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中国养殖人社区 index.asp

中国养殖人社区,养殖人的网上家园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鹅副伤寒诊治经验

1楼
lanhaigx 发表于:2012/5/8 10:35:00
鹅副伤寒诊治经验

作者:吴 凡    来源:《农村养殖技术》    日期:2012-03-06    查看次数:116    级别: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鹅副伤寒病的病原是沙门氏菌属细菌,其种类很多,该病主要传染源是病鹅和带菌鹅。该病主要的传播途径有:直接经卵传播;经被污染的蛋壳、孵化器、出雏器或育雏器传播;经消化道、呼吸道及损伤的皮肤感染。其他动物以及人均可传播该病。各种年龄的鹅都可感染,尤以3周龄以下的多发。
  辽宁省辽中县某养殖户于2010年2月25日引入2000只雏鹅饲养,因发生该病,雏鹅相继发病死亡,发病率为50%,死亡率为40%。用青霉素、链霉素治疗无效。
  (一)临床症状  
  该病的潜伏期为数小时至数周,主要危害3周龄以下的雏鹅,呈急性败血型为主。病雏鹅表现食欲废绝、口渴、下痢,病初粪便呈稀粥样,后变为水样,肛门周围有粪便污染,干固后常阻塞肛门,导致排粪困难;眼结膜发炎、流泪,眼睑水肿;鼻流出黏液性分泌物;身体衰弱,腿软,不愿走动或行走迟缓,独居一处;呼吸困难。最后病雏鹅出现神经症状,步态不稳,痉挛抽搐,突然倒地,头向后仰,或间歇性痉挛,持续数分钟后死亡,故也称“猝倒病”。
  (二)剖检特征
  经剖检6例病死鹅症状基本相似,表现为身体消瘦、肝脏肿大、边缘钝圆,呈现灰色;胆囊肿大,充满胆汁;肠黏膜充血、出血、盲肠肿胀并有干酪样物质;肾脏苍白;个别死雏有出血性肺炎症状;脾脏充血肿大。
  (三)诊断
  1.临床诊断。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综合分析后可做出初步诊断。
  2.实验室诊断。细菌培养:取病死鹅的肝或心血,接种于麦康凯琼脂平板或普通琼脂培养基上,37℃培养24小时后,染色,观察菌落特点。沙门氏菌在普通琼脂培养基上,形成圆形,表面光滑、湿润、半透明灰白色菌落。在麦康凯琼脂平板上,长出无色小菌落,此易与大肠杆菌相区别。
血清学检查:将其纯培养物和已知沙门氏菌阳性血清作凝集反应,即可确诊。   
药敏试验:分别选用青霉素、链霉素等7种药物进行药敏实验,磺胺嘧啶的抑菌效果较为理想。链霉素、庆大霉素、青霉素敏感性不强。
  (四)治疗
  该养殖户曾使用青霉素治疗无明显效果,后改用磺胺嘧啶等药物治疗效果明显,同时对发病鹅采取隔离治疗,病死鹅进行无害化处理,用“消毒灵”对鹅舍和场地、工具等进行多次消毒,病情很快得到控制。
  用法用量: 粉料或饮水中添加0.5%磺胺嘧啶,连喂4~5天;作大群治疗。
  (五)预防 
  由于该病是经多种途径传播的,因此要综合做好以下工作:
  1.幼鹅必须与成年鹅分开饲养,防止间接或直接的接触。病母鹅所产的蛋不能留作种用。
  2.防止雏鹅感染。接运雏鹅用的木箱或接雏盘于使用前或使用后进行消毒,防止污染。接雏后应尽早供给饮水或饲料,并可在饲料内加入适当的抗菌药物,其用量、用法是每千克饲料加入土霉素0.2~0.4克,连用7~10天,这也是防止发生细菌感染的有效措施。
  3.坚持灭鼠,消灭传染源。鼠类常是该病的带菌者、传播者,它可以污染饲料和鹅舍,成为传染源。
  4.消除该病的有效方法是及时捡出并淘汰病鹅,定期严格消毒鹅舍和用具,净化环境。(辽宁省辽中县北一路75号  邮编:110200)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声明:本网站论坛中所有人发言不代表中国养殖人社区的观点。 Syc163.Com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2.0
Processed in .04297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