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中国养殖人社区 index.asp

中国养殖人社区,养殖人的网上家园
共2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转帖]夏季獭兔几种常见病的预防与治疗

1楼
黄秋灵 发表于:2010/5/29 17:11:00
夏季是獭兔疾病多发季节,很多养兔户对夏季养殖感到十分国难,特别是胃肠疾病、球虫病等,因管理不善会造成大批死亡,为了更好使养兔户了解发病原因和预防措施,下面对夏季几种常见病做以介绍,供大家参考,有利于控制疾病的发生。 一、兔膨胀病 主要是由兔胃肠胀气造成的一种消化障碍疾病,本病又称为胃扩张,特别是幼兔贪食过量,食用易膨胀的饲料等,近日呈上升趋势,幼兔多发,治疗不及时,造成死亡。 1、发病原因:兔膨胀病一般由于兔贪食饲料,吃食过量,造成胃内食物大量积聚,由于运动不足,胃消化机能受阻。天气突然变化,幼兔食用过量的饲料后腹部受凉、受潮、寒冷易引起本并的发生,特别是夏季喂带露水的草、豆料饲料、未干的苜蓿易引起兔膨胀病的发生。 2、发病症状:这种病一般养兔人都能看到,病兔腹部鼓大,像鼓一样,胃内充满大量气体,叩诊腹部时发生鼓声,并有疼痛感,活动减少,伏卧不起,严重时呼吸困难,造成喂扩张甚至胃破裂,幼兔发病率高,一般2——3天治愈不好而死。 3.防治措施:1幼兔饲喂时做到少喂勤添,不要喂含精料过高的饲料,夏季不喂露水草,饲喂时要有一定规律,要定时定量,供足饮水,增加运动,保持舍内干燥,防止潮湿。雨天不喂或少喂青绿饲料,夜间做好通风降温工作,减少本病的发生。2治疗原则:减少胃肠积物,恢复胃肠功能,酵剂与缓泻剂相结合的方法,绝食1——2天,使胃肠积物尽快排出。3如果大批发病的,在饲料中拌入兔病康粉剂,可进一步缓解胃肠功能。如果绝食的话,可口服兔病康。4内服植物油5——10Ml、食醋3——5mL,促使胃肠润滑,积物排出,口服苏打片2——4片/次,2次/天。5内服消胀片2片次,2次/天,十滴水3——5滴、萝卜汁10——15 mL,有利于排气,减轻胃肠压力。6在治疗的同时可轻轻按摩腹部,以促进积食及气体排出,同时加强运动。7在治疗的同时可适当口服消炎药,以防止引发其它疾病的发生,采取综合疗法,治愈率较快,对严重者治疗无效时进行处理。 二、幼兔便秘 便秘主要是喂给难以消化的饲料或青绿饲料过量如:豆科类、半干苜蓿。饮水不足或因饲料中缺少某种物质引起幼兔食毛症的发生,食毛后和胃内容物纠集在一起形成毛团粪,引起胃肠蠕动减弱,在肠内形成便秘,幼兔多发。 1、发病症状:患兔食欲不佳或废绝,被毛粗乱,触摸腹部肠内有坚硬粪球,呈圆筒状,排粪困难或不排粪,有时出现磨牙症状,严重时粪球堵塞肠管,出现胃肠臌气现象,治愈率低。解剖后结肠、盲肠处有大量的坚硬粪球,由于长时间不能排泌使肠壁变薄、出血,严重者出现肠破裂。 2、防治措施:当兔发生便秘时,以润滑、轻泻、软化、促进胃肠蠕动的药物为原则。 1口服植物油5——10mL,人工盐2——5g,使胃肠内容物软化、润滑、轻泻逐渐排出体外。 2为加强胃肠蠕动可皮下注射毛果芸果碱0.5——1mL,加强胃肠功能,促使粪便排出。 3为缓解直肠内粪球的硬度,可采取温肥皂水灌肠。操作方法,把兔后头抬高,用气门心缓慢插入肛门深度5——8厘米,然后缓慢注入20——50mL后,用手捏住肛门使其收缩数分钟后,放开兔让粪水流出即可。 该病早发现、早治疗,平时注意粪球的变化,粪便较干时,多喂些青绿饲料,防止便秘的发生,一旦发生难以治愈。 三、腹泻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季较为严重,各种年龄的兔均可发病,断奶后的幼兔发病较高,死亡率也高。 1、发病原因:引起本病的发病因素很多,如饲料不清洁或带泥土的青绿饲料,发霉变质的饲料,被粪、尿污染的饲料,饮水不卫生变质发臭,喂含水份过多的青绿饲料,如:白萝卜等,突然更换饲料,断奶后的幼兔贪食过多,兔舍潮湿,夜间腹部受凉,饲料中粗纤维含量不足等都能造成腹泻病的发生。 2、发病症状:实践中腹泻病的发生一般可分为普通腹泻、消化不良腹泻和由两种腹泻转化而成的胃肠炎型腹泻。但在实践中人们一般分为一般性腹泻和严重性腹泻。 1.一般性腹泻(普通性腹泻、消化不良性腹泻):主要是由幼兔采食量过多,消化不良引起的腹泻。