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中国养殖人社区 index.asp

中国养殖人社区,养殖人的网上家园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羔羊鼓气的诊治

1楼
黄恒 发表于:2014/1/7 18:22:00

羔羊鼓气的诊治

肠鼓气是初生羔羊的一种多发性,死亡率很高的疾病,也叫“胀肚”。
“胀肚”是临床上对肠鼓气俗称,初生羔羊饱食后,喜卧于草地或阴凉处。时间长了胃肠蠕动机能减弱,乳汁不能充分消化吸收,停滞在肠内的食物发酵或由于肠球菌大量繁殖,就会产生过多的气体而“胀肚”。发病羔羊腹部迅速增大,导致持续性腹痛。常于数小时内死亡。


一、发病原因
主要发生在母羊奶较多的羔羊。羔羊往往贪食,饱食后不愿活动,当胃肠机能减弱时,积聚在肠道的内容物分解发酵,或由于肠球菌过量繁殖,迅速产生气体(二氧化碳、氢气、氮气等)。由于气体刺激肠粘膜的感受器肠壁扩张、反射性的引起肠管痉挛性收缩,排气机能出现障碍,肠内产气和排气过程失去动态平衡而呈现“胀肚”腹痛。由于肠管急趋膨胀使腹内压增高,压迫横隔前移,羔羊呈现高度呼吸困难,甚至窒息。胸内压增高后,血液循环发生障碍,又可导致心力衰竭。在肠管继续膨胀情况下,病羔剧烈腹痛、打滚,常导致膈肌和肠管破裂或发生肠扭转死亡。本病在夏季多见。母羊患了乳房炎时,羔羊吃了腐败变质的母乳,也能发生“胀肚”,造成一系列病变过程。
二、症状表现
病的初期,往往易被放牧人员忽视,当病情发展,腹部膨胀明显时,则为时已晚,因而多数病羔的治疗不能收到预期效果。临床表现病羔行走摇摆,站立时疾呆,时起时卧。腹部明显增大,腹壁紧张,尤以右侧为甚,叩诊呈鼓音。听诊腹部,肠蠕动音由弱渐至消失,既不排粪,也不放屁。结膜潮红或发绀,呼吸频数,呈胸式呼吸。脉搏随呼吸障碍而增加。病情严重时常呈全身出汗,前肢肌肉颤抖,甚至全身震颤。若同时伴有胃扩张时,插入胃管可放出多量有酸臭味的气体。
本病发展迅速,有的病羔发病后1~2小时即死亡,多因窒息而死,也有因肠或横膈膜破裂致死。一旦肠、膈破裂,病畜立即安静,但全身状况急趋恶化,短时间内死亡。


三、诊断方式
病羔腹痛明显,腹围迅速增大,腹部隆起,两耳及四肢发凉,全身出冷汗、颤抖,肠蠕动全部停止,叩诊腹部呈鼓音。在诊断上要与急性胃扩张相区别。左侧腰腹膨胀明显,病羔不安和呼吸困难是胃扩张的典型症状,送入胃管时有大量气体放出,症状很快缓解。继发肠鼓气时,一般羔羊有食毛癖病时,腹部鼓胀发生缓慢,病程稍长。
四、预防措施
主要加强初生羔羊的护理,防止其饥饱不均或过食。食后要让羔羊适当活动,避免在牧地躺卧时间过长影响消化功能。放牧人员要勤观察,早发现,快处理,使病情不致恶化,对有食毛癖的羔羊应进行原发病的治疗。母羊患有乳房炎症时应立即停止吮乳,改吃保姆奶或喂奶粉。


五、治疗方法
临床上通常采用排气制酵、清肠通便、镇痛解痉,促进神经机能恢复等综合治疗措施。
1、排气制酵。当腹围显著增大,呼吸高度困难危及生命时,要尽快采取穿肠放气。先确定放气部位,术部剪毛消毒,然后选用16号针头消毒后刺入腹部膨胀最明显处。盲肠放气常在右侧腹肷窝中间,结肠放气常在左侧腹肷窝。放气要缓慢,待腹围缩小后,为防止继续发酵或细菌繁殖,可由穿刺孔注入鱼石脂酒精溶液(鱼石脂5克、95%酒精10~20毫升、加温水100毫升),再肌注入青链霉素各20~40万单位。
2、清肠通便。为了清除胃肠内容物和秘结粪便,可用人用导尿管代替胃灌服液体石蜡油或蓖麻油20~30毫升。也可用胡麻油代替。为排除停滞积粪,加强肠蠕动,可施行灌肠。羔羊灌肠时仍可用导尿管代替,在温水内加入少量肥皂或食盐灌入,水量在200~300毫升。
3、镇痛解痉。当羔羊疼痛不安时,可立即皮下注射10%安乃近2毫升或肌肉注射安痛定1~2毫升。
4、促进机能恢复。对病羔要加强护理,尽可能防止打滚,鼓气停止后防止受寒或过热,要使其安静休息避免饱食。继发肠鼓气应着重治疗原发病。
六、参考处方
1、鱼石脂5克:95%酒精10~20毫升,温水100毫升,放气后随即由注射刺针头注入,加青霉素,链霉素各 20~40万单位亦可口服。
2、蓖麻油(或食油)20~30毫升灌服或用导尿管1次送入胃内。
3、肥皂(或普通食盐,肥皂)适量,500毫升温水化开后胃管灌肠。
4维生素C20毫升1次静脉注射。

山羊养殖技术交流网兽药饲料添加剂厂家直销批发 兽药饲料添加剂养殖器械淘宝网

<!--EndFragment-->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声明:本网站论坛中所有人发言不代表中国养殖人社区的观点。 Syc163.Com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2.0
Processed in .03125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