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中国养殖人社区 index.asp

中国养殖人社区,养殖人的网上家园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鹅舟形吸虫病

1楼
112233a 发表于:2010/12/8 17:26:00

舟形吸虫病是由舟形嗜气管吸虫寄生于鹅、鸭等水禽气管和支气管内的寄生虫病,主要危害放养鸭群。其临床特点为咳嗽、气喘和呼吸困难,严重感染者可窒息死亡。世界上很多国家均有发生本病的报道,我国的福建、广东、江苏、安微等省市亦时有发生。但尚未见鹅发病的报道。临床上主要见于青年和成年麻鸭。由于本病偶尔亦感染鹅,因此应引起养鹅饲养户的重视。
1.病原及流行特点 舟形嗜气管吸虫属环肠科,嗜气管属吸虫。虫体主要寄生于家鸭、家鹅及野鸭的气管、支气管,也偶见于鼻腔、气囊和眶下窦。活虫体为暗红色或粉红色,呈椭圆形,大小为6.0—11.5毫米×2.5—4.5毫米。口在前端,无肌质吸盘围绕,无腹吸盘,肠管后部是连续的,并具有数个中侧憩室。卵巢和睾丸位在虫体的后部,睾丸呈圆形,子宫高度盘曲于体之中总。虫卵呈卵圆形,大小为122毫米×63毫米,内含毛蚴。
2.生活史 本虫的发育需要淡水螺蛳作为中间宿主。虫卵由水禽的呼吸道进入口腔,吞下后入胃肠道,随粪便排出体外。刚排出的虫卵内含毛蚴。毛蚴于水中孵出,并钻入淡水螺蛳体内发育至尾蚴。无尾的尾蚴在螺体内形成囊蚴。水禽采食含囊蚴的螺蛳后而遭受感染。童虫经血液循环而入肺,再由肺转入气管,发育为成虫。从感染到发育为成大虫约2—3个月。
3.临床症状 病初见有轻度咳嗽和气喘,以后逐渐加剧。患病水禽精神沉郁,食欲不振,不愿走动,喜卧地,强行驱赶时行动缓慢、无力,严重感染的呼吸高度困难,伸颈张口呼吸,并闻及呼哧声。鼻腔有较多的黏液流出,有时可见喙部肿胀,最后窒息而死。患病禽群普通消瘦,羽毛无光泽,成年母禽产蛋率下降。少数病水禽在躯体两侧伸向颈部皮下发生气肿。将病禽口腔打开,用手刺激咽喉部,有时也能咳出虫体。
4.病理变化 病死水禽较瘦、羽毛粗乱、鼻腔内有浆液性或黏性分泌物,气管内可见数量不等的虫体,虫体附着的气管黏膜充血,并有炎性惨出,严重感染的病水禽肺充血、出血,气囊轻度混浊或有少量纤维素渗出,颈部皮下气肿的病死水禽可见气囊及颈部皮下充满气体。轻度感染的患病水禽,内脏器官未见明显病变。
5.防治措施
(1)禁止到流行地区的水域放养鹅群,以避免鹅误食螺蛳而遭受感染。(2)做好鹅群预防性定期驱虫。常用的药物有丙硫咪唑、吡喹酮、硫双二氯酚等,剂量可参照预防其他吸虫病的方法进行。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声明:本网站论坛中所有人发言不代表中国养殖人社区的观点。 Syc163.Com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2.0
Processed in .03125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