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中国养殖人社区 index.asp

中国养殖人社区,养殖人的网上家园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转帖]肉鹅养殖技术

1楼
琪苏格 发表于:2011/11/17 9:59:00
鹅是食草家禽,一年四季均可放养,饲养6个月,公鹅体重可达6公斤以上,母鹅可达5公斤以上,7个月的母鹅可开始产蛋,公鹅可出售。养鹅要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在饲养管理上务必抓好以下技术要点。

  1、雏鹅的培育。

  雏鹅是指4周龄内的鹅苗,雏鹅在出壳24小时内应给饮水,第一次饮水叫潮口或开水。将0.1%高锰酸钾水盛入水盆或容器内,将鹅头压下调教几次就会自由饮水,随后的饮水中可加入少量葡萄糖。先饮水后开食,开食要喂切碎的青绿菜叶拌米饭或开水浸过的碎米,撒在洗净的浅食盆或塑料布上,让其啄食。喂料时应少喂勤添,让其自由采食,随吃随添。雏鹅日粮组成(%):碎米(玉米)50、豆饼20、米糠12、麦麸11、鱼粉4、贝粉2、食盐0.3;代谢能2828千卡/公斤,粗蛋白质19。一周龄后加1%沙粒,大小以能吃下为宜。日喂6-8次,白天喂4-6次,晚上喂2次,每次让鹅吃8分饱。7日龄时,每天每只鹅用碎米15克、青料37克;至10日龄时,碎米20克、青料75克左右,10日龄后喂给配合料。第2周时,可把精料和青料分开喂,先喂精料后喂青料。视当时天气情况,也可以将鹅放出栏舍放牧,让其采食嫩青草叶,最初的放牧时间不宜超过半小时,以后逐渐延长放牧时间。11-20日龄精料可由熟喂逐渐过渡为生喂,生喂的逐渐转为少浸泡或不浸泡,或必喂配合精料。幼鹅舍要适当保温,垫料要保持清洁干燥,供给充足清洁饮水;保持空气清新,料槽及用具要经常清洗和避免沾染劳腥油腻,因为雏鹅的消化机能尚不健全,易引起雏鹅死亡。雏鹅0-7日龄光照时间为8日龄后逐渐过渡到自然光照。雏鹅的适宜温度:1-5日龄为28℃-30℃。6-10日龄26℃-28℃;11-15日龄22℃-24℃;16-20日龄20℃-22℃;21日龄以后室温应保持在18℃。温度适宜,雏鹅安然无声;温度偏低,雏鹅出现扎堆,易造成死亡;超过35℃,雏鹅出现张口喘气、尖叫、远离热源。

  2、选好后备种鹅。

  每年更新种鹅10%左右,5年龄的母鹅全部淘汰。选后备种鹅是在70-90日龄时进行,主要根据体型外貌、生长发育进行选择。公鹅体态要高昂、体形大、健壮活泼、行动敏捷;母鹅要体态优美、体形适中、眼睛灵活有神、颈脖长。

  3、加强种鹅的饲养管理。

  种鹅的饲养分为四个阶段:

  ①临产期:母鹅一般在7月龄时开产,临产期除放牧外,每天每只补稻谷糠麸150-250克,让其自由采食,并补充钙质。公鹅在3月龄后每天每只补喂200-250克稻谷,促进其提前换羽,以便在母鹅开产前公鹅有充沛精力配种。

  ②产蛋期:以饲喂为主、放牧为辅。日粮配比是谷物与糠麸之比为1:1,每天定时定量饲喂,并供给充足饮水和碎贝壳等矿物质饲料。

  ③停产期:将日粮由精料改为粗料,转入以放牧为主的粗饲期。

  ④孵化期:用内径为45厘米、高20厘米的竹篮作窝,内垫软草,然后将种蛋放在草窝里,一窝12枚,让母鹅就巢孵化,30天后雏鹅便会出壳。

  4、鹅病防治。

  加强鹅病综合防疫能力,实行规范化免疫程序,减少疫病发生,是提高养鹅成活率的关键措施。鹅的主要传染病有小鹅瘟、禽霍乱、大肠杆菌病等,要及时做好防疫注射。在种鹅产蛋前一个月用小鹅瘟疫苗接种,使种蛋中含有母源抗体、从而使雏鹅产生被动免疫。未经小鹅瘟疫苗免疫注射的种鹅,所产种蛋孵化出的雏鹅应在出生后注射抗小鹅瘟血清,每只0.3-0.5毫升。对禽霍乱、免疫多采用禽霍乱弱毒菌苗饮水免疫。饲料中添加抗菌素防止大肠杆菌病和流行性感冒的发生。在10日龄左右要定期驱虫。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声明:本网站论坛中所有人发言不代表中国养殖人社区的观点。 Syc163.Com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2.0
Processed in .02734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