,黄鳍鲷广泛分布于我国东南沿海近岸海域,适盐范围较广,在盐度为0.5-43之间的海水中均可生存,在半咸水中生长最佳。目前在福建漳浦、东山、广东沿海的珠海、汕头、番禺等地均有人工养殖。

  黄鳍鲷苗种目前主要还是以海捕为主,人工鱼苗所占比例非常小。据何场长介绍,每年从11月底开始就有海捕苗上市,一直持续到12月份,都陆续会有苗种供应。因为黄鳍鲷的养殖量目前还不是很大,所以由市场本身所导致的苗种行情波动并不大,影响苗种价格的最主要原因是天气。“如果在黄鳍鲷繁育季节天气适宜,那么海捕的苗种量就会相对较多,价格也会随之相应地降一点。如果海捕量少,那价格自然也会上升。”何告诉农财宝典记者,今年海捕苗的价格在6、7分/条左右,而这个价格去年只有3、4分/条。价格之外,苗种来源地也相对单一,主要来自阳江、汕尾以及福建三地。何介绍说,每年这三个地方的苗种供应都不稳定,有时其中一个地方多一点,另外一个地方少一点,但主要供应地主要是这三个地方。

  何场长介绍,除了投海捕苗直接进行养殖的方式之外,也可以选择养大苗。所谓的大苗就是在11月份购买海捕苗之后,暂养至第二年清明前后,苗种可以从1公分左右,生长至3—4公分的大苗,一般这种规格的苗价格相对较高,所以也有人愿意进行标粗之后赚取差价。据何场长介绍,去年大苗的价格卖到了0.5元/尾左右。虽然说价格高,但是标粗必须面临一个成活率的问题。“我见过最好的成活率也就3、4成,还有更低的,所以这个钱也不是那么好赚的。”据了解,目前广东地区已有苗场采用人工育苗,春节前后供苗量较大,价格在0.1-0.2元/尾。“不过因为养殖量少,苗种需求量少,自然捕捞苗即可满足,很少苗场在进行人工育苗。”

  首要注意是温度 基本无病害

  何场长告诉农财宝典记者,黄鳍鲷从2公分的苗养到18个月后上市,也只有3—5两的规格。而且同一批苗不可能同时长到此规格,因此一塘鱼全部出完的话,需要两年的时间。“也有人养大到1斤的鱼再卖,不过比较少,时间大约需要3年。”何介绍说,因为价格基本上稳定,没有搏价钱的条件,所以考虑到饲料等养殖成本,养大鱼的目前还比较少。养殖面积不算太多,是黄鳍鲷的价格能够一直保持比较稳定的重要原因。而养殖周期、养殖投入较大,是影响养殖面积扩大的两大因素。

  据了解,水温是影响黄鳍鲷养殖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黄鳍鲷的适宜温度在17℃—27℃,高温时期,鱼极容易感染寄生虫和细菌性疾病,所以此时期要特别注意降温和消毒;低温时期要注意保温,即使在广东,越冬期也最好盖温棚。何场长告诉农财宝典记者,据他养殖的实际观察,一般在14.5℃以下鱼就不怎么吃料,但是由于水温低导致冻死鱼的现象还比较少。“像番禺这边池塘的水温,即使冬天,对黄鳍鲷的生存也不会造成威胁,主要是影响吃料,如果想长得快一点的话,一般都会选择搭冬棚。”

  黄鳍鲷放养密度没有一个固定数据,一般可根据具体生长情况做出相应的调节。据了解,苗种塘密度相对较高,可达4—5万尾/亩,养到3—4个月左右一般会出现生长不均匀的情况,这个时候就及时进行分塘养殖。经过一定的密度调节之后,一般等到成鱼阶段,每亩的养殖密度大概在7000尾/亩左右。在养殖日常工作中,黄鳍鲷的管理相对简单,不会出现大面积的爆发病害,“不过还是要特别注意水质的变化,注意观察池塘是否出现死鱼等。”何场长介绍说,类似的清塘、消毒以及增氧,和其他养殖品种相比,黄鳍鲷的操作基本类似,“甚至说还更简单。”

  据介绍,目前还没有专门的黄鳍鲷饲料,因此鱼苗阶段主要以鳗鱼料作为饵料,也可用冰鲜进行投喂。成鱼同样也可以选择用冰鲜饲养,不过目前最多的是使用海水鱼料。“投喂方法很简单,一天喂两次,早晚各一次就行了。”何场长说。

  价格稳定 销路逐步打开

  据介绍,黄鳍鲷商品鱼价格一般半斤以上22-23元/斤,150-200克的价格在15-17元/斤,500-100克的价格在9-10元/斤。福建地区养殖黄鳍鲷主要以在虾塘中混养为主,到了农历7-8月份,由于养殖户清塘,大量上市,价格短时间内会下跌在8-9元/斤,广东地区则一般为单养。

  “就我了解,近几年来,黄鳍鲷的价格基本上没有波动,一直稳定在20元/斤出头的价位。”何场长告诉农财宝典记者,这条鱼的养殖成本大概在15元/斤上下,也就是说,虽然盈利不多,但从往年的养殖情况来看,基本上都是只赚不赔。

  据了解,黄鳍鲷的消费市场以前只是局限在华南地区,销售的渠道也主要集中在酒店及菜市场等场所,加工环节基本缺失,因此消费量也一直不大,加上养殖周期较长等客观因素的存在,导致养殖量多年来并没有出现太大的增长。不过经过多年的市场开拓,目前西南地区的消费量正逐步增长。“以前主要是在珠海、湛江等地卖得比较多,最近几年广西还有西南那边的需求量增长比较大,基本上每天从华南发过去的量都在7、8000斤左右,而且一直从年头持续到中秋前后。”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声明:本网站论坛中所有人发言不代表中国养殖人社区的观点。 Syc163.Com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2.0
Processed in .03516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