初期粪便软,不成粪球状,食欲减少,精神不佳,如不及时治疗,粪便由软变为稀薄,粥状,有的量多而湿烂或水样状,肛门周围被粪便所污染,体质下降,虚弱无力,严重者造成脱水。有的出现腹部鼓气现象。 2.严重性腹泻(胃肠类型腹泻):多数是由于采食腐败饲料或是由一般性腹泻转变而成,病兔食欲废绝,全身无力,腹泻严重的幼兔粪便稀薄如水,并排出含有气泡和胶冻样的粘液,有恶臭味,由于重度腹泻,呈现脱水和衰竭状态,病兔高度精神沉郁、呼吸急促,常因虚脱衰竭而死,胃肠炎型腹泻对幼兔危害较大,死亡率高,95%的幼兔死亡于胃肠炎腹泻。 3.防治措施:平时加强饲养管理,不喂发霉变质饲料,对幼兔定时定量,防止过量,保持舍内干燥卫生,温度适宜,通风良好,食、水槽定期冲洗消毒,阴雨天不喂含水份多的青绿饲料,更换饲料时要逐渐进行。 治疗原则以止泻、消炎为主,对消化不良引起的腹泻口服酵母片2——3片,或乳酶生3——5片,2次/天,口服庆大酶素2——4mL,2次/天。对胃肠炎腹泻用抗菌、消炎、止泻的药物,如氟哌酸、磺胺咪、敌菌净或肌注庆大霉素2——4mL,卡那霉素2——3mL。对严重脱水的病兔可静脉滴注5%的葡萄糖20——30mL、VC1Ml。对于食欲的兔可喂些干草、树叶、防止喂情操或多汁饲料,饲料添加木炭粉。 四、食毛癖(毛球病) 本病是由于患兔大量吞食自身或其它兔被毛的现象为食毛癖也叫毛球病。幼兔以上年龄的兔都可发生,当兔大量食毛后与胃内物纠集在一起形成毛团。 发病原因:饲料中缺少某种含硫氨酸的物质,如:蛋氨酸、胱氨酸以及微量元素不足,缺少维生素易发生食毛病。饲料中粗纤维不足也可能是原因之一,笼具比较狭窄,只数多,互相争斗,食吞其它兔的被毛而引起本病的发生。 1.症状;患病兔精神不佳,食欲减少,饮水增多,日渐消瘦,便秘发生,排粪困难,粪球中含有较多的兔毛,有时粪球和毛连成串状,形成串毛球,在腹部触摸时可摸到成串的粪球,比较坚硬。 2.防治措施:加强饲养管理,日粮中注意增加含硫氨酸的物质,如:动物饲料、粉、豆粕、花生饼、芝麻饼、炒熟的黄豆等,供给足够的维生素和粗纤维饲料,钙、磷比例要平衡。注意青年兔要单笼饲养,不要只数太多,互相争斗,吞食被毛。当发生食毛病时,对患兔口服植物油5——10mL或人工盐2——4g,温水灌服,停止饲喂1天,逐渐喂给青绿饲料,尽量使毛球排出,注意使用泻药时不易太多,太多易造成肠炎的发生。 五、胃肠炎 夏季是胃肠炎多发季节,是危害幼兔重要病症之一,造成胃肠炎发生的原因有饲料方面的因素,如:饲料管理不善,饲草不清洁,饲料配比不当以及对胃肠有刺激的物质和其它因素,特别在雨季,兔舍潮湿,天气突变,兔舍不卫生,各种应激反应。加之幼兔消化功能差,常因大量采食而发生胃肠臌气,消化不良激发胃肠炎的发生。另外,发霉变质的饲料,饲料被粪便污染,饮水不卫生等都能引起胃肠炎的发生。 1、发病症状:胃肠炎的发生一般比消化不良、腹泻较严重。病兔表现食欲减少或废绝,被毛粗乱,一般先便秘后拉稀,随着病情的加剧,肠内存有大量气体,形成腹部增大,胃肠臌气,有时可听到肠音发出响亮的声音,粪便有时呈绿黑色水样,有时排出带气泡的粘液,有时排出带粘稠半透明状灰白色胶冻样。此时病兔表现病情加剧、体弱、消瘦、脱水,最后衰竭而死。 2.防治措施:首先以加强饲养管理为主,不喂发霉变质腐败饲料,防止饲料被粪、尿污染,保持舍内干净卫生、干燥防潮,饮水清洁,夏季通风降温。雨季以预防为主,早发现早治疗为原则。病兔在初期,防止病情加剧胃肠炎的发生。药物治疗以消炎、止泻、杀菌为原则。1口服氟哌酸3——4片或粉剂2次/天,恩诺沙星3——5mL,2次/天。2食母生3片,大黄苏打2片,温水灌服,庆大霉素2——4mL,2次/天,起到消炎、止泻、健胃防止臌气的作用。3当时食欲时,增加口服VB2,增加食欲调解胃肠功能。总之,胃肠炎发生与管理十分有关,做到预防为主,治疗为辅,早发现早治疗为原则。 六、感冒 感冒是因为天气变化引起的上呼吸道疾病,如治疗不及时,可继发兔的气管炎、肺炎的发生。 1、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天气突然变化、冷热不匀,特别在幼兔抵抗力下降时引起感冒的发生,夏季雨水增多,兔舍潮湿,通风不良,密度大的情况下引发本病。 2.症状:患病兔出现轻度咳嗽、流鼻涕、眼睛无神、食欲减少、闭眼呆在一处,鼻镜干燥,饮水增多,严重者呼吸困难,体温升高,行走无力,肺部感染,有湿度锣音,腹式呼吸。 3.