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中国养殖人社区 index.asp

中国养殖人社区,养殖人的网上家园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转帖]羊蓝舌病的防治

1楼
小蔡 发表于:2009/3/26 12:03:00

 

蓝舌病是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见于绵羊。临床上以发热、白细胞减少,口和唇糜烂性炎症,蹄冠炎和肌炎为特征。由于病羊发育不良,并带来死亡、羊毛损坏,往往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一、病原与流行特点
  本病病原是蓝舌病病毒。病毒颗粒能在宿主细胞的胞浆里繁殖。病毒非常稳定。病羊是主要传染来源,通过库蠓传播。绵羊感染不分品种、性别和年龄,以1岁左右的绵羊最易感,哺乳期羔羊有一定的抵抗力。本病的发生具有严格的季节性,主要与各种库蠓的活动情况有关。
  二、症状与诊断
  潜伏期为3~8天。病初体温升高达40.5℃~41.5℃,稽留2~3天。在体温升高后不久,表现厌食,精神沉郁,落群。上唇肿胀、水肿可延至面耳部,口流涎,口腔粘膜充血、呈青紫色,随即可显示唇、齿龈、颊、舌粘膜糜烂,致使吞咽困难。口腔粘膜受溃疡损伤,局部渗出血液,唾液呈红色。继发感染后可引起局部组织坏死,口腔恶臭。鼻流脓性分泌物,结痂后阻塞空气流通,可致呼吸困难和鼻鼾声。蹄冠和蹄叶发炎,出现跛行、膝行、卧地不动。病羊消瘦、衰弱、便秘或腹泻,有时下痢带血。早期出现白细胞减少症。病程一般为6~14天,至6~8周后蹄部病变可恢复。发病率30%~40%,病死率2%~30%,高者达90%。多并发肺炎和胃肠炎而死亡。怀孕4~8周母羊,如用活疫苗或免疫感染,其分娩的羔羊中约有20%发育畸形,如脑积水、小脑发育不足、脑回过多等。
  三、病理变化
  口腔出现糜烂和深红色区,舌、齿龈、硬腭、颊部粘膜发生水肿。绵羊的舌发绀如蓝舌头。瘤胃有暗红色区,表面上皮形成空泡变性和死亡。真皮充血、出血和水肿。肌肉出血,肌间有浆液和胶冻样浸润。重者皮肤毛囊周围出血,并有湿疹变化。蹄冠出现红色或红丝,深层充血、出血。心内外膜、心肌、呼吸道和泌尿道粘膜小点状出血。
  四、防制措施
  应做好牧场的排水和灭蠓工作,坚持羊群药浴、驱虫。加强饲养管理,搞好环境卫生。在该病流行区,每年接种疫苗。对病羊可用磺胺类药或抗毒素治疗。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声明:本网站论坛中所有人发言不代表中国养殖人社区的观点。 Syc163.Com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2.0
Processed in .03125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