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中国养殖人社区 index.asp

中国养殖人社区,养殖人的网上家园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我国肉牛产业现状及展望

1楼
秋霜 发表于:2010/12/9 9:03:00
  1、我国肉牛生产概况
    目前,我国牛的存栏总数从1980年的7200万头增加到2003年的1.4亿头;牛肉产量从1980年的26.9 t吨增加到2003年的630.4万t,牛肉占肉类总产量的比例,由1980年的2.0%提增加到2003年的9.1%,并且保持着强劲的增长势头。牛肉年产量仅次于美国和巴西,是世界第三大牛肉生产国。
    我国的肉牛产品主要满足国内需要和一定量的出口,但是出口量较低。中低档牛肉可以满足国内需要,高档牛肉则大部分需要进口,我国每年都需要从国外进口高档牛肉约7000 t,来满足国内饭店和高级宾官的需求。我国人均牛肉占有量为4.3 kg,而世界平均为9.8 kg;世界平均每头牛重200 kg,我国为134 kg;我国牛肉产量占肉类总产量的比重为9.1%,世界为平均为26.1%;我国符合肉牛标准的活牛数量少,符合高档消费标准的牛肉很少,符合出口的高档牛肉和优质肉块的产量更少。所以在国际上缺乏强有力的竞争,质量上难达到牛肉发达国家的市场要求。我国年出口牛肉约2万t ,其中大部分供给香港和其他不发达地区,而牛肉出口价格原远低于美国和澳大利亚等国的出口价格。
    2、制约发展我国肉牛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2.1缺乏专门的肉牛品种
    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培育出自己的专门化肉牛品种,我国是养牛大国,虽然有5大黄牛良种(晋南牛、秦川牛、鲁西牛、南阳牛和延边牛),但是在肉牛蓬勃发展的今天,其作为父本的肉用种质效果和产肉效率,明显低于国外的肉牛品种,比较效益较差,所以导致我国许多良种黄牛场处境很困难。
    2.2牛肉品质不高
    目前,我国的肉牛主要以千家万户分散饲养为主,以中小规模育肥场为铺的肉牛饲养模式。并且大多是牧区放养和农区役牛淘汰后,进行短期强化育肥的,用混合精料饲喂的相对较少,所以牛肉的纤维较粗,口感较差。名、优、特牛肉产品数量不足。这是我国牛肉出口较少,以及高档牛肉仍需要进口的主要原因。
    2.3牛肉制品转化率不高
    目前,我国的肉牛消费还以鲜肉牛为主,牛肉制品转化率较低仅为3%~4%,肉制品仅二三十种,而肉牛业发达的国家牛肉制品转化率为30%~40%,肉制品种类上千种。深加工引进的生产线和配方与外国牛肉制品雷同,生产有特色的中国风味的产品不多,并且很多不适合中国人的口味。
    2.4兽医工作基础薄弱,重大疫情时有发生
    随着畜牧业生产方式的转变,畜牧业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动物疫病已成为制约我国畜牧业发展的重大障碍。目前,我国的兽医工作普遍存在预测预报体系不健全、设备简陋、技术落后和疫病扑灭无足够物质保障等问题,每年由于动物疫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260~300亿元。如危害养牛业的重大疫病——五号病,在我国还时有发生,而其他养牛业发达的国家早已控制和扑灭了该病。
    2.5牛肉的市场占有率偏低
    在肉牛业发达的国家,如美国、巴西等肉牛业占畜牧业的比重在20%~50%,在居民食物构成中,牛肉占30%以上。目前,我国牛肉消费在居民肉类消费中牛肉仅占10%。1980年我国城市居民人均牛肉的消费量是1.0 kg,农村居民人均牛肉的消费量是0.34 kg,到2000年分别增加到2.32 kg和0.75 kg,分别增长132%和120%。但是由于牛肉的单位价格比猪、禽肉高,尤其是高档牛肉,许多人消费不起;牛肉过肥脂肪含量过高,很多人吃不习惯;尚缺乏严格的质量标准或标准不统一,以次充好,好坏不分(如病牛、死牛肉在市场上流通和销售)的现象十分严重,人们对消费牛肉的安全较担忧;有些地方由于风俗习惯不食用牛肉。这些原因,使我国牛肉的市场占有率远不如猪肉和禽肉。
    3、我国肉牛业发展的对策
    3.1确立好目标市场
    根据我国肉牛业的自身优势,以优质和安全为前提,以国内稳定的中低档牛肉消费市场为主目标,在此基础上,按照国内、国际标准,组织部分高档牛肉生产为次目标。生产出符合中国人风味的牛肉制品,满足国内市场的需要和提高出口量。
    3.2培育我国专门的肉牛品种
    在培育肉牛新品种的问题上,为了少走湾路,提高工作效率,我们必须仔细、虚心地研究和学习国外先进的育种理论和经验,特别是英、法、美、澳大利亚和意大利五国的肉牛培育历程作为借鉴。在加强保护我国优良品种的同时,引进外血。国外优良品种(西门塔尔、夏洛来等)对我国地方品种的改良效果较明显,对胴体重一般能提高20%~ 60%以上[1],加大杂交改良力度,争取培育出具有地方良种牛习性的肉牛品种,建立我国自己的肉牛品牌。
    随着胚胎移植技术的逐步成熟和推广应用,对于我国肉牛业的改良无疑是一个契机,因为胚胎移植可以将国外优良肉牛品种以纯种的形式接种到我国当地黄牛体中,借腹怀胎产出纯种“洋牛”。随着胚胎牛的不断增多,我国肉牛良种化程度必将大大提高,从而奠定肉牛产业化的品种基础。     3.3制定并执行全国统一的胴体分级标准
