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中国养殖人社区 index.asp

中国养殖人社区,养殖人的网上家园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打造中国禽业航母

1楼
陈勇方 发表于:2012/5/10 11:07:00
走进中澳集团现代化的办公大楼,迎面是一幅哥伦布航海时的轮舵。

  但这里的舵手不是发现新大陆的哥伦布,而是荣获“中国农村十大致富带头人”和“大地之子年度人物”的全国工商联农业产业商会副会长、中澳集团董事长张洪波。

  这个生于山东省德州市庆云县张桃符村的山东大汉,以哥伦布横渡大西洋的韧性、敏锐超前的悟性和诚信憨实、知恩图报的品性率领5000多名员工,把一个作坊式的养殖场发展成为拥有32亿资产的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国家扶贫重点龙头企业、中国肉类食品行业50强企业、中国畜禽屠宰百家优势企业。与此同时,这个以肉鸭育种、养殖和加工为主的大型集团企业,肉鸭存栏和年加工量达到5000万只,居全国第一。据行内人士说,北京市场上10只鸭子里面有3只是中澳的。

  企业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百万农民走上了致富之路。其成功的经验被评为联合国扶贫开发案例,向全世界推广。

  张洪波正驾驶着中澳集团这艘“巨轮”,在国际化的商海大潮中搏击前行……

  中澳历程

  养殖起家能人效应

  1987年,年仅21岁的张洪波看准肉鸡养殖行业,他从300只肉鸡养殖起步,开始了自己的养鸡生涯。

  1997年,张洪波的养鸡场已经颇具规模。当时庆云县有一个国有企业康源集团良种肉鸡加工厂,由于经营不善,基本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张洪波果断拿出了养鸡场的全部资金,买下了这家国有企业,命名为“德州中澳禽业有限公司”。

  2000年前后,全国开始流行吃鸭肉,消费市场鸭子走红,养鸭不断升温。2001年,他投资兴建3处种鸭场,引进了世界上最先进的英国樱桃谷父母代种鸭,配套发展了16处养殖基地,并投资1.2亿元建成了年宰杀2000万只商品肉鸭的生产线,配套建成了存栏16万套父母代种鸭的育种场和20万吨的饲料场,正式组建了中澳集团。

  张洪波本人的荣誉也纷至沓来。1994年至1998年先后被德州市委、市政府授予“德州市科技大王”、“十大杰出青年”等荣誉称号;1998年被选为德州市政协委员,同年9月被德州市非公有制经济界评为“优秀青年标兵”;2002年被选为德州市人大代表,同年7月被共青团山东省委授予“全省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荣誉称号。2004年至2005年被德州市委、市政府授予“优秀建设者”。2005年被评为“德州市十大杰出青年企业家”、“山东省十大杰出青年农民”。2006年被评为山东省“最具影响力的新农村当家人”,同年被选为德州市科协副主席,年底荣获“2006年中国农村十大致富带头人”和“2006年大地之子年度人物”荣誉称号。2007年4月被授予“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和“山东省五四青年奖章”。2007年两会期间,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在全国召集了六家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就进军现代农业进行座谈,听取了中澳集团直接带动农民的汇报后,称赞中澳集团是“与民稼穑、为国休戚”。

  2007年7月1日《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实施的第一天,庆云中澳养鸭合作社成立。这是国家开发银行与民委共同支持的第一家农民专业合作社。2008年2月21日山东省工商联农业产业商会正式成立,张洪波当选为商会会长。同年张洪波又光荣的当选为山东省人大代表、北京奥运火炬手。2009年被评为“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并受到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的亲切接见。2010年获得“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受到胡锦涛总书记的亲切接见并颁奖;同年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2011年当选德州市工商联主席,当选低碳山东功勋人物,2012年当选山东势力2011年度山东财经十大风云人物。

  回顾20多年的创业历程,张洪波总结中澳集团发展有三个大的转折点,一个是买断康源肉鸡厂,使企业从村里到县城,出现跨越式发展;另一个就是确定肉鸭养殖加工的发展,使企业成功转型,效益突飞猛进;第三个转折点就是中澳工业园的建成,使企业规模扩大,档次提升,中澳品牌逐渐形成。

  中澳模式

  订单养殖农企双赢

  “中澳植根于农业,发展于农村,立足于农民,深知农民都想致富,但缺资金、无技术、没市场,这就像三条绳子一样捆住了农民致富的脚步。所以,我们在国内首创了以"1235"为核心的中澳模式,彻底解决了束缚农民致富的三大绳索。”中澳集团董事长张洪波如是说。

  2002年,中澳模式发展成为以“1235”为核心的“公司+标准化农场+农户”的订单养殖模式。“1”是指一个龙头,即以集团为龙头;“2”就是两高定价、农企双赢。即高价赊销鸭苗、饲料、药品和高价收购农户的商品鸭,达到农户和企业双赢;“3”就是三赊销,即公司与农户签订订单合同,公司向农户赊销鸭苗、饲料、药品,公司回收农户的商品鸭,实行保护价收购,无论产品走俏还是滞销,保证收购价格不变,现款结算,化解了农民的市场风险,双方形成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联合体;“5”就是五统一,即公司对广大养鸭户实行统一供雏、统一供料、统一供药、统一防疫、统一回收宰杀的服务。这种模式,被业界称为“中澳模式”。

