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中国养殖人社区 index.asp

中国养殖人社区,养殖人的网上家园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转帖]规模化养牛场规范化防疫

1楼
朱凤见 发表于:2010/9/15 11:50:00
规模化养牛场规范化防疫 防疫准则: (一)隔离 将牛群控制在有利于防疫和生产管理的范围内进行饲养。 (二)场址的选择 地势高燥,供电有保证和交通方便,背风向阳,利于排污和污水净化,便于设防的地区;同时远离其他动物饲养场及其畜产品加工厂,有相对安全的生物环境。 (三)场内布局 牛场按功能划分为三个区:生产区、生活区、管理区。生活区建在生产区的上风口,管理区在生活区的下风口。生产区内不同年龄牛应分开饲养,相邻的牛舍保持一定距离。 (四)隔离设施 场区外围应根据具体条件使用隔离网、隔离墙、防疫沟等,建立隔离带;生产区只设立一个供生产人员及车辆出入的大门,一个专供装卸牛的装牛台,引进牛的隔离检疫舍;在生产区下风口设立病牛隔离治疗舍,尸体剖检及处理设施等。 (五)全进全出生产系统 在生产线的各主要环节上,分批次安排牛的生产,全进全出,每批牛在生产上拉开距离,以有效切断疫病传播途径,防止病原微生物在牛群中连续感染、交叉感染。 (六)隔离制度 为了严格执行隔离制度,应做到以下几点:本场工作人员、车辆出入的管理要求;外来车辆、人员进入场的隔离要求;场内牛群流动、牛出人生产区的要求;生产区内人员流动,工具使用的要求;粪便的管理;场内禁养其他动物,携带动物、动物产品进场的要求;患病牛和新购入牛的隔离要求等。 (七)消毒 1消毒分类 (1)预防性消毒(日常消毒):是根据生产的需要采用各种消毒方法在生产区和牛群中进行消毒。主要包括定期对栏舍、道路、牛群的消毒(含喷洒50倍活力99生酵剂保健液),定期向消毒池内投放消毒药等;人员、车辆出人栏舍、生产区的消毒等;饲料、饮水乃至空气的消毒;医疗器械如体温计、注射器等的消毒。(2)随时消毒(及时消毒):牛群中个别牛发生一般性疫病或突然死亡时,立即对其在栏舍进行局部强化消毒,包括对发病或死亡牛的消毒及无害化处理。(3)终末消毒(大消毒):采用多种消毒方法对全场进行全方位的彻底清理与消毒,主要用以全进全出系统中空栏后或烈性传染病流行初期以及疫病平息后准备解除封锁前均应进行大消毒。 2常用消毒方法 (1)物理消毒法主要包括机械清扫刷洗、高压水冲洗、通风换气、高温高热(灼烧、煮沸、烘烤、焚烧等)和干燥、光照(日光、紫外线照射等)。(2)化学消毒法采用化学消毒剂杀灭病原是消毒常用方法之一。使用化学消毒剂时应考虑病原体对消毒剂的抵抗力,消毒剂的杀菌谱、有效浓度、作用时间、消毒对象及环境温度等。(3)生物学消毒法对生产中产生的大量粪便、污水、垃圾及杂草等利用生物发酵热能杀灭病原体(一般加入活力99生酵剂粉剂直接发酵、二是定期喷洒50倍保健液于舍内和牛身),有条件的可将固液体分开,固体为高效有机肥,液体用于渔业养殖,同时在牛场内适度种植花草树术,美化环境。 3消毒设施和设备 消毒设施主要包括生产区大门的大型消毒池、牛舍出人口的小型消毒池、人员进人生产区的更衣消毒室及消毒通道、消毒处理病死牛的尸体坑、粪污发酵场、发酵池等。常用消毒设备有喷雾器、高压清洗机、高压灭菌容器、煮沸消毒器、火焰消毒器等。 4消毒程序 根据消毒种类、对象、气温、疫病流行的规律,将多种消毒方法科学合理地加以组合而进行的消毒过程称为消毒程序。例如全进全出系统中的空栏大消毒的消毒程序可分为以下一些步骤:清扫→高压水冲洗→喷洒消毒剂→清洗→薰蒸→干燥(或火焰消毒)→喷洒消毒剂→转入牛群。消毒程序还应根据自身生产方式、主要存在的疫病、消毒剂和消毒设备设施种类等因素因地制宜,有条件的牛场应对生产环节中的关键部位(牛舍)的消毒效果进行检测。 5消毒制度 按照生产日程、消毒程序的要求,将各种消毒制度化,明确消毒工作的管理者和执行人,使用消毒剂的种类、浓度、方法及消毒间隔时间、消毒剂的轮换使用,消毒设施的管理等都应详细规定。 6常用消毒药及消毒方式 (1)氢氧化钠2%-3%的水溶液喷洒牛舍、饲槽和运输工具等以及迸出口消毒池用药,消毒后要用水冲洗,方可让牛进入牛舍;5%的水溶液用于炭疽芽饱污染场地消毒。(2)氧化钙 10%-20%的石灰乳涂剂刷牛舍墙壁、畜栏和地面的消毒;消石灰粉末(氧化钙1千克加水350毫升)可撒布于阴湿地面、粪池周围及污水沟等处消毒。