    加入WTO后,市场竞争的关键不仅在质量、价格,而在于谁掌握了规则的制定,谁就占有制定绿色贸易的优势地位。但由于种种原因,我国肉牛业过去很长一段时期内未出台统一的肉牛胴体分级标准,直至南京农业大学制定出“牛肉等级评定方法和标准”,才使得我国牛肉市场有章可循,为我国牛肉质量等级评定提供了科学依据,但目前所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实施该标准或在该统一的标准的框架范围内制定出各品种的分级标准并执行它。在此标准出台之前,我国肉牛业都是参照1997年国务院发布的“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对肉牛屠宰加工企业进行一次清理整顿。所以我们必须根据实际尽快制定适合我国肉牛业发展的各品种胴体分级标准。首先,制定并执行全国统一的胴体分级标准,有利于规范肉牛市场的公平竞争,促进牛肉的国内国际消费;其次,胴体分级(评定)标准对于肉牛业的作用十分重大。实际上胴体分级标准可以看成是对肉牛整个生产过程,从牛的育种繁殖、饲养管理到屠宰分割加工的一个最终总结评价。再次,执行胴体分级对高档优质牛肉生产起着关键的作用。高档优质牛肉生产是现代化肉牛业的核心所在,肉牛产品中60%左右的收入来自于高档优质牛肉。
    3.4 建立理想肉牛胴体的育肥体系
    育肥牛必须含有优良的肉用品种(利木赞、夏洛末、肉用西门塔尔和安格斯等)基因的杂种牛,杂交代数及含血量不限(杂交一代育肥效果最好)。分两种饲养模式:长龄和短龄架子牛,前者为13~18个月,后者为6~12个月。架子牛进入育肥场后,采用全舍饲方式,开始以饲草为主,然后逐渐增加精产,精料要占日粮的60%~80%,青贮及干草占20%~40%,采取自由采食方式。但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架子牛必须健康无病,并具有一定的体重,6月龄体重不低于100 kg,12月体重不低于130 kg;使用1岁以上的公牛育肥必须去势,饲喂3~4个月进行上市。
    在草场资源丰富的地方,应建立草地放牧为主,冬春补饲为辅的草地生产肉牛的优化模式,但应考虑牧草的生长周期和冬春补饲情况,牛出栏时间尽量安排在枯草期之前,大约11月份左右。
    3.5改进和提高肉牛屠宰加工工艺
    改进和提高屠宰加工工艺是提高牛肉质量的关键环节。目前,我国的肉牛屠宰加工市场较混乱,到现在还有许多小作坊在进行牛的屠宰和加工,牛肉质量无法保证。所以必须加强整顿这些小作坊,要求屠宰加工必须在现代化的工厂中进行,牛肉的销售必须有必要的冷藏设备。因为这种加工和销售方式能确保牛肉的质量。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会逐步认识到冷鲜肉(0~5℃处理)在卫生和营养方面的优越性,购买的方向也将会从目前加工程度较低的鲜肉市场转向加工程度较高的冷鲜肉市场。
    3.6建立肉牛业综合性防疫体系
    目前,我国畜牧业的工业化程度不高,比较接近自然,特别是我国的肉牛大部分是放牧饲养为主,所以可以说我国生产出的牛肉是绿色和安全的,但不能忽视防疫体系的建立。肉牛业综合性防疫体系的建立必须以兽医流行病学、家畜传染病学的基本理论为指导,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等兽医法律、法规的要求和养牛生产的规律性,在肉牛生产中全面系统地对牛群实行保健和疫病管理。该体系主要有:消毒、免疫接种、药物预防、驱虫、诊断与检疫、隔离、疾病治疗和疫情扑灭等措施。
    3.7建立相应的销售体系
    销售离不开市场,所以应在主要的肉牛生产地区,相应建立牛肉交易市场,定期召开交易会,促进流通,搞活牛肉市场,使产销顺利进行,促进优质牛肉生产的进一步发展。
    4、我国肉牛业的展望
    新鲜牛肉是我国主要消费倾向,所以国外不可能把新鲜牛肉(价格相对较便宜)用冷链运送到中国市场,且国外现行牛肉价比我国高出很多。同时,在风味上中国人喜食 “土味”,并不青睐洋牛肉。同时,我国畜牧业的工业化程度不高,特别是我国的肉牛大部分是放牧饲养为主,比较接近自然,可以说我国生产出的牛肉是绿色安全的,所以在相当一个时期内,国外牛肉想进入我国中低档牛肉市场比较困难。
    发展养牛业,我们要结合全国畜牧业2015年远景目标规划,有条不紊的进行。目前,我国肉牛产业虽然面临着一系列深层次问题,但是有关各界已开始着手克服,前景仍然比较乐观。据有关资料,目前我国育肥牛、18月龄以下肉用牛的年产量已逾50万t,按国际标准建立的现代化肉牛屠宰加工厂已超过100家,这意味着我国牛肉推向国际市场的商业力量已初具规模,并将引导我国肉牛产业向产业化、现代化方向发展。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声明:本网站论坛中所有人发言不代表中国养殖人社区的观点。 Syc163.Com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2.0
Processed in .04297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