  2007年7月1日,中澳集团又推动成立了全国首家养鸭专业合作社,“公司+标准化农场+养鸭合作社+农户”丰富了“中澳模式”,扩大了农民与企业对话的平台。

  中澳集团借助这种标准化、集约化、契约化、规模化的养殖模式,成功避免了养殖风险,既保证了鸭农的利益,又促进了集团的快速发展。

  实践证明,“中澳模式”实现了农企双赢,催生了一条产业化巨龙。农民利益有保障,“龙尾”有力摆起来,仅庆云就有10多万农民从事肉鸭养殖及相关产业,5000多名员工从事肉鸭加工;企业生产原料有保障,“龙头”高高昂起来,中澳集团由一个作坊式的养殖场发展成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肉鸭存栏和年加工量达到5000万只,居全国第一;标准化农场显威力,“龙身”迅速壮起来,养鸭农场发展到380多处。

  一条环环紧扣的金链条,以利益为纽带,契约化合作,标准化生产,集约化经营,把农场变成了企业的车间,农民变成了企业工人。

  2009年,中澳集团投资7亿元,结合“合村并居”,建设产业带动型新农村“中澳社区”。项目建成后,将有2000多户农民入住新社区变成产业工人,户均年增收可达8万元以上。2010年,集团投资6.4亿元,建设优质肉鸭产业化富民项目,产品大部分出口欧盟。项目实施后,为社会提供8000个就业岗位,通过产业拉动,带动更多农民走上致富路。

  中澳营销

  标准至上决策科学

  在中澳集团,办公区和所有养殖场全部是绿地、硬路。这是按照国际标准设计建设的,按欧盟国家对养殖基地的要求,场区内不能见土。

  “市场不好的时候,我们就宰杀了多存储,等市场好了再销售。一律实行计划生产。计划是经过充分市场论证的,计划不是哪一个部门制定的,而是由公司决策委员会确定的。”张洪波对自己企业的市场信息分析部门很有信心。

  张洪波说,科学的决策归功于公司高素质的管理人员。为此,公司一方面广招天下人才,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聘请专家,招聘大学生;另一方面,每年投入资金对管理层进行企业管理、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等培训,通过培训,使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增长知识,开阔视野。

  在技术创新上,中澳联合中国农科院、山东农业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历经5年研究,研制了鸭血血红素提取工艺。血红素是一种新型高效补铁剂,还是抗肿瘤药物的重要材料,从鸭血中提取血红素在国内尚属第一家。研究鸭骨的充分应用,从鸭骨中提取骨髓膏,剩余部分做成补钙休闲食品和鸭骨浸膏,大大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中澳高度重视科技研发,提升技术含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取得专利20余项,其中包括烤鸭剔骨新工艺等发明专利,自动卸鸭装置、道轨式鸭笼清理系统、去骨烤鸭包装袋、烤鸭烤箱控油系统等实用新型专利。

  中澳设有独立行使质检职能的专业机构,对产品质量享有一票否决权。通过了IS09001和HACCP等国际质量体系认证,拥有自己的检测中心,建立健全了自检自控体系和产品追溯体系。从饲养、生产加工到储藏运输,全过程进行控制,集团产品质量出厂合格率始终保持100%。

  “做就做最强,当就当老大,抢占行业制高点一直是我们中澳集团的追求。”张洪波如是说。面对国内外市场的需求主流,中澳集团领导提出了“凭高品质产品占领国际市场,借产业科技优势深造中澳品牌”的战略思想,积极打造绿色产业,建立了集种鸭繁育、鸭苗孵化、商品鸭养殖、饲料加工、技术服务、屠宰加工于一体的一条龙的配套体系和自检自控体系和产品追溯体系,形成了同行业中最完善的绿色产业链条。

  中澳跨越

  提升品牌强强联合

  作为一个拥有近400处商品鸭和种鸭养殖场,每年产生的鸭粪是一个巨大的数字。鸭粪除了作为肥料使用,还能有什么用途呢?发电!经过慎重考虑,中澳与中国中船重工上海711研究所合作,建设生物质发电及循环农业项目,利用鸭粪发酵沼气发电。而产生的沼渣生产有机肥,可代替100万吨化学肥料,既降低了污染,又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实现了肉鸭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使整个企业做到了污染“零排放”,为当地的节能减排、低碳环保做出了贡献。

  “生物质发电是可再生能源发电的一种,包括农林废弃物直接燃烧发电、农林废弃物气化发电、垃圾焚烧发电等。而利用鸭粪发酵生成的沼气发电是生物质发电中的一种,它不仅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更是有着不可估量的社会效益。”在水电、垃圾发电等成为关注焦点的今天,中澳集团副总经理张长景对鸭粪发电充满了信心。

  不仅如此,中澳集团还引进宰杀厂污水处理项目,实现了污水零排放。通过科学组织生产和管理,集团连续5年保持环境污染事故和重大安全事故的零发生,保证了产品质量,形成了同行业中较完善的绿色产业发展链条。

  面对未来,张洪波信心百倍。他说:“中澳集团的发展目标是:做精、做强、做大、做久,做一个有社会责任心、社会使命感的百年企业。”

  未来五年,中澳集团将继续扩大肉鸭繁育、养殖和深加工规模,继续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在领跑中国家禽业的同时,带动百万农民共同走上致富之路,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更大的贡献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声明:本网站论坛中所有人发言不代表中国养殖人社区的观点。 Syc163.Com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2.0
Processed in .02734 s, 2 queries.