(3)漂白粉10%-20%乳剂常用于牛舍、环境和排泄物的消毒;1立方米的水中加入漂白粉5-10克,可作饮用水消毒,现配现用,不能用于金属制品及有色物品的消毒。(4)福尔马林2%-4%的水溶液用于喷洒墙壁、地面、饲槽等,1%的水溶液可用于牛体表消毒;熏蒸消毒时福尔马林25毫升/立方米,高锰酸钾12.5克/立方米将高锰酸钾倒入福尔马林中,密闭24小时后打开。(5)高锰酸钾0.01%-0.05%的水溶液用于中毒时洗胃,0.1%的水溶液外用,冲洗粘膜及创伤、溃荡等;常与福尔马林结合进行熏蒸消毒。现用现配。(6)过氧化氢溶液1%4%的溶液清洗脓创面、0.3%-1%冲洗口腔粘膜。(7)碘5%碘酊(碘50克,碘化钾10克,蒸馏水10毫升,加75%酒精至1000毫升)用于手术部位及注射部位消毒;10%浓碘配为皮肤刺激药,用于慢性键炎、关节炎等;复方碘溶液(碘50克,碘化钾100克加蒸馏水至1000毫升)用于治疗粘膜的各种炎症或向关节腔、痰管内注入;5%碘甘油(碘50克,碘化钾100克,甘油200毫升,加蒸馏水至1000毫升)治疗粘膜各种炎症。(8)新洁尔灭0.1%水溶液用于浸泡器械、玻璃、搪瓷、橡胶制品以及皮肤的消毒;0.15%-2%水溶液用于牛舍间喷雾消毒。(9)百毒杀适于牛舍、环境和饮水的消毒。10000-20000倍稀释用于饮水消毒;3000倍稀释用于牛舍、环境、饲槽、器具消毒。(10)二氯异氢尿酸钠0.5%-1%水溶液用于杀灭细菌与病毒,5%-10%溶液用于杀灭芽孢,可采用喷洒、浸泡、擦拭等方式消毒;稀释400倍喷洒消毒;消毒场地10-20毫克/平方米(0℃以下50毫克);饮水消毒4毫克/升;消毒粪便用量为粪便的1/5现配现用,不能用于金属制品及有色物品的消毒。(11)乙醇70%乙醇可用于手指、皮肤、注射针头及小件医疗器械等消毒。 一不可盲目接种:养牛场(户)给奶牛免疫接种前,首先应配合兽医部门对本地牛病流行的规律和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否则无的放矢,劳民伤财。 二不可用碘酊消毒:有些疫苗是活菌,可被消毒药杀死,碘酊是强力杀菌药,所以用75%的酒精作皮肤消毒最佳,因为酒精涂抹皮肤后,随体温立即挥发,所剩少许酒精,不会影响疫苗的免疫效果。 三不可一针多用有的兽医人员(饲养者),在注射疫苗时,不换针头,一个针头用于多头奶牛,这样做是错误的,因为奶牛病毒的潜伏期较长,一旦遇到带毒病牛,就会传染其它奶牛,所以必须每注射一头牛更换一个针头,并严格消毒。 四不可过多或过少注射疫苗疫苗注射过多往往引起疫苗反应,过少则抗原不足,达不到预防效果。疫苗使用前应充分振荡,使沉淀物混合均匀。应细看瓶签及使用说明,一定按要求注射,不可过量或减少。 五不可短期内重复注射疫苗疫苗注射后能刺激牛体免疫系统,15天左右产生抗体而抗病,如果间隔不足10天重复注射,就会使前次疫苗产生的抗体与这次疫苗相互作用,降低了奶牛的抵抗力,更容易致病。 六不可给怀孕母牛注射疫苗有的疫苗是一种弱病毒,能引起怀孕母牛早产、流产或死胎,最好在怀孕前或产犊后体质恢复了再注射。 七不可过早给幼犊注射疫苗刚生下的犊牛可以从母体内得到母源抗体,能有效地抗病。如果犊牛过早的注射疫苗,既容易产生疫苗反应,又干扰了母源抗体,犊牛注射疫苗应选择在2个月龄以后,母源抗体逐渐消失时最适宜。 八不可注射无效疫苗疫苗的储存保管都有严格规定,一旦保存不好,就会失去效果,饲养者在购买疫苗时,一定要从正规渠道购买,购买时注意出厂日期,不要买失效疫苗。 九不可给发病牛注射疫苗奶牛生病时抵抗力减弱,这时如果再注射疫苗,可能会加重病情或降低防疫质量,所以在注射疫苗前,要检查奶牛是否发烧、拉稀等。总之,无论奶牛生啥病,都不可注射疫苗,待奶牛彻底康复后再进行免疫。 十不可把疫苗注射在血管中一般疫苗注射都在颈部,而颈部血管丰富,肌肉较少,用长针很容易把疫苗注射在血管内,导致奶牛死亡。所以可选用1.5-2厘米长的针头注射,注射时提起皮肤,用酒精把皮肤消毒后,把针头插入肌肉或皮下,然后回抽一下,看看是否有血液回流,如抽出血液,可拔出针头,重新注射。缺乏注射技术的养牛户,最好请兽医人员给牛注射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声明:本网站论坛中所有人发言不代表中国养殖人社区的观点。 Syc163.Com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2.0
Processed in .02734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