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中国养殖人社区 index.asp

中国养殖人社区,养殖人的网上家园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羔羊当年育成模式与技术

1楼
fwb816 发表于:2013/1/24 10:48:00
 (一)为何提倡当年羔当年育肥出栏
  我国传统的养羊习惯是饲养“长寿羊”,即一头大羯羊一般养到3~4岁才宰杀上市,经济效益低下,严重制约着肉羊生产的发展。
  1.据调查,生长发育正常的当年生羯羊,到冬季时,体重可达35~40千克,如不宰,经过一个冬春季节,由于采食质量得不到保证,加上低温寒冷气候的影响,体重下降10~12千克。要使体重恢复到原来的水平,还需一定时间的饲养,必然增加饲养成本。
  2.羊的生长增重规律是前期快,后期慢,1.5~2岁时达到体成熟,逐渐停止生长。出生后前3个月骨骼生长最慢,4~6月龄肌肉和体重增长最快,以后脂肪沉积速度增快,到1岁时,肌肉和脂肪的增长速度几乎相等,而饲料报酬则随日龄增长而降低。因此,善于利用羔羊1岁前生长发育快和饲料报酬高的特点及夏秋季牧草营养丰富、气候好的特点,将用于生产羔肉的羯羊在夏秋季放牧育肥或舍内强度育肥,入冬后适时屠宰,能收到节省饲料和增收效果。
  3.实行羔羊育肥和羔羊肉生产,还可提高羊群中母羊的比例,加快了羊群的周转,增加羊群的生产总量和降低饲养成本,减少对草原、牧坡的饲草压力和饲草的浪费,提高单位面积羊肉生产总量和养羊的经济效益。
  (二)羔羊当年育成的模式
  羔羊当年育成即指羊出生1年内达到要求体重(40千克左右)并出栏上市的培育过程。因此,此间(1岁前)所产的羊肉叫羔羊肉,其中把出生后4~6月龄屠宰的羔羊肉称为肥羔肉。为了使羔羊的出生、生长发育、肥育出栏与气候、牧草的营养及市场的需求相适应,充分提高羔羊的肥育效果,就要因地制宜调整繁殖季节,有以下3种模式。
  1.产冬羔的羔羊育肥模式。母羊7-9月份配种,此时,母羊膘情好、排卵多、受胎率高。12月-次年2月份产羔,正值冬春季舍饲,容易管理。4-6月份断奶,羔羊断奶后,牧草返青,营养价值高,与羔羊生长发育高峰相吻合,利用放牧即可获得较好的日增重。8~10月龄体重达40千克左右,即可出栏,为中秋、国庆两节供应优质羊肉。但产冬羔,对圈舍保温条件有一定要求。
  2.产春羔的羔羊育肥模式。母羊在10-11月份配种,次年2-4月份产羔,7-8月份断奶。断奶后放牧加补饲,羔羊在11-12月份体重达40千克,开始出栏上市,为元旦、春节提供优质羊肉。此模式母羊受胎率高,产羔时无需保温条件,羔羊哺乳期生长发育和增膘快。但羔羊断奶后,牧草枯黄,营养降低,要及早补饲。
  3.产秋羔的羔羊育肥模式。母羊在3-4月份配种,8-9月份产羔,在羔羊哺乳后期应加强补饲,使羔羊在断奶时或断奶后1~2个月,体重达35千克左右上市,供元旦、春节食用。对未达到上市体重的羔羊继续肥育,供第2年上市。此模式羔羊成活率高,但母羊配种时体况差,排卵数小,产羔期还影响母羊放牧,哺乳期还需补饲,饲养成本高,且冬季补饲育肥效果差。相比之下,产秋羔育肥模式并不经济,须持谨慎态度。
  根据我国北方的气候特点,牧草、粮食生产情况及养羊规模和方式,较为理想的羔羊育肥方式应为:产冬羔、春羔,羔羊3.5~4月龄断奶,实行放牧育肥或放牧加补饲育肥,在牧草缺乏、饲料充足的地区,可行舍饲育肥。
  (三)配合羔羊当年育成可采取的技术
  1.改变不合理的羊群结构,羊群结构应以繁殖母羊为基础,按照适当比例配置各性别、年龄和用途的羊,以利于组织再生产,降低成本,增加经济效益。各种生产用途的羊群结构要求不同,按年底存栏统计,以产肉为主的羊群,繁殖母羊比例不得低于60%。
  2.以本地母羊或小尾寒羊母羊(多胎型羊)为母本,引入国外肉羊优种做父本,采取杂交或人工授精的方法进行杂交改良,充分利用杂种羔羊从事肉羊生产。
  3.实行早期断奶。实际目的是为了控制哺乳期,缩短母羊羔期间隔和控制繁殖周期,有利于母羊提高配种,使种羊由2年3胎提高到1年2胎。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声明:本网站论坛中所有人发言不代表中国养殖人社区的观点。 Syc163.Com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2.0
Processed in .04297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