防治措施:首先要做好天气突变的准备工作,保持舍内一定温度,防止温度忽高忽低,保持通风良好,兔舍干燥,夏季密度要减少,防止拥挤,轻者加强管理,口服治疗感冒的药物,感冒胶囊1——2粒,脑必清2片,复方阿司匹林1片,2次/天。对体温高,防止感染继发症的发生可肌注青霉素20——40万单位,安乃近2mL,复方VB22Ml,2次/天,连用2——3天,同时口服复方新诺明2——3片或拌入饲料中饲喂。注意夏季不要缺少饮水,发生感冒时喂给易消化新鲜可口的饲料或青草,来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 七、大肠杆菌病 獭兔大肠杆菌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对青年兔危害较小死亡率低,但对仔、幼兔危害极大,死亡率高。一般群养的要比笼养的发病率高,因为群养的卫生条件要差一些,饲料饮水被污染的机会要大,发病机率要高。本病主要是由大肠杆菌及其毒素引起的一种发病急、死亡率高的肠道疾病,以水样腹泻胶冻样粪便为主要特征,最后脱水、衰竭而死。 1.症状:初期精神沉郁,食欲不佳,粪便较小,然后腹泻发生,腹部臌气,随后出现水样腹泻,伴有半透明胶冻样液体,后肢及后腹部被粪便严重污染,严重者肛门被堵塞,病兔四肢、耳朵发冷,有的出现磨牙症状,幼兔迅速消瘦,眼睛无神,脱水衰竭而死。死亡皮下干燥,胃内充满大量气体和液体,胃粘膜大量充血或出血,十二指肠、盲肠有大量充血或出血,并有半透明胶冻样粘液和气泡,粪便呈黑褐色而有腥臭味。 2.防止措施:本病发病急、死亡率高一旦发生要立即采取相应的措施。在治疗的同时,首先对笼具,产箱,食水、槽进行消毒,加强饲养管理,对断奶后的幼兔饲料更逐渐进行,饲料蛋白质的含量不要过高,满足饲料中粗纤维的含量,饮水中经常加入氟哌酸。病兔要隔离治疗,治疗原则以消炎、止泻为主,可采取1肌注青霉素20——40万单位,氧氟沙星2mL或恩诺沙星2mL,2次/天,连用2——3天。2口服庆大霉素2——4mL/次,肌注氯霉素1——2ml,黄连素1——2mL,2次/天。3口服痢特灵2——3片,一次/天,但量不要过大,量大可引起中毒,口服泻痢停2——3片,2次/天。4为防止大肠杆菌的发生,幼兔40天时免疫大肠杆菌疫苗,可起到预防效果。 八、球虫病 兔球虫病是獭兔最常见而且危害严重的一种疾病,夏季多雨,兔舍潮湿发生。青年兔抵抗力较强,一般呈隐性感染,死亡率低,幼兔对球虫病抵抗力弱,而且易发病,经常引起大批死亡,死亡率可达80——100%,是獭兔养殖生产中发病率、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治愈也会影响正常生长发育。所以要加强饲养管理,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坚持不懈,是控制本病的发生的基础。 1、症状:幼兔发病后一般表现为混合型症状,初期食欲减少,然后废绝,精神沉郁。有的没有任何症状突然死亡,头向后仰,发出尖叫声,迅速死亡。有的出现贫血、臌气、下痢与便秘交替,磨牙、眼球发紫、眼结膜苍白、消瘦、走路摇摆、体弱无力,最后呼吸困难,痉挛或后肢麻痹,倒地角弓反张,尖叫而死。 2、防治措施:首先保持舍内干燥卫生,多雨潮湿季节舍内内外要彻底消毒,地面可用白灰消毒,饲料饮水防止尿、粪污染,经常喂些韭菜、大蒜可起到预防球虫病的发生。在饲料添加抗球虫的药物,如:克球粉、氯苯胍、抗球王、敌菌净等,几种药物要交替使用,防止长期使用一种药物产生抗药性。氟苯胍每百公斤饲料添加150mg,敌菌净每百公斤饲料添加200mg。夏季可喂些马齿苋可起到预防肠炎、球虫病的发生,不妨一试。总之预防球虫病的发生,需要全方位的管理工作,只要认真做好管理与预防工作,就能起到很好效果。(联合会提供)
2楼
玉兔山庄 发表于:2010/6/13 11:22:00
非常感谢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共2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声明:本网站论坛中所有人发言不代表中国养殖人社区的观点。 Syc163.Com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2.0
Processed in .04297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